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

河北促改革,“破”和“立”何以并举

2020年01月11日11: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原标题:深度关注|河北促改革,“破”和“立”何以并举

  ■坚持问题导向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关乎高质量发展,关乎区域竞争力。为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做“减法”的举措,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

  2019年,我省印发全省人社“三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建立全省统一的服务标准。全面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在清理取消43项证明材料基础上进一步取消22项。

  代表委员们认为,未来,我们要按照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聚焦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良好环境。

  深化改革,从哪些问题出发?

  一些代表委员反映,目前,我省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一定阻力和难题。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拆掉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隐形壁垒”。

  “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银行贷款意愿低,贷款手续繁杂,期限短、利息较高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保定市委副主委、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尹成远说。

  尹成远委员建议,要多方发力,通过政银企三方努力去解决。“相关政府部门要打破各种障碍,在市场准入、经营运行、产权保护、政策执行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同时,他还建议,金融机构要为民营企业贷款制定合理标准,适当降低民企贷款门槛、增加中长期贷款等金融产品,企业也应积极完善公司结构,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慢病、重病、大病纳入医保门诊报销,医保支付不足的压力最终传递给各级医疗机构,一定程度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面对这一问题,省政协委员、衡水市冀州区医院医生刘秀兰建议,可否考虑将医护职业纳入保险范围,强制医疗机构参加医疗意外保险,医护人员应参加强制性医疗执业保险。

  “一旦有医疗纠纷发生,可由第三方裁定,由商业公司来赔偿,把医生医院从纠纷中解脱出来,使医生更专注于医学。”刘秀兰说。

  ■落实好路线图

  改革的重点已经明确,但怎么干?谁来干?

  代表委员们认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既要注重大处着眼,又要善于小处着手,既要敢破敢立,又要稳扎稳打,为每项改革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方。

  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内容,引发了许多经济界代表委员的关注,如何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2019年,省国资委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对13家监管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了混改方案,许多民营企业都在关注这13家企业的改革操作进程。

  这意味着更多民企有机会通过混合所有制等形式介入国企改革,为自身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从一定程度上说,改革的成效如何,将成为民企参与国企改革信心的风向标。

  对此,一位来自保定的省政协委员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民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最关注的是改革后经营管理的具体问题,如未来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方面如何安排。“我们需要更细化的制度安排。这样既有利于国资监管部门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又能激发战略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去年我们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程度的减税降费。”在1月8日下午人大分组讨论会现场,省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局长卢自强说,2019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799亿元,其中新增减税642亿元,新增降费157亿元。

  “今年减税降费将会达到1200亿元以上。”卢自强代表表示,尽管任务艰巨,“但要把减税降费作为税收的主题,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而对于报告中提到的,推行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代表委员们也谈了他们的看法。

  2019年10月,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印发《河北省政务服务效能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对省、市、县三级具有政务服务职能的部门进行政务服务效能考核评价,考评结果在河北政务服务网公示,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

  “有了‘差评’权,无形中可以提高一些办事人员的工作效率,端正其工作态度。”“‘好差评’制度不仅是企业和群众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同样也是政府对群众的‘反向’监督。‘实名制’可以约束评价者客观评价。”“考评的监督机制要更为完善,是保证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代表委员们表示。(记者李冬云)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