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厅长杨勇。
河北教育“十三五”圆满收官
人民网: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河北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亮点?
杨勇:2020年,对于河北教育改革发展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教育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迅速反应、果断行动,把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组织30000多所学校,1750万名师生员工,建立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每日报送1750万名师生员工体温监测情况,13个月390天不曾间断一天。制发和修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指导意见、中高考工作方案、复学工作方案等各类疫情防控的方案意见,形成了完整的防控制度体系,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杨勇:在与疫情作斗争的同时,河北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推进教育“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河北教育站在了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教育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健全各学段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年共安排各类资助资金83.6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70 万人,有力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不断完善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定期调查登记机制、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动态监测机制等一系列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实现义务教育“应入尽入、应返尽返”。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成熟。省领导带头,所有省委常委深入高校听思政课、讲思政课,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全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大中小学书记、校长深入课堂讲思政课,有力推动了“三进”工作,广大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加快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全省配备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强化大中小幼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德育共同体实现全省市、县全覆盖。
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工程,新改扩建农村公办幼儿园485所。在全国第一批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增加普惠性学位25万个。实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工程,新改扩建校舍48万平方米。稳步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落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择校热”明显降温。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比例达到87.49%,居全国前列。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3%,提前实现国家特教提升计划规定目标。全省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惠及农村中小学生396万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积极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教育支撑经济强省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深入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9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持续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先后印发城乡规划、葡萄酒产业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不断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全省高校2020年新增“长江学者”7人,创历史新高。实施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集团实行企业和院校“双牵头制”,共培育建设62家产教融合型企业,209所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因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河北省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人民网:请您简单总结一下“十三五”期间,河北教育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杨勇: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三五”期间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河北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新时代教育强省建设迈出新的一大步。
教育普及化程度全面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07%,比2015年提高7.67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60%,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4.14%,比2015年提高4.99个百分点。基础教育普及巩固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29%,比2015年提高8个百分点,进入普及化阶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04年,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建成。
教育公平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高,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696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6.2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3.06%,圆满完成历史交账任务。全省有167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提前一年全域整体通过国家督导检查。普通高中数量和在校生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省级示范性高中数量达到276所,近65%的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11所高职院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数量居全国第5;10所高职院校进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数量居全国第6。“双一流”建设步伐加快,15所高校45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和医学专业认证,实现了教育水平与国际实质等效。“十三五”期间新增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全省高校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8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励593项,其中体现重大基础理论创新的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2项。
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解。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基础教育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印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在人才引进、科研经费使用、奖励激励等方面赋予高校更大自主权。深化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省超过80%的县(市、区)开展了义务教育“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教师校长交流走向制度化常态化。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适合河北省情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
毫不动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建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坚实。全省167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办事机构,实现全覆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更加健全。中小学党组织关系全部归口县级以上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河北教育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
人民网: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教育系统未来有何计划和安排?
杨勇: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河北教育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省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杨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完善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上迈出新步伐: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加强青少年体育美育和健康教育工作,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上迈出新步伐: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
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教育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迈出新步伐:健全完善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终身学习体系。
持续推进“三件大事”,在保障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落实上迈出新步伐: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向纵深发展,大力支持雄安新区教育发展,深化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在持续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上迈出新步伐:全力做好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在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强化组织保障上迈出新步伐: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教育管理全过程,不断完善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