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峰:奋力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胜利

2020年01月12日08: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原标题:王东峰:凝心聚力加油干 决战决胜奔小康 奋力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胜利

  第二,坚持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坚定不移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加快实施。抓住用好重大机遇,切实扛起主体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以新的更大成效服从服务国家大局。要深入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努力创造雄安质量。全面落实各项规划,依法稳妥有序推进征迁安置,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政策创新,全面加强白洋淀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雄安绿博园建设,全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三区一基地”建设步伐。发挥各市县比较优势,深化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持续实现新突破,加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大承接平台和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京津冀城市群、港口群、机场群,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要深入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实施“两翼”带动发展。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高质量完成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加强赛会服务保障,深入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等,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第三,坚持决战决胜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持续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鼓作气、尽锐出战,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不懈努力。要围绕一人不少和一户不落,坚决打赢精准脱贫防贫攻坚战。巩固拓展和深化“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强产业、就业、科技、教育、健康和易地搬迁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确保今年上半年剩余贫困群众全部达到脱贫条件,并健全完善防贫长效机制,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基金,有效救助特困群众,坚决防止出现返贫现象。要围绕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稳妥推进安全清洁取暖,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加快首都“两区”建设,坚决当好首都生态安全屏障。要围绕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建立健全重大风险常态摸排、动态监管、及时化解、应急处理机制,全面防范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国有企业等领域风险隐患,深入开展6个重点领域清理规范,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四,坚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全面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和“六稳”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统筹抓好去产能与培育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突出质量引领、标准倒逼,全面完成钢铁等6大行业去产能任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型农业,推动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成长壮大。要统筹抓好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持续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全面提升河北的国际化程度和更高层级的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抓好“放管服”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和基层综合执法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9项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持续办好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河北。要统筹抓好区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突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县域经济、城市经济、民营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新格局。

  第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得到更多实惠。要切实抓好20项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研究谋划和落实今年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切实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四医联动”和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临时救助、抚恤优待、社会福利等制度,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使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