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石家庄11月10日電 近日,唐山市“超級綠道”啟用運行,成為市民新“打卡”地。這條綠道總長10.5公裡,一期將建成開放7.5公裡,其中有5.2公裡架空鋪設,跨越市區內多條道路,串聯起多個公園,集綠化、交通、觀光、休閑、健身等功能於一體,成為河北省城市綠道綠廊家族中的“新星”。
城市綠道綠廊,以其帶狀綠化、慢行交通功能,發揮著改善生態環境、提供休閑空間等作用。“河北是較早啟動城市綠道綠廊建設工作的省份,通過出台全省工作指導意見、編制建設導則等措施,河北省引導各地踴躍推進綠道綠廊建設。”河北省城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副主任岳曉說。
據介紹,“十三五”以來,河北省將城市綠道綠廊建設納入省級園林城創建和縣城建設攻堅等重點工作考核體系中,編制規劃、擁有一定數量的綠道綠廊等,成為完成相關任務的“硬指標”。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城市綠道綠廊年均增長300公裡以上。截至目前,11個設區市、2個省直管市、115個縣(市)完成了《城市綠道綠廊建設規劃》編制,且都建設了一定裡程的綠道綠廊,全省城市綠道綠廊總長度已達3000公裡以上。
依河而建,打造郁郁蔥蔥的親水綠道
家住石家庄市太平河邊的劉蘭娟阿姨組建了一個“小區健身群”,群友健身的主場所是太平河綠道。“我62歲了,主要是來散步,每天能走5000多步﹔老伴兒喜歡騎自行車,他從家裡直接騎著車過來。”劉阿姨說,“這裡環境好、空氣好,看著路邊的綠樹紅花、清水蕩漾,心情很舒暢。”
河北多數地區氣候干燥,為數不多的河流彌足珍貴。石家庄、邢台等地通過綠道綠廊建設充分改善城區河岸環境,為市民打造優質的觀光、休閑、健身空間。
其中,石家庄市沿城區北部的滹沱河、太平河建設了全長59.6公裡的城市綠道。綠道兩側的植物種植採用近自然的手法,打造出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優美景觀。道路採用有彈性的樹脂顆粒鋪裝,配備了驛站、親水平台、健身廣場等服務設施,豐富了綠道功能。另外,滹沱河綠道還形成了“電瓶車+自行車+步行”的風景綠道環線,為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安全、便捷、專屬路線。
邢台市七裡河濱水綠道綠廊全長16.8公裡。在打造優質生態景觀、延展城市藍綠空間基礎上,邢台市在七裡河綠道沿途建起22個灘地游園(面積達40萬平方米),4處休閑驛站,3條文化廊道,4處健身廣場,安裝各類健身器材1000余套,形成集觀光、休閑、健身、學習於一體的綜合性“長廊”。
傍海環山,打造功能齊全的綠色長廊
9月中旬的秦皇島海濱,夜晚已經偏涼。“我有跑步的習慣,出差也不例外,這條塑膠路簡直太棒了!一邊是大海,一邊是花草,環境真好!”程序員羅劍先生剛剛結束他5公裡的夜跑,邊擦汗邊對酒店對面的濱海綠道連連稱贊。
近年來,秦皇島市建設了濱海、田園郊野、環山等多種形式的綠道系統,傾力打造旅游景觀綠道、海濱生態廊道、潮河綠道等40余條城市綠道綠廊,累計長度約450公裡。尤其是濱海綠道,依托海岸線,串聯多個海灘、公園、浴場,沿途可觀海、觀鳥,同時結合兩側地形、水系以及既有植被等,點綴種植適宜花草,整理建設休憩游覽空間,成為一條靚麗的風景長廊。
在邯鄲的涉縣,縣城中心有一座海拔近600米的“龍山”,南北長約3000米,從空中看,如一條游龍昂首伏尾,盤踞於此。通過近60年的林木種植和養護,龍山形成“鬆柏參天、林蔭蔽日”的景觀。但由於之前上山的路崎嶇難行,人民隻能望“綠”興嘆。
為健全龍山公園功能,涉縣在原路基礎上精心打造了一條寬6米、長4公裡的環山綠道。龍山綠道沿線柿子樹、鬆樹、柏樹林立,一年四季,景色各異﹔行走至山腰,如置身於天然森林氧吧﹔走到環路最高處,縣城全貌盡收眼底。
近年來,涉縣還建成了共計40余公裡的林海水灣綠道、玉帶湖綠道等,力爭讓城市綠道綠廊與山水“相伴”。
岳曉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將繼續完善城市綠道綠廊規劃和技術標准,著重完善功能設施,結合道路綠化、水系整治、生態修復、公園建設、山體綠化、環城綠化帶等推進綠道綠廊建設,將城市公園、綠地有機連接,並做到設施完善,標識統一規范,形成串聯成網的線形綠色游憩空間和健身休閑慢行系統,同時也為城鎮內動物繁衍、遷徙提供綠色生態廊道。(楊文娟、王寶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