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提升縣域科技創新能力

2021年01月10日09:03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縣域“創新星火”漸成燎原之勢

  日前,在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廊坊增材制造分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運用機器生產3D打印產品。該公司致力於航天特種結構增材制造技術的研發、應用。目前已累計實現20多個型號、2000余件航天產品的研制,確保了我國多個航天重大工程的交付和首飛。 河北日報通訊員賈珺攝

   近日,在固安信通信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制造軌道交通信號系統設備。該公司專注於軌道交通信號系統關鍵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維護業務,是首批通過鐵路運輸安全設備生產認定的企業。河北日報通訊員劉向攝

  近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2020年全省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監測評價結果新聞發布會,廊坊市平均分高達70.88分,超過全省平均分14.62分,位居全省第一名,在全省率先實現消除C類縣,並獲得縣域科技創新躍升獎勵資金1100萬元。

  去年以來,廊坊將縣域科技創新能力躍升作為“三創四建”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緊緊圍繞“京津研發,廊坊孵化轉化產業化”這條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加快建設“創新廊坊”、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完善政策支撐

  2020年12月15日晚,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20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固安信通信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順利過會。這標志著該公司作為我省首家科創板過會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之路邁出關鍵性一步。

  近年來,固安縣委、縣政府制定出台並印發《固安縣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2019-2025年)》《固安縣加快科技創新30條》等相關政策,設立了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成長性強、具有良好市場潛力的科技型企業發展,以此引導帶動企業對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固安信通信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固安高新區京南科創谷,是固安京南科創谷首家科創孵化企業。2019年啟動建設的京南科創谷,以培育科創板上市公司為目標,建立科創板上市儲備庫,為企業提供資金、資源和上市輔導等全流程服務。

  “強化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突出用足用好京津科技創新資源,完善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做強科技創新平台,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使‘京津研發、廊坊孵化轉化產業化’成為廊坊的鮮明標志,讓創新引領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廊坊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上,廊坊市委書記楊曉和提出要建設“四個廊坊”,“創新廊坊”列在首位。

  為推動縣域科技創新能力躍升,廊坊市著力完善政策支撐體系,近年來相繼出台了《關於深化科技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若干措施》等系列落地管用的科技創新政策。2020年,廊坊市財政安排政策性獎補資金1.37億元,惠及企業和創新團隊939家。設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京南科技成果轉化等4個專項,其中安排1000萬元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可折疊柔性AMOLED顯示技術成果轉化”等10個項目落地發展。

  連續兩年,廊坊市政府將縣域科技創新能力躍升計劃實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20年消除C類縣的目標,市科技局建立通報監測制度,將監測評價結果印發至各縣(市、區),並協助剖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去年以來,市委重點工作大督查辦公室對3個C類的縣(市、區)進行了工作督導,有力促進了縣域科技創新能力躍升。

  與此同時,該市探索和實施市縣對口幫扶機制,在工作中實行廊坊市科技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包制,建立常態化推進機制,對照評價體系中創新投入、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等重點指標,每季度跟蹤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監測指標完成情況,逐項梳理研究存在的問題,指導各縣(市、區)固強補弱、增比進位。

  厚植創新土壤

  沃爾德弗河北儀表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從北京疏解到燕郊高新區興遠高科產業園,其自主研發的產品智慧農業軟硬件設備廣泛應用於全國多地。公司總經理鮑晨光說:“從商貿經營轉至全產業鏈發展,政府各類科技創新補貼累計超40萬元,園區每年減免的房租和服務費達30萬元。”

  搭乘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快車,三河市以燕郊高新區、經濟開發區為經濟增長極,通過強化科創園磁場效應,賦能園區建設。該市出台27項惠企政策,為科創園區和入園企業構建起“獎補+扶持+引導”的“三合一”政策體系。

  “科創園有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科技型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加速高科技產業集群培育。”廊坊市委常委、三河市委書記詹曉陽說。目前,該市27個科創園累計入駐734家科技型企業,以中興科技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誼安醫療為代表的醫療器械、以精工園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快速成長,聚集上下游企業600余家。

  三河市先后出台了《三河市關於深化科技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三河市鼓勵科技創新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不斷強化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連續三年在全省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監測評價中獲評A類評價。2020年,三河市財政拿出1000余萬元,對強化科技創新投入、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建設、科創水平和軟實力不斷提升的50家企業進行表彰獎勵,全面營造政府支持鼓勵科技創新、企業自覺投入科技創新、全社會尊重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

  圍繞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廊坊各縣(市、區)苦練內功,有力促進了縣域科技創新能力躍升。香河縣採取有針對性的舉措,全力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研發投入、建立研發機構佔比等主要科技監測指標大幅提升﹔文安縣制定出台《關於深化科技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縣級財政投入科技創新資金1692萬元,用於獎勵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積極推進京津冀協作、知識產權、科技特派員等工作﹔安次區採取“量身定制,為企服務”的方式,制定科技政策均與重點科技企業召開座談會,問需於企、問策於企,每年堅持設立1000萬元科技創新獎勵資金﹔霸州市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創新型城市,先后出台《關於深化科技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等獎勵政策,為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根據2020年全省縣域科技創新能力監測評價結果,固安、三河、安次繼續保持A類,其余7個縣(市、區)為B類,其中香河、霸州、文安3個縣實現由C類到B類的躍升。

  創新帶來生機,創新產生動力。截至目前,廊坊市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3780家,總數達到8323家﹔312家企業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推薦461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新增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台38家,市級以上創新研發平台總數達到750家﹔新增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總數達到16家﹔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3家、省級孵化器3家、省級星創天地42家,全市市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總數達到246家,在京津冀區域科技成果從實驗研發到孵化轉化、生產銷售的整個鏈條中佔得了先機。(記者解麗達 通訊員楊雅淇、郭京泉)

(責編:李哲、祝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