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沉睡專利” 降低創新創業成本
河北打造“一核心三基地多平台”專利轉移轉化體系
近日,河北省知識產權局會同省財政廳聯合制定《河北省促進專利轉化 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提出利用三年時間,主動對接中小微企業技術需求,進一步暢通技術要素流轉渠道,推動專利技術轉化實施,喚醒“沉睡專利”,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到2023年,全省中小微企業接受相關主體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的專利數量年均增幅20%以上,達到4.5萬件。
打造“一核心三基地多平台”專利轉移轉化體系。著力構建以省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為核心,以石家庄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雄安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國家級)和河北省軍民融合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三基地,各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為支撐的“一核心三基地多平台”專利技術轉移轉化體系,建立健全專利運用促進制度,打造專利創造與轉化運用的暢通渠道。向中小微企業免費開放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實現專利權人與中小微企業線上供需對接,惠及中小微企業10000家,帶動營業收入、就業人數大幅增長。
搭建專利轉化平台。梳理高校院所、大型國有企業“沉睡專利”,引導建立專利快速許可,鼓勵在線簽約,並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后續技術指導。
建立專利轉化基地。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探索知識產權金融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與國家平台建立標准化、一體化的業務體系,形成資源共享和業務協作機制,切實發揮運營中心助推創新、輻射區域、示范引領的重要作用。
構建專利轉化網絡。依托信息智能、生物醫藥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發揮省內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的作用,培育欒城裝備制造產業、滄州化工產業等20家專業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構建遍布全省的專利轉化運營網絡。
探索高校院所專利權益分配機制。依照教育部相關精神,指導高校院所構建對發明團隊不低於75%的知識產權收益分配比例的有效激勵機制,調動科研人員專利轉化運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全省高校院所專利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的專利數量、成交金額、實際到賬金額年均增幅30%以上。鼓勵高校在職稱晉升、績效考核、崗位聘任、項目結題、人才評價和獎學金評定等政策中,加大專利轉化運用績效的權重。
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內部技術市場和知識產權有償使用機制,提高專利實施率。強化中小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中小微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知識產權專項工作經費。深入推進“百校千企”產學研用合作對接活動,引導企業研發機構逐步升級,健全知識產權激勵機制。完善專利轉移轉化工作政策體系加強政策聯動,在省、市和產業園區等不同層面,做好與現有科技、金融、稅收、中小微企業等政策銜接,用好相關政策資源,發揮政策集成效應。
實施五大專項行動,提升專利轉化成效。實施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管理提升行動,推動500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通過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認証。實施專利池培育行動,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組建30項規模較大、布局合理、優勢互補、技術集成、具有核心技術,支撐產業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專利池。實施專利導航引領行動,組織實施100項專利導航引領項目。實施專利供需對接行動,推進專利轉讓、許可合同的成交與技術配套實施及二次開發。實施知識產權金融創新行動,面向產業集群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集合授信等新模式。(記者馬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