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组团式”承接赋能产业转型

2020年02月24日08:45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组团式”承接赋能产业转型

标准不降 服务到家

2月19日,沧州普瑞东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冷延国,从手机上读到一条信息——2019年全球排名前15名的各大药厂,其中10家是他们公司的客户。他感觉挺自豪。

此前,冷延国在北京大兴创业办厂,受土地等因素影响,北京医药产业亟待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医药产业转移开辟了新天地。

回忆搬迁之初,冷延国说,当时他发现沧州本地执行的环保标准比预想中更高,一度还有点不适应。“但很快,我们企业就尝到了甜头。这种高要求使项目在建设之初就要投资到位,后期不用担心因环保标准提高而影响生产,反而成了利好。”

“虽然我们对承接京津项目满怀期待,但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产业平移,有环保、安监和当地产业是否能精准对接等多个前置条件。”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招商局局长刘帅说。

刘帅介绍,承接北京医药产业伊始,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就联合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制定了《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污染防控技术指导意见》,设定了相应的承接要求,争取引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微排放项目。2018年他们又严格按照“六个坚决不上”要求,制定了《制药企业环保规范条件(试行)》,不断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主动性。

“在国家环保力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承接项目不能光考虑量,更应该追求质。要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刘帅说,仅2019年,他们累计拒绝不符合入区条件项目50余个。

承接京津转移项目,引得来,还要接得住。

“这就要求政府打造过硬的营商环境,实打实解决引入企业落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大小问题。”兰丕禄说。

沧州为此提出了“六最”理念——外来客商在沧投资发展提供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效最显著。

其中不乏机制创新。

我国医药行业实行属地管理,药企须在注册地生产和接受监管,一旦搬到异地,只能重新进行审批。2016年7月,经多方努力,在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北京企业不用转移批号,在沧州生产出来的还是北京药。

这样,沧州生产基地就相当于北京企业增加的生产车间,建成就能生产,仅药品批文申请一项就可为企业节省2年时间。

障碍扫清了,客商才能心安。

作为第一批落户沧州的北京药企,冷延国的企业来到沧州后,一期项目比北京的厂区面积扩大了3倍,即将开建的二期项目,比一期又扩大了3倍,“心里踏实了,也敢投资了,一期二期共投资约3.5亿元。”

承接企业落户,沧州市政府在各方面服务上做足了文章。

沧州高新区正在筹建十五年一贯制中心学校,以解决外地客商子女上学问题。此前,已有1000多名北京外迁商户子女通过“绿色通道”,入读了沧州各中小学校。

沧州还积极引入京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以医疗行业为例,沧州二级以上医院与解放军301医院、天津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50余所京津知名医疗机构进行了实质性合作,合作项目89个。

今年,沧州市又提出了系列服务措施。

其中包括,采取设立分校、联合办学、共享师资等方式,吸引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向沧州转移,加快与北京多所院校深化合作。

同时,充分利用合作办医、远程诊疗等手段,推动更多京津知名医疗机构来沧建立分院、开设教学基地,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让外迁到沧州的企业、客商,从就医、交通、居住等各方面体验到我们的诚意,缩小心理落差。”兰丕禄说。

巩固对接 合作升级

2月22日,位于沧州肃宁的星海钢琴(河北)有限公司已经复工。

这是2018年当地承接北京星海钢琴有限公司的产业转移项目——星海钢琴肃宁生产基地。今年该基地将实现年产钢琴20000架,西管乐器10000支,数码键盘乐器5000架,年生产总值2.8亿元。

当地干部说,承接这一“龙头”项目,对提高肃宁县民族乐器产业水平、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着眼同样目的,新年伊始,沧州市就提出,要持续巩固对接成果,扩大先发优势,力促合作升级。

产业合作方面,引进“龙头”“旗舰”型项目成为首选。

该市提出,2020年要健全完善项目谋划、洽谈跟踪等九大机制,加强与京津各区、大型央企民企“一对一”对接,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航天科工军民两用产业园、航天科技集团成果转换基地建设。在产业链配套衔接方面,则重点抓好中电·任丘科技园、雄安新区产业·肃宁协同园等孵化转化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截至目前,我们签约引进总投资5.9亿元的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新型高强高导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和国防军工特种焊材3个重点项目,均填补新材料领域国内空白,建成投产后可带动下游产品产值达百亿元。”贾惠利介绍,有企业来沧州经济开发区考察时,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就是相中了领军企业在这儿部署项目的举动。

而在平台建设方面,沧州市则提出,着力打造沧州现代产业基地、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三大对接平台”,加快京津冀绿色能源保障基地、渤海新区京津产业转移合作先行区、沧州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

对于各县(市、区),沧州要规划布局一批特色鲜明的“微中心”和产业园,推动京津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基地、河间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扩规升级。

据了解,围绕协同创新,沧州市今年将加快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沧州)协同示范园、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化基地建设,用好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沧州科技大市场、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30个以上,力争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亿元。(记者白云)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