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豐寧:盤活土地資源 換來“真金白銀”

2020年12月24日08:35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盤活土地資源 換來“真金白銀”

河北省用好土地政策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盤活土地資源 換來“真金白銀”

寒冬時節,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喇嘛波羅村61歲的村民黃九斌樂呵呵地領回了自己在歐李大棚務工的薪金,“沒想到咱農民也能掙工資哩。”

海拔1600多米的喇嘛波羅村,是國家級貧困村。2017年3月省自然資源廳駐村干部來村裡后,引導村民用好土地政策,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土地流轉、建設種植大棚、承包轉讓等一系列措施,實現了“一地生四金”:土地流轉有租金、大棚務工有薪金、產業扶貧有扶助金、歐李銷售有收益金。喇嘛波羅村人均收入由2016年2350元提高到2019年8500元。2019年全村脫貧出列。

“土地政策是盤活利用資源的有力抓手,是促使項目落地見效的必要保障,是拓寬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周金中表示,河北省多數貧困村地處邊遠山區,存在著資源利用效率低、政策落地難、產業類型單一等問題。省自然資源廳把用地審批、增減挂鉤、土地綜合整治等工作作為重要突破口,充分發揮土地要素在脫貧攻堅中的支撐保障作用,為老百姓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也促進了多方共贏。

貧困地區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獲得了新增耕地指標,流轉收益既能推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又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宜耕后備資源不足的非貧困地區則可以通過耕地佔補平衡調劑政策,獲得補充耕地指標。這樣,既盤活了貧困地區土地資源,又保障了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用地需求,還守住了國家耕地保護紅線,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

據了解,河北省先后出台《國土資源政策助力扶貧攻堅政策指引》《落實土地扶貧政策行動方案》《關於開辟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的通知》《關於調整貧困縣耕地佔補平衡項目管理的通知》等20余項政策措施,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土地扶貧政策體系,並逐步細化落實到可操作層面,實現了政策效應最大化。2016年以來,通過補充耕地指標流轉、增減挂鉤節余指標跨省調劑和省域內調劑等途徑,累計為河北省62個貧困縣創收464.15億元,目前已落實收益440.97億元。其中,完成東西部協作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指標跨省調劑任務1.56萬畝,預期收益48.29億元,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土地綜合整治是落實補充耕地和提升耕地產能的重要手段。省自然資源廳指導貧困縣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增加了項目區人均耕地面積,提高了耕地質量等級,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為貧困地區的群眾搭建了脫貧致富的平台。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大力支持貧困縣開展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全省貧困縣共完成土地綜合整治新增耕地62.07萬畝,流轉收益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民生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撐。

豐寧滿族自治縣魚兒山鎮頭道溝村在土地綜合整治之前,由於土壤貧瘠,每畝地流轉金額不足100元,通過平整、翻耕、培肥、鋪管等措施提高了產能,村民土地流轉金每畝提升至200余元。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大下營村將碎片化的耕地通過綜合整治變成了可機械化耕種的大面積農田,用於種植蔬菜、油菜花、中草藥等經濟作物,實現了當地經濟收入和旅游產業發展雙提升。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政策是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保障。河北省對易地扶貧搬遷和“空心村”治理項目的建設用地審批,開辟“綠色通道”,隨報隨批、優先辦理,從受理到審查完畢不超過3天。2016年以來,全省共審批貧困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項目237個,涉及拆舊區5.98萬畝,產生節余指標5.33萬畝。

沽源縣九連城鎮錄園村生存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發,貧困人口很難實現就地脫貧,易地搬遷成為脫貧的唯一出路。該村黨支部書記劉國海高興地說:“沒想到我們村這麼快完成了搬遷,原來的家已經成農田啦。”沽源縣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提高舊村土地利用效率,帶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截至目前,全縣完成拆舊復墾60個村5161畝土地,為節余指標全部流轉變現創造了條件。

新增建設用地不僅是城市發展的“香餑餑”,也是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發展的關鍵資源。省自然資源廳積極爭取新增建設用地專項指標,給予貧困地區政策傾斜支持,針對國家級貧困縣每年給予600畝的建設用地指標,對於省級貧困縣給予一定數量的建設用地指標,並加強監督,確保專項指標專項使用。2016年以來,安排全省貧困縣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達15.65萬畝。對於深度貧困縣計劃指標不足的,可預支使用﹔對於其他貧困縣計劃指標不足的,則由設區市予以優先保障,全力為貧困村的產業項目發展保駕護航。(通訊員姜慧婕、梁小珍 記者苑立立)

(責編:方童、祝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