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印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指南

2021年03月18日09:12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我省印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指南

  為進一步規范和推動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組織實施分層培育,鼓勵和引導更多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日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指南》。

  河北省按照“入庫培育、擇優認定、選拔示范”的培育梯度,分層設置“專精特新培育庫”入庫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示范企業。

  河北省“專精特新培育庫”入庫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企業在河北省轄區內登記注冊並已經營兩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上年度營業收入不少於50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保持正增長﹔具備持續研發能力,符合“專精特新”發展方向,具有培育發展潛力﹔誠信經營,環保達標,安全生產合規,產品質量合格。

  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和任何一項專項條件。

  基本條件:納入河北省“專精特新培育庫”入庫培育企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標准和相關行業政策,管理規范、信用良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和較強的社會影響力,近2年營業收入均達到1000萬元以上,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保持正增長。堅持長期發展戰略,注重加強管理制度、人才隊伍和企業文化建設,能緊跟市場發展步伐,發展前景好,制定有未來2年或更長時期的發展計劃。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注重質量管理提升、知識產權應用,工業企業(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設立C級以上研發機構。

  專項條件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

  專業化:企業專注核心業務,具有較高專業化生產和協作配套能力,是產業鏈中某個環節的強者,能為大企業、大項目和龍頭企業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某一產品在細分市場處於領先地位,主導產品銷售收入佔本企業銷售收入的60%以上﹔擁有與主業相關的自主知識產權1項以上。

  精細化:企業建立精細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開展精細化生產、管理和服務,裝備水平居同行業領先,產品質量精良﹔產品執行標准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証(國際標准協會行業認証)﹔企業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証﹔擁有自主品牌或注冊商標3年以上。

  特色化:企業利用特色資源,弘揚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採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料,研制生產具有地方或企業特色的產品,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等特點﹔突出品牌、地域等特色優勢,擁有區別於其他同類產品的獨立屬性﹔企業擁有專利權、軟件著作權,或近2年經過專門機構認定的專有技術1項以上﹔企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2%。

  新穎化: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積極發展新型業態,採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行業的交叉融合提供新的產品或服務﹔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有1項核心業務採用信息化系統支撐。

  河北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有效期內的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管理規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上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60%以上。主導產品屬於國家和河北省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產業領域,細分市場佔有率位於全國前列或全省前五位(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或省內領先,具有較好的品牌影響力。持續創新能力突出,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內部管理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示范推廣價值,注重自建或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工業企業(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設立B級以上研發機構。

  主導產品屬於《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的,或屬於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的,或與國家和河北省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企業,在河北省轄區內登記注冊且生產經營滿一年即可申報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米彥澤)

(責編:李哲、祝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