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这一年——2019年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2020年01月17日08:52  来源:河北新闻网
 
原标题:雄安这一年——2019年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先行先试 营造环境

  走进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宽敞明亮,自助查询机、自助缴费机、排队叫号机等设备一应俱全。

  “资料准备齐全,一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容城县向导会计服务有限公司会计肖领娣说,她来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公司注册业务,最大的感受是服务智能化,尤其是一窗受理业务,办事效率非常高。

  2019年1月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察看服务窗口,了解雄安新区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工作情况,充分肯定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全贯通服务的做法。

  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

  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积极完善支持雄安新区深化改革开放“1+N”政策体系,着力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赋予新区更多的发展自主权,进一步明确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雄安新区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从北京来雄安创业的侯宗宾有着切身体会。

  侯宗宾2018年10月注册了河北雄安雄容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环保技术服务、机器人等业务。2019年他的公司又增加了光电材料研发内容,在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很快完成了公司经营范围的变更。

  雄安新区先后承接了河北省下放和保定市移交审批事项,目前可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基本全覆盖。随着2019年5月1日正式启用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审批专用章,雄安新区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办理。

  “一枚印章管到底”,提速新区行政审批;“一会三函”,则让新区建设项目审批更高效。

  “项目通过‘一会三函’审批,仅用了22个工作日。”容东电力运维抢修中心项目前期负责人张海涛感叹道。2019年10月14日,雄安新区的容东电力运维抢修中心项目取得施工意见登记函,正式开工建设。

  “一会三函”,即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取得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施工意见登记函。通过“一会三函”审批,项目即可开工建设。2019年年初,雄安新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这一模式让建设项目开工审批环节由数十个减少为4个,政府投资审批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3个工作日,企业投资核准类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2个工作日。

  以深化改革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一场静水深流的深层次变革,正在雄安新区涌动。

  ——改革机构设置,不再“叠床架屋”。

  设立伊始,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就在机构设置上大胆创新,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改变了机构层层设置的状态。

  ——坚持“房住不炒”,改革住房制度。

  雄安新区积极构建新型住房供给体系,针对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实现新区居民住有所居。

  ——新型人才政策,汇聚天下英才。

  新区变传统的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能力管理,实行聘任制、年薪制的新型用人模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牵头出台《关于河北雄安新区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5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发布《2019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目前已两次从全国遴选43人,公开招聘74人,吸引27名清华、北大选调生到新区工作。

  ——打造廉洁工程,建设“廉洁雄安”。

  利用区块链可溯源、不可篡改的活动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监控,切实做到项目信息和行政行为源头可溯、过程可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新区资金支付各环节,实现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及决算效果可评、责任可追,全力打造廉洁工程。

  2019年8月30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我省改革开放站上新的历史起点。雄安新区正充分利用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这一平台,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自贸区的设立,将成为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的“加速器”。

  人民之城 幸福宜居

  “雄安新区有125万当地百姓,要做好百姓就业这篇文章,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雄安新区考察时谆谆叮嘱。

  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新区建设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省委、省政府切实抓好雄安新区群众就业创业、社会事业发展、科学有效管控、社会治理等工作,全力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让新区百姓适应新区发展、参与新区建设、共享新区发展成果。

  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件件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2019年11月29日,56岁的安新县小王营村村民田会来又回村里转了转。新区征迁安置工作启动后,田会来在村里率先签订土地征收协议,搬离了他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全家在安新县城租了房子。上个星期他已经选好了回迁安置房,就安心等着住新房了。

  和他一样,小王营村2100多人都已经搬走了。整村拆迁后,曾经热闹的村庄此时已经成为平整的土地。

  日前,地处容城县的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操场上,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列,迎接来自新区征迁村的新同学。考虑到转学生数量较大,原有班级难以容纳,学校决定对新来的同学进行整合编班,一至六年级,共增设7个教学班。

  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征迁安置工作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程序、统一文本和分类施策、分步实施、分村包联、分户到人的“四统四分”工作思路,新区征迁安置工作稳妥有序。截至2019年10月底,新区149个征迁村全部完成征迁安置任务,征收土地、被征迁群众周转过渡、随迁子女入学、老人养老保障、测绘评估、房屋拆除完成率均达到100%。

  干群同心、鱼水情深,新区实现了和谐征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区还有更多这样“有温度”的故事。

  ——千方百计让新区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45岁的容城县张楚营村村民李华,参加了新区组织的多次技能培训后实现了转型,现在经营着一家家政公司。“新区设立后,老百姓面临着本领恐慌,感到很迷茫。参加培训后,大家掌握了新技能,有了新出路。我的家政公司也带动了十多人就业。”

  针对就业难,雄安新区深入开展“双创双服”和万人培训、万人就业“双万工程”,累计投入8200多万元,培训5.6万人次。2019年新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新增3.6万个就业岗位,培育500个创业实体。

  ——让新区百姓享有优质教育、优质医疗。

  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交钥匙项目2019年9月份正式开工,在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北京市负责投资建设,建成后移交雄安新区,由雄安新区委托北京一流的教育集团、医疗集团进行管理。

  新区加快借力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程度提升教育质量。目前,北京帮扶的4所学校雄安校区挂牌成立。新区55所学校已与53所京津冀优质学校,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帮扶合作关系。大力提高新区的医疗水平,京津冀已对口帮扶三县15家县直医疗卫生机构、33家乡镇卫生院。

  人民城市为人民。未来雄安,必定是一座新时代的人民之城。

  岁不我与,时不我待。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一张蓝图干到底。雄安,越走,道路越清晰;越走,步伐越坚定。

  放眼千年,拼搏奋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雄安,正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书写着奋斗者的精彩答卷。(记者吴艳荣、郭东)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