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鳥語嚶嚶。剛剛被喚醒的曹妃甸,已有了熱鬧光景。
“老王咋越來越精神了?”“樓下的早市撤攤進場了,不吵不鬧睡到自然醒,當然一天都有精神。”家住唐山市曹妃甸區龍鳳園社區的王倩遛彎時遇到了老同學,談起身邊的變化,老相識有著新話題——如今的曹妃甸,外在“高顏值”,內在“好氣質”,看著開心,住著舒心。
自河北省文明城區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曹妃甸堅持以“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常態創建”為目標,聚焦城市建設管理,優化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持續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不斷增強全區居民群眾幸福感。2020年,在省級文明縣城復查中,曹妃甸區保留了省級文明城區榮譽稱號。
讓城區更靚麗,需要精准治理頑疾。
王倩居住的社區,居民數量多、商家雲集,還緊鄰多所學校,龐大人流催生出許多菜攤。時間一久,衍生出的私搭亂建、露天燒烤、佔道經營等問題成了周邊居民的糟心事。
創建文明城市,就是要讓百姓幸福。曹妃甸區精准開展整治行動,聚焦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城市管理問題,在全區范圍內針對亂堆亂放、亂貼亂畫、私搭亂建、亂排亂放等城市頑疾開展整治行動。
“馬路市場”雖說亂,但一味清除反而讓居民不便。曹妃甸區採取疏堵結合方式,在取締自發市場的同時,在其周邊增建了2處菜市場,規劃設置了7處流動攤販經營區域,進一步補齊城市短板,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城市“氣質”,要“面子”更要“裡子”。
“每次看到城市‘牛皮癬’我就受不了,一定要撕掉。現在,我穿上了紅馬甲,要用咱的行動,帶動別人也參與進來。”董強是曹妃甸區3萬名志願者中的一員。對於他來說,志願者“小紅帽”既是守護文明的工具,更是倡導文明的“法寶”。
在曹妃甸,來自各個部門單位的3萬名志願者先后開展數十輪次的環境衛生志願清理活動,讓人人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成為常態,提升了市民文明水平。
“訪千樓萬家”、“洗城月”、“社區小區互查互評”、“星級出租車”評選、“不文明行為”隨手拍……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曹妃甸組織了各種文明活動。
漸漸地,文明示范成了文明自覺。
“每天一大早,就能看見交警、協警、志願者在路上管理交通秩序。他們這麼累,大家哪好意思亂開車啊。”最近,居民鄭國瑞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維護交通秩序,不亂停亂放,不亂插隊,處處講文明已經潛移默化在每位城區居民的身心之中。
為進一步引導文明行為的養成,曹妃甸區組織區內媒體開設不文明行為曝光專欄,2020年以來共曝光市民不文明行為82次。
文明的示范加上不文明的曝光,曹妃甸區的居民百姓已養成了許多文明的好習慣。“以前小區門口的馬路都停滿私家車,現在都自覺停在馬路兩邊的車位上,交通順暢多了。”鄭國瑞滿是喜悅。
如今的曹妃甸,文明蔚然成風,每一名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記者王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