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搭建平台聽民意 便民惠企實打實

2021年04月14日08:39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搭建平台聽民意 便民惠企實打實

邢台高質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搭建平台聽民意 便民惠企實打實

日前,邢台市襄都區西大街街道新華小區居民劉中杰發現小區主通道井蓋塌陷,隨即拍攝圖片發到“百姓議事廳”微信群。不一會兒,社區干部王富瑜接到轉辦通知趕到現場,安排施工人員對塌陷井蓋完成修復,隨后將結果反饋到微信群。“遇到麻煩事兒,反映到‘百姓議事廳’真管用。”劉中杰贊嘆地說。

設立“百姓議事廳”微信群,是邢台市襄都區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一項創新舉措。該區組織524名居民代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設立了多個“百姓議事廳”微信群,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連日來,群眾生活中的不少訴求迅速得到解決:小區破損的大門進行了維修,街道井蓋污水外溢得到有效治理,交通擁堵現象得到疏導,搭好新車棚滿足居民停車需求……“我從黨史中看到了共產黨員艱苦創業的歷程,再次堅定了為人民服務、辦實事的初心。落實到行動中,就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服務。”襄都區西大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主任賈洪武感觸深切。

暢通民意表達渠道,把事兒辦到群眾心坎兒上。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邢台市堅持“大抓落實、大干實事”,在部署階段就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現象。一方面,依托數量眾多的紅色遺址開展學習教育,引導黨員群眾了解家鄉歷史,賡續紅色基因﹔另一方面,邢台市委派出巡回指導組,採取巡回指導、隨機抽查、調研訪談等方式,對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進行督促指導,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黨史學習教育充滿泥土氣息和民生溫度。

說了就有人管,管了就力爭辦好。邢台市委政法委和市直政法單位每半個月“接龍式”在各條線開展“開門納諫”活動,為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注入源頭活水。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市公安局在全市部署開展“打團伙、壓發案、護民生”專項行動,3月份以來,預警勸阻8776人,止付、凍結0.9億元。市法院在全市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公示“一次辦好清單”,目前,訴訟事項當場辦結率、一次辦結率高達95%。市檢察院開展涉民營企業刑事“挂案”專項清理,梳理挂案51件,已辦結17件。

深入一線直面訴求,精准解決實際問題。連日來,邢台市金融系統以“金融暖春”為抓手,深化入企幫扶,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各銀行組織成立20個工作組深入縣(市、區)實地走訪規上工業企業、省市重點項目、外資外貿企業、重點商貿企業、重點挂牌上市企業,截至3月底,已走訪2085家企業,建立了企業融資台賬和問題台賬,為企業發放貸款22.26億元。

創新服務,便民利企。邢台市稅務局從企業需求出發,抓好學用轉化,優化納稅服務。聚焦全時段服務,在全市18個單位建成24小時自助辦稅廳。圍繞新交互服務,建立線上業務中心,打造線上線下融合、前台后台貫通、統一規范高效的辦稅新模式。突出個性化服務,積極引導智稅櫃台進駐大企業和企業園區,其中今麥郎集團作為全國首家進駐智稅櫃台的企業,實現企業遠程呼叫、電子稅務局集成、發票代開及領用等功能。

想企業所想,解企業所急。邢台市各縣(市、區)圍繞發展大局,紛紛推出相應舉措。平鄉縣行政審批局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成立“媽媽式服務”協調辦公室等一系列舉措,主動對接服務重點項目和企業,多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針對年初疫情對部分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生產經營和施工建設帶來的影響,寧晉縣研究制定措施,實地幫扶指導,點對點解決困難,力促項目早日投產達效、企業產銷恢復正常﹔廣宗縣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詳細了解企業在用工、員工參保、技能培訓、復工復產等方面需求,為東風世景等規上企業摸排急需人才需求370人,通過招聘會等為企業輸送人才,截至目前,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9場,達成就業意向678人。

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今年,邢台市確定實施安全飲水工程、綠化美化工程等20項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已全部啟動,28家責任單位積極落實各項要求,市發改委成立了工作專班,卡片式管理,台賬式驗收。同時,市文明辦牽頭,扎實推進“美我家鄉 文明邢襄”主題創建活動18項民生實事,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檢驗學習教育效果。(記者邢雲)

(責編:方童、祝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