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驊港礦石港務有限公司,大型起重機遠程控制監視系統等數字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碼頭作業效率。河北港口集團供圖
“作業一切就緒,准備發車……”4月8日下午,在河北港口集團秦港股份鐵運公司調度室內,隨著工作人員發出運輸指令,東港區8台機車有序進行新一輪運輸任務。
“我們在信號轉轍機、道口附近安裝了地面信號識別裝置,它們是機車的‘順風耳’和‘千裡眼’,可對機車行進方位和行駛速度精准定位,大大提升了機車運行效率。”秦港股份鐵運公司高級工程師周紅岩說。
調車作業是鐵路運輸中的基本生產環節。長期以來,港口鐵路線路交雜,場次、線路覆蓋面廣,調車難度和安保壓力大。2019年起,河北港口集團著手開發和設計智能調度與集中控制系統。該系統集機車燃油、生產效率、線路使用、車輛管理等方面統計工作於一體,一台電腦便可完成調車計劃管理、調車作業管理、現車管理等多項工作,目前已投入運行。
調車室內,周紅岩指著一塊布滿紅綠線路的屏幕介紹,智能調度與集中控制系統能夠將機車行進方位和行駛速度精准定位,一旦出現超速或行駛超過距道口安全距離等情況,便會向司機發出預警。此外,系統還可通過信號台將所有線路計劃和車次信息發送到機車,司機即便沒有聽清通知內容,也能在車內屏幕上確認,確保機車行駛安全。
河北港口集團旗下有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區、黃驊港區和邯鄲國際陸港,是河北省大宗干散貨運輸大港。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中,港口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成必然之舉。圍繞建設智慧港口這一目標,多年來,河北港口集團積極探索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大力開展大宗散貨港口物流信息服務平台、智能碼頭平台、互聯網客戶服務平台建設。
2019年,河北港口集團與百度智能雲合作建設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建成投用,將子公司自有服務器、網絡應用逐步統一到集團專有雲服務器,實現能耗降低25%以上。此外,雲計算數據中心還搭載了國內首家大宗散貨港口網廳電商平台、大數據分析系統、智能碼頭作業系統等,客戶辦理業務時間從半天縮短到10分鐘,整體效率提高80%以上,單車進港時間隻需15秒。
順應“新基建”趨勢,河北港口集團在將北斗、無人機等技術應用到港口的基礎上,建成了5G基站,為秦皇島港南棧房區域提供5G網絡覆蓋和應用服務,實現港口生產現場高清視頻傳輸,解決了傳統傳輸方式投入高、工期長、速率慢的問題。
疫情防控常態化,對河北港口集團每天6000余人的進港作業帶來巨大的挑戰。
河北港口集團積極拓展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領域,從雲端會議、在線辦公,再到線上業務辦理、智能口門管理,構建了多方位數字化生態系統,確保進出港業務辦理和貨物運輸便捷高效。
秦皇島港智能口門管理系統再次升級。預約后,貨車司機可以不用停車直接進入港區,口門上方的信息採集端口自動識別放行車輛信息,磅房自動採集過衡數據,大大提升了貨車出入效率。
河北港口集團搭建的“秦、曹、滄”一體化網廳電商平台上線運行。“足不出戶就能上網辦理港口業務,省去了填寫貨運單據等流程,還能在線觀看貨物具體情況,方便又安全。”客戶王鋼對秦皇島港推出的網上營業廳業務辦理模式贊不絕口。
“未來,我們將積極與國內外企業合作,共同驅動港口智能化革命,將數字化技術與港口發展深度融合,提升港口業務鏈效率,增強客戶服務體驗,為我國智慧港口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河北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子玉說。(貢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