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扶贫林里孙洪峰的“育苗经”

2020年08月12日18:11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春已至,万物苏。3月6日,邱县邱城镇丝棉木繁育基地,经过一冬的沉睡,棵棵树苗即将苏醒吐绿。

“因为这次疫情今年不打算出去打工了,都说跟着孙经理干,在家门口也能挣工钱!”邱城镇新井头村贫困村民孙春雷边修剪着苗木边高兴地说。

孙春雷说的“孙经理”名叫孙洪峰,是这里有名的“育苗大师”。2012年,孙洪峰看准了市场行情,2013年果断建起了基地,成立了公司,引进了来自宁夏、陕西、河南等地的丝棉木、皂角和北栾等不同品种苗木进行繁育。经过多年的繁育发展,基地现在已经达到4750亩,各种苗木达32万株。受疫情影响,物流暂时没有完全恢复,可是购买苗木的订单一直不断。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县里在孙洪峰的基地上划了片“扶贫林”,因此,除了日常林地维护,孙洪峰还忙着给贫困户村民传授种植经验。

因为儿子患有残疾,孙春雷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里扶贫部门的帮助下,他在孙洪峰的基地里谋了份工作。“开了春,气温回升以后,第一项就是修剪,随着气温一升,树液开始流动,树木就开始准备萌芽,咱争取在萌芽之前把树全部修剪完。”孙洪峰向孙春雷解说,丝棉木作为春季发芽最早的品种,需要优先修剪。

修剪不光是为了让树木长得好,也是为了更好地出造型。“树修剪以后,不仅能增加分叉,增加萌蘖,而且它的根系随之就会发达起来,有利于发芽,分蘖以后,便于下一次更好的修剪整形。”孙洪峰一边说,一边给孙春雷做着示范。

“看来,修剪苗木还真是个技术活!”孙春雷搔着头,认真地说。

“没错,不光修剪,眼下开春,倒春寒也要当心。”孙洪峰来到正在浇灌的地头,“咱北方的春天气候多变,要想防止苗木冻伤,必须及时跟进春灌!”

“现在是利用河水浇灌的最好时机,浇解冻水,一个是降地温,一个是平衡地温,延缓树木发芽,防治倒春寒现象的发生,要是发芽过早了,一旦出现倒春寒,容易冻伤。”孙洪峰继续补充道。

“原来,春灌这么重要啊!”孙春雷豁然开朗,朝孙洪峰竖起了大拇指:“怪不得这里的一棵树可以卖到上万元!孙经理真是个行家!”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时不等人。孙洪峰在利用短暂的农闲间隙,加紧苗木修剪灌溉的同时,还充分做好工人的疫情防护工作。

“工人来了以后是分散用工,比如修剪这项工作,一人分管十行,每人相隔二、三十米远。并要求大家尽量缩短修剪时间,各自干完工作后有序回家吃饭。”孙洪峰说,疫情时期,林地只用附近村民来务工,外来的一律不用,上班之前进行体温测量,发放口罩和工作服。

当问起效益时,孙洪峰高兴地回答:“除去化肥、人工、技术和购苗等成本,每亩丝棉木每年经济效益可达10000余元。而且……”

不等孙洪峰话把话说完,孙春雷又打开了话匣子:“孙经理,跟您干我是来对了。等来年,俺也承包点地,跟您一起种苗木,咋样!”

“好啊!经过这次疫情,大家对健康和生态的追求将成为一种大趋势,所以苗木繁育前景广阔!”孙洪峰信心满满。

据了解,在邱县像丝棉木这样的“扶贫林”总计约4000亩,通过采取“公司+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助力发展特色产业,采取入股分红、资产收益、劳务就业、公益岗位等产业扶贫项目,让农业产业与扶贫相结合,实现“造血式”扶贫,实现了未脱贫户产业扶贫全覆盖。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