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打造萬畝空間、千億元產出的產業聚集新平台

2021年03月16日09:08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做優一個平台 帶強一個產業

邢台打造萬畝空間、千億元產出的產業聚集新平台

做優一個平台 帶強一個產業

近日,位於邢台經濟開發區的邢台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組裝風力發電機組部件。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近日,位於邢台經濟開發區的潤泰救援裝備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工人在調試一款消防機器人產品。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以現有開發區為依托,因地制宜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以落實供地、協議收回、引進企業收購重組、“騰籠換鳥”等方式,依法有效處置“五未”(指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標)土地,為發展騰出空間

到2022年底,邢台開發區、高新區、清河縣、沙河市、寧晉縣、威縣、平鄉縣萬畝千億大平台基本形成,其他縣(市、區)建設完成千畝百億實驗區——這是邢台市打造萬畝千億大平台工作方案明確的一個目標。

打造萬畝千億大平台,就是要打造形成具有萬畝空間左右、千億元產出以上的產業新平台。2020年以來,邢台市利用全市現有省級經濟開發區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每個平台主攻1到2個主導產業,推動新引進項目向主導產業集聚、向省級以上產業平台集聚,推進開發區經濟總量實現大幅提升,產業水平實現質的飛躍,進而構筑產業新高地。

科學謀劃

——構筑產業發展新高地

做優一個平台,帶強一個產業。

清河縣堅持把開發區作為重點平台,著力打造招商引資主戰場、產業升級新引擎、營商環境示范區、改革創新領頭者,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目前,清河經濟開發區培育形成了羊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和戰略性稀貴金屬三大特色產業集群。

利用作為京津冀協同創新平台的優勢,清河經濟開發區抓准機遇引資補鏈、引資擴鏈,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現在,該開發區積極打造5大項目承接平台:小微企業創業園,可吸納孵化200家小微企業入駐﹔汽配企業科創園,可吸納30余家中小型汽配企業入駐﹔羊絨企業科創園,可吸納50家中小型羊絨企業入駐﹔現代戰略金屬生產基地將引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稀貴金屬企業入駐,打造清河現代戰略性金屬生產基地﹔中科院創新孵化基地,將吸引30家高新企業入駐和孵化,打造成為中科院高端人才創業的聚集地、中科院科技成果異地孵化的示范區、中科院與縣域合作的新典范。

清河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著力打造一批高端資源集聚力強、創新創造活力強、產業競爭力強、區域輻射帶動力強的戰略平台,開發區將全力構建“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全新發展格局。

從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到產業集聚區,再到特色小鎮,邢台並不缺乏產業平台。那麼,萬畝千億大平台和這些平台有何不同?

邢台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規劃空間上,要求萬畝左右,以充分保障重大項目落地的用地需求﹔產業定位上,聚焦重量級未來產業,重點圍繞1至2個主導產業﹔產出效應上,未來實現“千億產出以上”,形成新產業集聚發展的高地。與以往各類平台相比,萬畝千億大平台在地理上更集中、主導產業更聚焦更高端、產出效應更高。

平台所需的“萬畝”空間從哪來?

邢台市各縣(市、區)科學規劃布局,遴選優質區塊,以現有開發區為依托,因地制宜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以落實供地、協議收回、引進企業收購重組、“騰籠換鳥”等方式,依法有效處置“五未”(指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標)土地,為發展騰出空間。2020年,全市處置“五未”土地6.73萬畝,出讓“234+1.5”(指畝均稅收20萬元、畝均投資300萬元、畝均產值400萬元、容積率1.5)標准地2.22萬畝。

產業升級

——集聚“大好高優”項目

日前,邢台經濟開發區11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這些項目涵蓋了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工業綜合體、商務綜合體等多個業態,將對提升產業層次、做強優勢產業、促進轉型升級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邢台經濟開發區現已形成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多種行業,計劃利用3年時間,打造中高端制造業集群。

邢台經濟開發區負責人表示,全區將重點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園、應急產業園等五大園區。其中,新能源產業園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個,今年產值目標150億元,2022年達到180億元。應急產業是新培育的特色產業,目前應急產業園有規模以上企業11家,今年產值目標為100億元以上,到2022年力爭突破150億元,成為面向全國、服務世界的應急產業示范區。

各地開發區也都按照既定目標奮力向前。

近日,走進南和經濟開發區,隻見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在派得寵物食品二期項目建設現場,1號生產車間已進入地上結構主體施工階段。項目負責人冀川川說,他們正加班加點搶工期、趕進度,確保項目如期完成。

據介紹,派得寵物食品二期項目總投資3.9億元,引進瑞士布勒公司國際先進生產線,項目投產后可大大提升寵物食品品質和產能。“預計1號車間在今年5月可率先實現主體封頂,其他配套設施年內可陸續投入使用。”南和經濟開發區派得寵物食品二期項目包聯服務人員翟繼耀說,他們對每一個擬建、在建項目都開通服務直通車,及時收集、協調各類困難問題,定期邀請住建、發改、行政審批、自然資源和規劃等各相關部門現場辦公,保障項目進展順利。

邢台市商務局負責人表示,各平台要全面實施“七個一”精准招商模式,即以一個產業發展規劃、一套產業扶持政策、一個重點項目庫、一張招商地圖、一套宣傳媒介、一個落地服務專班、一個承接開發區,實施專業招商,提高精准招商實效。發揮社會資本的招商作用,通過“基金+項目+園區”的模式,推動優質項目引進。

記者從邢台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上半年,該市爭列省重點項目83個,數量居全省第二。下半年爭取更多項目增列為省重點,實現省重點項目數量居全省第一。

整合資源

——形成產業高質量創新合力

打造萬畝千億大平台離不開科技創新平台載體的支撐。

“城市經濟綜合體是中心城區聚集人氣的有效突破,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平台。”邢台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綜合體,支持以河北工業大學科技園(邢台)園區為主的中興東大街以北、東華路以西區域提質升級,鼓勵德興薄板、博納薄板等項目改造升級,培育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2020年以來,邢台市加速提升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積極支持重點省級孵化器、眾創空間晉升國家級,協調推動以園博園為中心的科技創新區、創新帶建設。重點推動依托縣域特色產業,打造高水平研發平台。

按照《邢台市科技創新綜合體建設行動計劃(2020—2022年)》,該市將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激活創新要素、轉化創新成果,著力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為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科技創新綜合體30家以上,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同時,邢台市著力聚引優質高端人才,為平台發展提供人才支撐。2020年,該市以求賢若渴的誠意聚集人才,引進大專以上人才6萬名,創歷年之最。今年,全市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0家以上,引進大專以上人才8萬名以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責編:張曉博、祝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