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份“非遺福袋”送給留廊過年農民工

2021年02月06日11:56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情暖冬日”迎新春送溫暖慰問活動走進臨空經濟區。

身在異鄉為異客,就地過年亦暖心。2月5日上午,由廊坊市文廣旅局組織的“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情暖冬日”迎新春送溫暖慰問活動舉行。一輛載滿300份“非遺福袋”、100份春聯、30份剪紙以及300份廊坊旅游地圖的汽車,駛入臨空經濟區中鐵十七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河北)一期項目,將這些暖心禮物送到了該項目建設工地就地過年的農民工手上。

據介紹,每個“非遺福袋”內含祥德齋和薛記兩種糕點、黃師傅小麻花、老霍家肉糕、蘇橋熏魚等非遺美食。這些非遺美食讓堅守崗位的農民工們既暖心又暖胃﹔春聯、剪紙和廊坊旅游地圖更是飽含著對春節堅守一線農民工的深切關懷和美好祝願。

據了解,今年,臨空經濟區(廊坊)共有2000余名農民工就地過年。此次慰問活動是為營造春節前夕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以非遺福袋和非遺展示的形式為臨空經濟區(廊坊)一線建設的農民工送文化,帶領大家一同領略廊坊傳統優秀文化之美,感受濃濃年味兒。

留守的農民工拿到“非遺福袋”很欣喜。梁寶紅告訴筆者:“每年我都會回山西老家過年,今年響應號召,決定留下來和工友一起過年。市文廣旅局想得真周到,除了年貨,還有精彩的非遺展示,感覺就地過年也挺好,很開心。”

在慰問活動現場,國家級非遺項目葛漁城重閣會的演員揮動道具,扭起腰肢,獨舞或對舞,或詼諧、或歡喜、或滑稽、或威武,裙裾飄飄,英姿颯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引得大家紛紛鼓掌,“這才是年味兒!”

黃漕飛雲叉會也吸引了農民工的眼球。“黃漕飛雲叉會是典型的武術類飛叉,每個招式都是一個武術動作。2009年,安次區黃漕飛叉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黃漕飛叉第四代傳承人盧克明介紹,安次區黃漕飛雲叉會起源於清光緒年間,傳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隻見8名壯漢身著衣靠,手執雪亮三股尖叉,舞動起來,銀叉時而纏身繞頸,時而飛旋騰空,叉上的響片“叮叮”作響,奪人眼球,美不勝收。(張泰源 文/圖)

(責編:李哲、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