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為改善華北明珠白洋澱的水生態水環境,今年以來,河北省統籌利用引黃水、引江水、當地水庫水及再生水,積極向白洋澱進行生態補水。截至11月中旬,白洋澱入澱水量近5億立方米,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確保了白洋澱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同時,通過白洋澱控制工程向下游河道(趙王新河)放水1億多立方米,有效增加了白洋澱的水動力和水循環,為提升白洋澱水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圍繞恢復白洋澱上游河流生態功能,今年,河北省積極爭取引江引黃水量,協調調度白洋澱上游王快、西大洋、安格庄、旺隆等水庫,利用多水源向白洋澱上游的府河、瀑河等7條河道實施生態補水近14億立方米。部分斷流多年的河道重新通水,不僅恢復了地表河流生機、補充了地下水,還為沿河群眾增加了看水觀景的好去處。
白洋澱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長期以來飽受缺水困擾。為做好白洋澱生態補水工作,省水利廳成立了協調小組,謀劃建立了白洋澱生態補水長效機制,連續多年向白洋澱進行補水,其中2018年補水入澱3.5億立方米,2019年補水入澱4億立方米。(通訊員任樹春 記者趙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