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針對企業遇到的瓶頸及困難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為重點企業提供一企一策“服務包”
日前,在滿城區軌道交通產業園內,河北京車首批地鐵車輛下線正式交付浙江紹興。河北京車是保定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一號工程”,滿城區從政府各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現場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僅用415天就實現開工達產。 滿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市級“服務包”重點企業范圍包括4類:市領導確定的走訪服務企業、本市重點稅源企業、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地項目(含在建和竣工項目)、有較大發展潛力擬重點培育的企業和省、市重點項目等。市、縣兩級領導每人聯系1至2家重點服務企業,建立上下聯動、橫向協調、共同推進的包聯機制,定期開展走訪調研,上門聽取意見、制定“服務包”
前不久,針對長城汽車公司人才引進困難的實際問題,“總管家”市發改委根據長城汽車公司組織“行業管家”市工信局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專業管家”市人社局提出在長城汽車公司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中級工培訓補貼標准每人每年4000元,高級工培訓補貼標准每人每年6000元。三級管家多措並舉形成“服務包”,為化解該公司的用人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日前,保定市建立重點企業一企一策“服務包”制度,落實部門責任,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果,精准破解企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旨在形成重商、親商、愛商的良好氛圍,促進在保企業更好更快發展,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強化企業對接服務
創新領導包聯機制。市、縣兩級領導每人聯系1至2家重點服務企業,建立上下聯動、橫向協調、共同推進的包聯機制,定期開展走訪調研,上門聽取意見、制定“服務包”。“服務包”是根據企業定位提供普惠的政策集成,又針對企業設立和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及需要協調幫助的困難,依法依規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建立常態化服務企業機制。以重點企業“服務包”帶動企業普惠性服務落地,逐步擴大重點企業服務范圍,將個性化政策轉化為普惠性政策﹔建立企業“接訴即辦”機制,及時解決和回復企業日常問題。
充分發揮縣級主體責任,提升基層服務企業能力。強化服務管家主體作用,加強市級協調推進落實力度,形成市縣兩級常態化服務企業聯動機制。堅持“一企一策”和普惠性政策相結合,解決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問題,以個別困難化解促進共性問題解決。
實現三級管家協調聯動
按照分工,市發改委是全市對接服務企業的“總管家”,相關行業部門是對口服務企業的“行業管家”,相關責任部門是日常服務企業的“專業管家”,三級管家協調聯動,落實企業服務工作。
“總管家”主要負責統籌推進和建立完善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對制度運行情況進行督查,明確服務企業的“行業管家”,收集、匯總各“行業管家”制定的“服務包”,定期將“服務包”工作開展情況上報市委、市政府。
“行業管家”主要負責建立聯系重點企業“直通車”制度,為企業分配“專業管家”,研究企業提出的問題並提出專項解決措施,對各涉企服務事項及配套政策進行梳理匯總,形成“服務包”。對企業定期開展走訪調研,加強服務企業有關政策的研究、儲備和集成,精准施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建立服務企業定期回訪機制,根據企業訴求,會同“專業管家”研究提出專項政策建議,並加快推動服務措施落實。
“專業管家”主要負責推進企業日常服務工作,根據企業訴求制定服務措施,推進企業服務事項落實。建立重點企業服務專員隊伍,為企業配備“一對一”服務專員,做好企業“服務包”有關承諾事項的落實。
建立服務企業機制
據介紹,市級“服務包”重點企業范圍包括4類:市領導確定的走訪服務企業、本市重點稅源企業、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地項目(含在建和竣工項目)、有較大發展潛力擬重點培育的企業和省、市重點項目等。
完善市級服務企業工作框架。建立“專業管家”“行業管家”“總管家”和市領導四級服務機制,對於企業訴求和政府承諾事項,逐級進行協調解決。其中,市領導走訪服務企業由“總管家”總體負責組織﹔針對企業訴求,由“行業管家”逐項明確“專業管家”,研究提出“服務包”專項服務措施的意見,制定“服務包”,由“總管家”匯總后,報請市政府批准。由“行業管家”會同“專業管家”負責重點企業“服務包”日常協調落實,能夠立即辦理的,當時解決回應﹔不能立即辦理的,制定服務措施,限時回應,並做好跟蹤服務。“行業管家”協調出現困難的事項,報請“總管家”、分管市領導逐級協調解決。
建立市縣兩級服務企業聯動機制。發揮各縣(市、區)、開發區服務企業的主體作用,制定完善本地區重點企業“服務包”和“行業管家”制度,切實加大服務企業力度。對涉及需要市級部門協調推進的承諾服務事項,要事先征求市級有關部門意見﹔市級部門要積極配合縣級政府制定服務措施,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
為督促該項制度落實,該市結合市政府服務熱線(12345),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設立專門座席建立全市重點企業服務平台,將市、縣重點企業“服務包”服務事項全部納入該平台,為企業提供“7×24”小時服務。完善服務事項在線填報、對接反饋、督辦落實和企業評價等功能,促進政企間、部門間共享信息、互動溝通、相互合作,形成“一口進、一口出、可追溯、可評價”的動態閉環服務體系。(記者寇國瑩 通訊員朱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