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探索10種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21年03月09日09:50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集體經濟年收入超5萬元村達4389個

邯鄲探索10種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集體經濟年收入超5萬元村達4389個

近日,邱縣邱之洲生態農業園大棚內鮮花怒放。近年來,邱縣大力發展集種、養、觀光於一體的生態農業,讓更多群眾分享產業收益共同致富。目前,該縣已創建現代農業園區8家,為農民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促進了縣域經濟健康發展。河北日報記者 杜柏樺攝

近日,位於邱縣的河北禾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玫瑰產業園的員工在採摘玫瑰。 河北日報記者 杜柏樺攝

2020年,邯鄲市新增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1366個,累計達到4389個,佔全市總村數的81.49%,超出年度任務目標11.49個百分點。其中,5萬元至10萬元村達3202個,10萬元至30萬元村達780個,30萬元至100萬元村達306個,100萬元以上村101個

近年來,邯鄲市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相結合,大力實施“消零消薄”工程,因村制宜、創新實踐,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托管服務”“+土地流轉”“+盤活資產”等10種模式,有力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從邯鄲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2020年,該市新增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1366個,累計達到4389個,佔全市總村數的81.49%,超出年度任務目標11.49個百分點。其中,5萬元至10萬元村達3202個,10萬元至30萬元村達780個,30萬元至100萬元村達306個,100萬元以上村101個。

“+托管服務”模式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牽頭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通過全產業鏈托管、菜單式多環節托管、專業化托管等多種托管服務模式,為農戶提供耕、種、防、收、銷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生產性服務,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永年區小龍馬鄉曹八汪村組織村民和永年區博遠糧油貿易有限公司進行聯合生產,企業負責全流程生產服務,企業首先按每畝保底800元給農戶支付紅利,盈利部分再與農戶五五分成,然后公司再從自己的分成中給集體經濟組織提取組織服務費。僅此一項,村集體每年增收2.2萬元。

“+土地流轉”模式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牽頭,將農戶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或專業合作社,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務費用。雞澤縣大韓固村流轉土地1640畝給綠化公司發展苗圃產業,村集體收益28萬元。目前,全市農村土地累計流轉面積321萬畝,流轉率達到36.02%。

“+盤活資產”模式是指對農村集體廢棄廠房、閑置房屋、閑置養殖場(舍)、閑置中小學校等資產資源,採取整治、改造、建設等方式,引進社會資本、經營人才參與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租賃經營,發展物業經濟,使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永年區王邊村把20多處閑置的院落、房屋、窯洞對外租賃,累計收入70萬元。廣平縣勝營鎮南靳庄村出租玫瑰庄園閑置廠房,發展雞蛋加工物流,為村集體年增加8萬元租賃收入。

“+土地入股”模式指農戶在自願聯合的基礎上,將土地承包權入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整合后,自主經營或分包給其他市場主體,實現農戶和集體雙贏。邱縣東石彥固村村集體以土地入股和企業合作建成40畝花卉大棚,按照約定,花卉經營收入的10%作為村集體收益,增加集體收入6萬元。廣府鎮前當頭村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形式建設200余畝農業產業園,農戶、村集體與企業簽訂協議,按照“433”比例分紅,村集體收益6萬元以上。

“+特色產業”模式指在產業發展比較集中的地區,充分利用產業特點,發揮產業輻射帶動優勢,使周邊村集體搭上產業發展順風車,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館陶縣利用黃瓜、黑小麥、黃梨、軸承加工等特色產業,增加集體收入。該縣壽山寺鄉翟庄村建設黃瓜專業交易市場,每公斤村集體提取交易費2分錢,村集體年收入增加120萬元。

“+龍頭企業”模式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本地龍頭企業或農民合作社開展深度合作,共建生產基地,並組織農民到企業或合作社從事季節性務工。曲周縣依托晨光生物公司打造育苗產業示范區,霍庄、小河道、趙庄等10個村以資金入股的形式參與建立了日光溫室大棚聯建項目,村級集體經濟均達到5萬元以上。邱縣西杜林瞳村與衛強農業等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村集體年增收30余萬元。

“+微工廠”模式是利用上級扶持資金,結合本地優勢,尋找市場空間,創建小微企業,解決村民就業,增加村集體收入。廣平縣廣平鎮南蘇庄村以扶貧微工廠補貼資金30萬元和土地入股,投資建成樹脂瓦廠,每年村集體保底分紅10萬元。峰峰礦區和村鎮姚庄村投資10萬元創建箱包縫紉加工廠,每年為村集體創造經濟效益5萬余元。

“+科研院校”模式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有關科研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由科研院校提供新技術新品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生產,雙方聯合建設教學生產試驗基地,實現信息、技術、人才等資源共享。廣平縣南陽堡鎮張橋村積極與中國農科院對接,以股份合作的方式聘請專家團隊,引進8人專業博士團隊,投資建成高品質的靶向蛋雞飼料廠,張橋村集體收益分紅21萬元。

“+養老”模式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適應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養老需求,利用集體用地或閑置的村辦公用房、校舍等場所,發展養老產業。

“+旅游”模式是指鼓勵有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優勢的村組織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餐飲民宿、創意農業等產業。峰峰礦區以太行躍峰渠景觀大道為線,串聯起北響堂、響堂水鎮、響堂生態谷、藥王谷、山底地道、張家樓藝術公社、西固義休閑垂釣園等景點,積極發展觀光農業、休憩休閑、健康養生等服務產業。(記者喬賓娟)

(責編:何雪薇、祝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