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危為機
統籌發展交出優異答卷
要堅持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發揮我國作為世界最大市場的潛力和作用,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向,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鞏固農業基礎性地位,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習近平
科學,是戰勝疫情的有力武器﹔統籌,是危機治理的制勝之道。
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對河北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堅持“兩手”抓、統籌推進促發展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兩戰”都要贏的目標。
應對疫情沖擊,我省堅持將“六穩”“六保”一體推進,圍繞奮力奪取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措施,在全國較早針對“六保”任務逐項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在全省開展“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活動,取得扎實成效。
疫情期間,抓緊抓實“三件大事”,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精心謀劃推進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切實把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落到實處。
夯實筑牢“穩”的基礎、堅決守住“保”的底線、奮力拓展“進”的態勢。
今年1至7月,隨著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復工復產深入推進,生產經營秩序穩步恢復。7月份,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6.4%,增速比6月份加快15.3個百分點。
(一)統籌有力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不變、節奏不亂、力度不減,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帶領全省干部群眾應對挑戰、危中求機。
1月30日,忙到凌晨的王東峰、許勤一早又趕到廊坊,並連續兩天在廊坊市進行調研檢查,專門考察了臨空經濟區等地,叮囑當地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一個半月后,廊坊在全省較早實現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
保開工!保進度!保質量!未來之城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實質性建設時期,王東峰始終挂懷,春節后10次前往指導調度。3月的雄安,67個重點項目全面復工。
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
我省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形成“1+5+X”政策框架體系。
“1”是“全面部署”。2月16日,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 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實施意見》,全面指導各地“兩手抓”。
“5”是“重點突破”。我省先后印發《關於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等5個綜合性文件,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X”是“政策導向”。省有關部門下好“繡花”功夫,管好“菜籃子”“米袋子”,為企業提供精細服務,在要素保障、金融支持、稅費減免、援崗就業等方面印發120多個政策文件。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堅持不懈加大“六穩”力度,千方百計做到“六保”,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
外貿穩住了——實施“金融護航”“信保護航”“法律護航”“線上免費培訓護航”四個專項行動,設立政策性專項貸款50億元……一系列穩外貿“組合拳”為企業打開新天地。1至8月,我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69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其中,出口1542.5億元,增長1.3%﹔進口1149.3億元,增長10.2%,出口和進口實現雙增長。
投資增長了——在穩投資政策引導下,我省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回升,基礎設施投資補短板作用增強。今年前8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1%。
消費強勁了——石家庄、保定、秦皇島等地紛紛發放各種形式的消費券,讓居民“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邯鄲組織實體商家開展線上購物節,滄州與阿裡巴巴發起“源頭產地復蘇計劃”,激發線上消費潛力。8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98.1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同比加快10.2個百分點。
一個個經濟數據背后,關系著成百上千萬人的就業,影響著工薪族的錢袋子、主婦們的購物車,牽動著省委、省政府一刻不離的目光。
3月初,來自華北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2020屆畢業生趙子賢,參加了石家庄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雲面試邀請。在經歷了30分鐘的線上面試和嚴格考核后,企業向其發送了錄用通知。
雲上擇業天地寬。今年,用人單位和高校創新招聘手段,讓畢業生多走“網路”,少走“馬路”,實現足不出戶找工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我省把就業作為“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來抓,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扎實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兜底保障。
一組數字溫暖人心:截至6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83萬人。全省累計舉辦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會854場,達成就業意向15.1萬人。“點對點”服務保障機制幫助3305家企業解決用工需求5.46萬人,1215.68萬名農民工實現了返崗就業。全省失業保險基金用於穩就業支出14.13億元,惠及職工295.24萬人。
疫情影響不可避免,統籌發展事在人為。
一手抓疫情防控毫不放鬆,一手抓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河北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基本民生保障扎實有力,經濟社會各種要素加快流動,生產生活的“熱浪”滾滾向前。
(二)打通堵點
行程上千公裡,跨越3個省市,歷時16個小時,2月15日下午,兩輛專車將26名中航上大高溫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員工從遼寧接回清河。
一周前,清河的企管們還在焦慮:“沒有工人,怎麼復工?”
發愁之際,企業將困難反映給清河經濟開發區政府,很快便有了專車“點對點”接回員工的“神操作”。此撥“神操作”在省內屬首創,與浙江、廣東同步。
保障企業員工返崗復工,我省建立省際對接、京津冀聯動服務協作機制,對縣域內就業“門對門”接送,對跨區域就業“點對點”輸送。復工復產首日,全省585萬余人次在線觀看“開工第一課”,122項雲產品全面助力……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解題的關鍵,在於因時因勢,精准施策。
分區分級精准防控破解“一刀切”。2月13日,唐山在全省率先實施分區分級防控,將縣(市)區、開發區(管理區)按照疫情輕重程度劃分為三類區域,支持暫無新冠肺炎病例的第三類區域內的企業早日復工復產、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隨后,石家庄、滄州、保定等市也紛紛啟動分區分級防控舉措。2月29日,全省疫情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名單發布,無高風險地區。
互通互聯串起防控“信息孤島”。3月底,我省明確“河北健康碼”對接標准和使用要求,使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碼”作為“河北健康碼”,做到與國家數據標准、數據格式一致,實現京津冀“健康碼”信息互通互認,促進京津冀復工復產人員有序流動。
千方百計打通人流、物流堵點,全力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就是精准施策的“靶點”。
在籌備復工之初,長城汽車高級副總裁趙國慶顧慮重重。
哈弗H6零部件供應商有13家在湖北,少其中任何一家的產品,企業都將面臨剛復工又停工的窘境。
“我們來想辦法!”省工信廳立即向湖北省經信廳發函,武漢零部件工廠將產品迅速發出,但這僅能供長城汽車生產3天。
情急之下,逼出了跨省協作、轉運模具、異地
生產的全新生產模式——
2月29日,模具開始從武漢轉運至長春工廠﹔3月2日,第一批工裝物料到達長春﹔3月6日,第一批產品生產完成。
12天跨區域的接力跑,終於讓長城汽車如期交付了今年復工后首批出口訂單。
與此同時,為了使長城汽車生產不受影響,省工信廳還先后分4批次協調全國多個省份的270余家(含湖北省100家)配套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產。
援企惠企,支持復工復產在行動。
承德開通企業復工線上服務平台,邯鄲簡化復工人員衛生証明程序,張家口“大通行証”保運輸,定州實行重點項目全程領辦代辦……
全省組織開展“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活動,各級領導干部分別包聯市縣鄉鎮、包項目、包企業,幫助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用工數量不足、原材料供應遇阻、市場銷售困難等問題,做到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服務到位、落實到位。
省政府防控疫情促發展30條,推動中小企業復工復產19條,稅收支持政策10條,支持外貿企業發展10條……一條條援企惠企的政策密集出台、干貨滿滿。
建設現場熱火朝天。雄安新區K1快速路一期項目建設工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京雄城際鐵路、津石高速等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集中復工﹔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在建的40個冬奧項目中,除3個項目持續推進外,其余項目4月底全部復工。
生產一線捷報頻傳。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復工首日第一輛新車下線﹔君樂寶奶粉快速復產實現滿負荷﹔石家庄奧非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發力跨境電商新業態,2月份訂單量超過去年同期……
截至3月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99.7%,商貿流通企業綜合復工率達100%。到5月份,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復工率98.7%,全省應開復工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建筑工地全部復工。
(三)攻堅克難
夏末秋初,阜平縣顧家台村。
晨曦微光照,人勤農事忙。在香菇園區的一處冷棚裡,村民馬秀英正樂呵呵地忙活著,她要為已經出完第三茬香菇的菌棒再澆一次水。
可別小看棚內這3萬多個菌棒,它們可是馬秀英家的“財神”。靠種蘑菇,曾經的貧困戶馬秀英不僅脫了貧,還買了一輛汽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2月29日,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阜平縣等13個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脫貧摘帽,干勁更足。如今,食用菌種植業已經覆蓋阜平縣140個村,綿綿延延的近5000座大棚。小蘑菇打開了阜平縣產業扶貧的大思路,也為山區百姓蹚出更多更寬的致富門路。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
疫情沖擊之下,這場硬仗怎麼打?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發出脫貧攻堅戰的總攻新號令。
承諾如金,戰鼓催人。
3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強調全省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3月9日,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暨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召開,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以上率下,挂帥出征。
4月11日至13日,王東峰到張家口市調研,首先來到涿鹿縣謝家堡鄉南將石村聽取當地扶貧產業發展情況。在這裡,他與長期幫扶這個村的李保國科技團隊的負責人、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研究員郭素萍等不期而遇。他親切鼓勵道:“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主動走出科研院所,服務貧困地區,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戰“疫”又戰“貧”,什麼也不能阻擋奔向全面小康的步伐!全省上下迅速行動,盡銳出戰,攻堅克難——
我省分區分級精准施策,研究出台剩余貧困人口如期高質量脫貧推進方案等14個專項文件,千方百計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務工和扶貧企業項目復產復工。
——扶持產業促增收。各地支持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盡快復工復產。衡水市以金融支持推動扶貧企業、車間、合作社安全復工。滄州市對扶貧產業項目優先審批、優先幫扶。在內丘縣南劉庄村聯豐果木種植專業合作社,金銀花訂單紛至沓來,他們迅速恢復生產,僅2月份銷售額便達到200多萬元。
——公益崗位拓就業。疫情期間,魏縣車往鎮霍小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運喜有了一份在村裡卡口值勤的新工作,每月能拿300元補貼。魏縣設置防疫公益性崗位2000多個,對未脫貧戶實現全覆蓋。尚義縣開發臨時性公益崗位1720個,為貧困戶提供就近就地就業機會。
——消費扶貧解難題。針對農產品賣難,保定市主動對接北京新發地、家樂福等市場,幫助銷售阜平香菇等10種扶貧產品,總金額430多萬元,受益貧困人口7000人。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與阿裡巴巴集團聯合推出“戰疫有我——助農在行動”活動,幫助農戶售出滯銷農產品310余萬公斤……
截至6月底,2020年計劃實施的扶貧項目已開工14197個,開工率97.7%﹔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復工率達100%﹔全省貧困勞動力已務工75.78萬人,比2019年務工總人數增長9.08%。
靶向不變,靶心不散,風雨無阻,追夢不停!
(四)危中尋機
年年“5·18”,今年“雲端”聚。
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絲毫不能放鬆的特殊形勢下,一年一度的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如期舉行,成為疫情發生以來,國內首個全程“搬”到網上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經貿洽談會。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帶來了近4年的成果,公司項目總監朱江陽對雲參展連連稱贊:“線上展會花費的成本隻有線下的十分之一,半天的觀看人數已經達到62.24萬人次,遠超線下展會。”
會場內的人少了,屏幕多了。萬余嘉賓雲端相聚,千萬人次在線觀看。166個項目“隔屏”簽約落戶河北,利用省外資金和利用外資數額雙雙超過去年。
以“雲”為橋,見“屏”如面。全省各地積極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創新辦會辦展、招商引資新模式,與疫情“搶時間”,在競爭中卡“身位”,推動優勢項目踏“雲”而來。
9月3日,第五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張家口市崇禮區富龍四季小鎮開幕。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嘉賓通過會議現場和互聯網平台,共同出席開幕式。當天,我省共有24個重點項目採取線上方式簽約,總投資480億元。
以變應變、逆境突圍。面對疫情,我省積極引導企業尋求發展新機遇。線上會診、虛擬會展、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對沖著疫情影響,激發出全新動能。
疫情期間,河北世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緊急召集核心研發團隊40余人,以遠程辦公模式搭建在線診療平台。兩天后,平台上線,90多家醫療機構的專業醫生在線看診。
恆潤集團應用全自動化生產線,用機器人頂崗“上班”﹔借助雲辦公平台,唐山啟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遠程為全國范圍內血站、醫院輸血科的客戶提供24小時技術服務。
雲上探索新機無限,線下市場熱度重燃。
走,出發!
如今,越來越多的河北人選擇走出家門,走進景區,享受悠閑,親近自然。
9月19日,星期六,夜幕降臨,正定的街燈亮了。厚重大氣的古城被鑲上一層“金邊”,熙攘的人群在燈影裡流動穿梭。
63歲的曹計宏又一次來到這裡,這位老石家庄人最惦記的就是這裡的燒麥。曹計宏愛極了這口風味:吃一屜,口中盡是鮮香,再打包一屜帶走,心中滿是歡喜。他還喜歡和老伴一起在此走走逛逛。登城樓,望古塔,聽一場陽和樓上的音樂演出,看一幕護城河搖曳多姿音樂秀,曹計宏伸出大拇指:“正定真是一個好地方。”
古城牆上游人如織,古街巷裡燈火輝煌。“歌聲十裡,夜不罷市”,夜晚的正定生機勃發。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后的多個節假日,“流動的河北”重新綻放活力。河北的衡水湖、金山嶺長城、白石山等A級景區有序開放,大批酒店、民宿迎來游客入住,分時預約、智慧旅游讓人們出游更安心。
危中求機,迎難而上!河北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為高質量發展蓄能加力。項目建設熱火朝天,車間工廠機器轟響,港口碼頭吞吐不斷,商場樓宇燈光璀璨,街頭巷陌熱鬧一片……燕趙秋日勝,何處不風光。
萬千挑戰從容度,跨越艱險志彌堅。
這片紅色的土地、英雄的土地用歷經風雨后的盎然生機,再一次宣示:中國共產黨英明偉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無比優越,英雄的燕趙兒女堅韌不拔!
2020,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擘畫“十四五”美好藍圖,奮力譜寫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篇章。
河北,洗征塵,整行裝,再出發!(記者蘇勵、霍曉麗、張淑會、高原雪、米彥澤、馮陽、周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