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轉型蝶變,千年皮都迸發全新活力

2021年06月23日08:47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轉型蝶變,千年皮都迸發全新活力

①在辛集皮毛文化博物館,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地域皮毛文化、體驗皮毛工匠精神和制作工藝。

②投資4700多萬元新建的方碑街小學是辛集市教育惠民提升項目中的重點工程,學校的建成投用極大地緩解了周邊小區和城中村孩子入學難問題。

③在2020中國(辛集)國際皮毛時裝博覽會暨第二十八屆中國(辛集)國際皮革博覽會上,模特在T台走秀,展示皮毛時裝精品。本組圖片均由辛集市委宣傳部供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辛集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市上下聚焦工作重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等重大戰略,奮力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繁榮美麗幸福辛集新征程,一座高品質的中等城市正在冀中南崛起。

創新賦能,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6月18日,河北正泰集團董事長秦士科忙著准備2021辛集國際皮革皮草時裝周的重頭戲——“新冬·羽派”新品揭幕會。“每年的時裝周,我們都會推出新款、新品種,不但贏得了口碑,而且搶佔了市場。”在秦士科的眼中,創新是辛集皮革企業發展的永恆動力。

傳統產業要發展,創新是關鍵。在激發辛集傳統皮革企業煥發新活力的過程中,辛集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近年來,積極引導皮革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走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依托辛集市工業設計中心,與各個服裝企業合作,鼓勵企業成立設計工作室並與知名設計機構、服裝院校加強合作,走好差異化、時尚化之路。組建制革企業創新聯盟,強化與服裝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將服裝設計與制革工藝創新緊密結合,改進生產工藝,創新制革技術,不斷提升皮革服裝設計理念、工藝標准和環保水平。

引導制革企業兼並重組、清潔生產、綠色制造,將108家制革企業整合為36家,實現了投入上規模、工藝上水平、環保上檔次,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皮衣皮草生產基地和亞洲最大的綠色環保制革基地。

老產業“新”起來,新產業“立”起來。

“十三五”期間,辛集市創新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由11家發展到9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由117家發展到649家,分別增長7.9倍和4.5倍。新培育工信部“小巨人”企業兩家、省級行業創新聯盟兩個。12位院士在辛集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先后建成市科技孵化中心、工業設計創新中心,連續3年承辦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大賽。26家企業主持或參與制訂修訂25項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准。

保障民生,托起美好生活新向往

每天午后,辛集市鹿城街道辦事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便熱鬧起來,附近不少退休的老人來到這裡,唱歌、下棋、聊天……

“中心設有便民服務站、康復理療、文化娛樂等21個功能室,通過‘線上預約,線下服務’的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鹿城街道辦事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陳俊彤說,在外的子女可以通過電話和微信小程序為老人購買日常用品,預定打掃室內衛生。此外,中心還指導市區內多家日間照料服務站工作,為老人們提供精神慰藉、保健康復、日間照料等服務,極大地方便了老人的生活。

加快解決民生難題、早日補齊民生短板,既是廣大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辛集的工作重點。

近年來,辛集市不斷聚焦民生保障,著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切實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加大各級醫療機構建設力度,推進城鄉幼兒園全覆蓋、擴大就業職業培訓規模等一批實事、好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提供方式,不斷在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

高標准完成澳森大街、工業路改造提升和妍園路北延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新建公園游園26個,“口袋公園”達42個,建成區綠地率38.05%,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在全省率先實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城鄉垃圾全部得到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5年來,共新建農村公路152公裡、田間道路145公裡,城鄉公交線路達35條、新能源公交車274輛,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市、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示范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標准高質量做好各項民生工程、民生實事。5年共落實市級民生實事56件。脫貧攻堅任務提前一年完成,連續兩年在省考核中獲“好”的等次。城鄉低保標准比“十二五”末增長66.3%和140.9%。

黨建引領,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今年,在辛集市郭永庄村村“兩委”班子的支持下,患有殘疾的王敬藏在自家的梨樹林裡開始養殖雞和鵝,發展林下經濟,讓一塊林地有了兩份收入。

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是辛集市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后的首要任務。自上任以來,各村迅速進入“實干模式”,結合實際,從訪民情問民意入手,重點聚焦百姓最急迫、最關心的問題,以辦好“開門一件事”的實際舉措“嶄新亮相”,聚焦老百姓關心關注的大事小情,全力以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以黨建為引領,為發展保駕護航,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辛集一直在行動。

近年來,辛集市聚焦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突出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等主要內容,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向心力、戰斗力、執行力和凝聚力。

在社區,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樓門長、綜合服務站協調聯動的社區治理架構。規范落實社區網格化、市直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制度。實施城市基層黨建基礎提升工程,爭取財政資金550萬元,開展社區黨群服務場所達標攻堅行動,24個社區黨群綜合服務場所問題基本解決。

在農村,全面貫徹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健全村黨組織、村委會、監委會、服務站、合作社、保潔隊協調聯動的村級治理構架﹔堅持村“兩委”班子周議事、黨員和村民代表季議事,完善建立69項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推進村級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發揮村級群眾組織作用,規范鄉賢理事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組織運行。

同時,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三基”建設年活動,深入實施20項民生工程、12項民生實事,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 通訊員王銘晗)

(責編:張曉博、祝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