《河北戰“疫”——寫在春天的答卷》系列報道之二十五:

保定:疫情防控力度不減 復工復產穩步加速

2020年03月21日08:07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編者按】2月4日,立春。2020年的中國迎來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春季。

面對空前嚴峻的疫情大考,在確保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是當下擺在各地黨委政府面前的一大課題。連日來,河北各地各有關部門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秩序恢復,顧大局,恤民生,出硬招兒,辦實事兒,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人民網河北頻道深入採訪推出系列報道《河北戰“疫”——寫在春天的答卷》,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展示燕趙大地上黨領導人民為戰勝疫情、推動發展所付出的擔當和努力。今天請看第二十五篇:

3月14日,在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醫療涂布生產車間內,機器不停地滿負荷運轉。“我們集團醫療影像涂布車間2月3日開始復工,現在集團位於保定的所有車間已經全部復工復產。”樂凱集團新聞發言人朱海河說。

保定市全力以赴科學統籌,在防控到位的基礎上,提早動手,管服並重,積極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截至目前,保定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100%,員工復工25萬人,返崗率90.58%。

安全生產打好“預防針”

順安遠大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對車間進行消毒。 吳建章攝

在保定市順平縣順安遠大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正在駐廠員和企業有關人員的監督指導下,進行戴口罩、測體溫、消毒,隻有經過這“三道關口”后,員工才能順利進入車間工作。

為切實加強疫情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確保企業復產復工安全,2月22日,保定市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發出通知,按照“分級、分類、安全、有序、積極”原則,以縣域為單位實施差異化防控,夯實屬地管理責任,依據疫情綜合研判,精准施策,依法及時調整應急級別,實行分級分類防控措施,制定差異化的縣域防控和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措施,確保交通運輸暢通,推動有力有序復工復產。同時,借助大數據比對,推出“健康碼”,實行復工復產企業員工健康監測互認機制。

保定市競秀區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同步推動,嚴格防控措施,聚焦疫情防控物資供給,堅持“先必須后一般、先規上后規下”“先防疫后復工、先審批后復工”兩個原則,對轄區企業進行分類分批管理,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審批。嚴格監管督導,明確各行業復工復產主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每日對復工復產企業進行督導檢查,重點查看企業復工返崗人員是否符合要求、信息台賬是否完整、廠區防疫措施落實及防疫物資儲備等情況,確保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不誤。

為保障安全復工,保定各地按照分類統籌,市縣兩級復工復產專班分級負責,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的口罩、消毒液、手持測溫儀等防護物資。

“多虧縣裡為我們協調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和周到服務,讓我們能早復工,早投產。”河北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岩說。

應急物資生產跑出“加速度”

防疫期間,防疫物資存在較大供需矛盾,保定市各級各部門主動作為,全力助推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開復工。

針對防控用品供應緊張的實際,保定市市場監管部門組織開展了“保價格、保供應、保質量、保秩序”專項行動,對於與防控疫情有關的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實施駐廠監督指導,及時協調解決原料、包裝材料等方面的困難﹔同時對保定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逐一排查,挖掘防護用品產能,積極協調省市場監管局啟動快速注冊綠色通道,助力企業早日投產。

河北涿州際華三五四三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的無菌生產車間。何衛杰攝

2月9日上午,河北涿州際華三五四三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無菌生產車間,又一個新組建的防護服生產小組投入生產,公司日總產量可達1000套。這一穩產擴能得益於涿州市政府的全方位幫扶。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該公司在原有生產基礎上迅速轉產,將面料、成衣等主要產品調整為專業醫用防護服,積極為防疫一線輸送物資。

“我們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復工轉產確實存在一些實際困難,最大問題的就是人力不足。”企業負責人張軍義說。

涿州市工信局在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協調其他工廠的技術工人補充到一線崗位,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同時,在設備添置、原料採購、交通運輸等方面也給予了全力支持。

據張軍義介紹,從第一件防護服樣品下線,到調試設備正式生產,僅用了2天時間。目前,已有5條生產線正式投產,20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奮戰在一線,日產量還將繼續增長。

連日來,為力促企業復工擴能,涿州市協調聯動、科學施策,全力做好防疫應急物資的生產服務、採購協調、調度支援、儲備運輸等各項工作。發改、工信、交通、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部門實施“一對一”包聯幫扶,深入企業現場辦公,結合自身職能權限,開通快速審批綠色通道,為企業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確保一批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完全復工、擴能增產。

重點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經濟的良好有序發展,離不開重點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定市著眼項目建設,上下統籌部署、壓實責任、創新工作方法,為重點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保變電氣公司總裝車間。 李明攝

3月2日上午,位於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保變電氣公司總裝車間內,工人們正在進行國家重點工程——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項目變壓器的裝配工作。

該公司副總經理周愛東說:“公司按照復工復產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預案並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向轄區主管單位提出復工申請后,僅一天時間,批復文件就送到了公司。”企業順利復工復產,為如期完成工程任務提供了保障。

為確保近期有開工願望的32個省市重點項目順利開工建設,保定市提出一系列支持重點項目復工的政策措施,對申請開復工備案的重點項目,特事特辦,即來即辦,開辟一站式全鏈條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的“綠色通道”,施工圖審查、監理等相關審查手續盡量採取網上審查。

據悉,2020年保定市計劃安排343項市以上重點項目,包括省重點項目53項,總投資5871.02億元。其中,續建項目134項,新開工項目107項,重大前期項目102項。

在工作推進中,保定市發改委大項目辦公室在項目開復工、前期手續辦理等方面進行周密部署,對重點項目實行市縣領導干部和市直有關部門包聯制度,實行“五個一”,即一個項目、一名包聯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建設時間表、一個責任方案的工作機制,實現了重點項目包聯工作全覆蓋。同時,以107個計劃新開工項目為基礎,積極辦理項目前期手續,加快推進項目規劃和選址、項目用地、環評和建設資金落實等開工前各項工作准備。(劉素瑩、張潔)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