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與戰鼓——晉察冀戰地記者》:為戰地記者紀言立行

李東東

2020年11月06日07:50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戰地記者是個神聖的字眼。

人們之所以對他們充滿敬意,不僅在於他們揭開了戰爭真相,發出了正義和進步的呼聲,更重要的是,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優秀新聞工作者的理想追求、職業精神、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

作為抗戰時期對日作戰的主戰場之一,晉察冀一帶曾活躍著《新華日報·華北版》《勝利報》《晉察冀日報》《晉察冀畫報》《冀中導報》《救國報》《冀南日報》和新華社華北總分社、新華社晉察冀總分社等眾多抗日媒體,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戰地記者。他們以對黨的新聞事業的無限忠誠,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令人敬仰的高尚情操,創造了戰爭環境下的新聞奇跡,鑄就了新聞史上不朽的豐碑。

黨性原則是晉察冀戰地記者旗幟鮮明的政治品格。堅持黨性原則,就是新聞報道始終把握正確政治方向,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傳遞黨的聲音。鄧拓以政治家辦報的豐富實踐,深刻詮釋了報刊如何貫徹黨性原則。他強調報社同志要將新聞實踐工作和黨的領導工作結合在一起,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學習和宣傳,對黨的方針政策,要從理論上進行宣傳解釋。他要求黨報的編者,應與黨的機關的政治生活聯系起來,如此才能及時了解黨的意圖與各種方針政策,才能始終緊密配合,合拍無間﹔華北《新華日報》社社長何雲,對戰時新聞工作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探討,他深刻認識到黨報的“喉舌”和“號角”作用,明確提出了新聞報道“指導戰爭”“反映戰爭”的任務,對戰時新聞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著名的戰地記者華山,在採訪報道中自覺堅持黨性原則,他從抗戰期間黨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動員一切力量打敗日本侵略者出發,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戰地記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報道勝利,“隻有勝利消息,能夠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人民抗戰的自豪感,根據地建設才能放手大干起來。宣傳勝利,發揚革命英雄主義,揭露敵人野蠻殘暴而又怯懦的反動本質,團結人民戰勝敵人……不光我們需要勝利消息,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都需要勝利消息。你抓住了勝利,就抓住了時代脈搏。”

群眾路線是晉察冀戰地記者身體力行的優良作風。《晉察冀日報》社長鄧拓,強調記者要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不做新聞官,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則。雖然是一社之長,但他仍時常親自出馬,採寫通訊報道,在全國抗戰一周年之際,他親赴前方採訪我軍對日寇發動強大攻勢的消息。他要求記者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反映群眾的斗爭生活,在文風上來一個徹底的轉變。鄧拓說:“我們的報紙,是對戰士、對老百姓進行宣傳的。報上登的文章,要讓識字的人看得懂,不識字的人聽得懂,才能達到宣傳的目的。”又說:“什麼叫好詞?不管土詞、洋詞,老百姓看得懂就是好詞。”戰地記者雷行認為,記者要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隻有深入群眾,才能寫出接地氣的作品,才能避免新聞失實。抗戰時,他深入敵佔區、游擊區,到最危險的地方採寫新聞,掌握了大量新聞材料,寫出了《張瑞合作社》《血海深仇狼牙山》等優秀通訊作品,受到上級表揚﹔著名新聞家安崗提倡“腳底板下出新聞”,抗戰時他在華北《新華日報》擔任社論委員,為寫好社論,安崗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每月抽出三分之二的時間到太行山去做實地考察,把自己融入火熱的群眾斗爭生活,同各階層廣泛接觸,討論各種問題,把黨的政策主張,變成對群眾有實際作用和感染力的聲音。正是由於他們深入群眾生活、扎根實踐沃土,始終保持同廣大群眾的血肉聯系,從基層實際汲取了豐厚的養分,在反復的錘煉中,練就了過硬的腳力、敏銳的眼力、出眾的腦力和縱橫的筆力,才採寫出了客觀真實,感染力強,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新聞名篇。近年來新聞單位提倡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強調記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接地氣,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這些倡導和做法就是戰地記者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在新時期的繼承和發展。

開拓創新是晉察冀戰地記者創造奇跡的制勝法寶。為了在嚴酷的戰爭環境中生存下來,鄧拓改變常規辦報的路子,帶領大家一手拿筆,一手拿槍,把報社分成負責編報的編輯梯隊和負責安全保衛的武裝梯隊,同時將報社的印刷設備小型化和輕便化,並要求大家在3000個常用字以內做文章,這樣在緊急情況下,辦報的全部設備用八匹騾馬就能馱走,從而創造了游擊辦報的奇跡﹔華北《新華日報》創刊時,由於日軍的嚴密封鎖,辦報物資極度短缺——沒有銅模,沒有鑄字爐,沒有打紙型的設備,紙張、油墨也嚴重不足。何雲帶領同志們發揚自力更生精神,召開“諸葛亮會議”,群策群力,人人動腦筋、想辦法。沒有鉛印機,就自刻字模﹔沒有紙張,自己造紙﹔沒有油墨,自制油墨……他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保障了報紙的正常出版,從而把華北《新華日報》辦成了敵后一座堅不可摧的文化堡壘﹔沙飛帶領《晉察冀畫報》的編輯記者和技術工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大山溝裡辦起了高質量的畫報,創造了紅色攝影史上的多項第一,在當時許多人看來,簡直匪夷所思,難以置信。如果沒有開拓創造的精神,就不可能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就不可能取得那些令人矚目的成就。

無私奉獻是晉察冀戰地記者崇高的人生准則。歸僑記者倉夷,先天下之憂而憂,自覺將個人的幸福奉獻給了民族的解放事業,在人生的幾次緊要關口,他都義無反顧地做出了無私的選擇。抗戰前夕,他本可以留在當時還是和平環境的南洋,繼續求學讀書,可他卻背井離鄉,為挽救民族危亡而回國參加抗戰。從閻錫山創辦的民族革命大學隨營學校畢業后,他原本被分配在大后方的二戰區司令部機關,工作安穩、待遇不菲,但他一腔熱血,毅然奔赴十分艱險的抗戰第一線。為了不斷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他毅然割舍了鄉情、親情、愛情,毫無保留地為人民貢獻了自己的青春、熱血以及生命﹔年輕的詩人陳輝,在做戰地記者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敵人的暴行,他心潮起伏,決心到戰斗的一線與敵人真刀實槍地拼殺。領導考慮到他是“筆杆子”,初來北方不久,對這裡危險重重的戰爭環境又不熟悉,想將他留在相對安全的《晉察冀日報》編輯部。但他再三請戰,最終還是奔赴淶涿前線,用一腔熱血書寫了生命的壯麗詩篇。

不斷學習是晉察冀戰地記者有效開展工作的能量源泉。生逢動蕩的年代,許多新聞先輩們沒有接受到完整的教育,要從事需要較高文化水平和專業素養的新聞工作,難度可想而知。為了做好工作,他們用學習來彌補先天的不足,把持續不斷的學習視為重要的人生信條。著名戰地記者陸詒說,“當記者最緊要的一條,必須隨時隨地堅持學習”,既學習書本知識,又學習社會知識,這使得陸詒每次採寫都成竹在胸,出手不凡,成為當時名滿大江南北的著名記者﹔戰地記者、原《人民日報》總編李庄說,“記者永遠是學生”,“學習和工作一樣重要,不學習就無法起步工作,不學習就難以繼續工作”﹔《冀中導報》和《天津日報》社長王亢之,酷愛讀書,勤於學習。在單位,他是圖書室的常客。雖然工作繁忙,但一有時間,他就會到圖書室看書、借書,什麼書都看。有人說,如果他沒有出門,又不在辦公室,到資料室准能找到他……正是由於堅持不懈地學習,從而使他們具備了淵博的學識、寬廣的視野和優美的文採,在實際新聞工作中,才會顯得那麼舉重若輕,游刃有余。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這些出生入死的戰地記者功不可沒。那一張張照片,一篇篇報道,如前進的號角、如憤怒的火炮,鼓舞人民,打擊敵人,書寫了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不朽史詩。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部意蘊豐厚的大書,都是一顆茫茫夜空中辨向指位的耀眼星辰。

當今世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深度調整,我們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崛起的中國正從大國邁向強國,並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國的聲音正引起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在這個進程中,我們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一方面既要擴大開放,加強與外部世界的交流融通,大膽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另一方面又要直面西方敵對勢力和平演變圖謀,防止意識形態滲透和政治顛覆。在國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既要大力發展經濟,又要推進生態建設,既要充分發揮市場體制對推進生產力的強大優勢,又要防止市場經濟法則對社會生活的消極影響,創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政治環境。黨的新聞工作者面對的形勢極其復雜,承擔的任務更加艱巨。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本領高才能宣傳好。要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佔領宣傳高地,把握輿論主動,我們的編輯記者就必須全方位加強自身修養,提升宣傳傳播能力,就必須政治上有定力,思想上有追求,行動上有榜樣。

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晉察冀抗日戰地記者就是我們不斷成長進步、見賢思齊的鏡鑒和榜樣。

《號角與戰鼓——晉察冀戰地記者》選取21位優秀的戰地記者,深入挖掘其感人事跡,展示其高風亮節,分析其作品特色和取得的成就,使人們在客觀、全面領略前輩們動人風採的同時,學習他們的精神和情操,從而在思想上受到洗禮,工作上受到啟迪。這或許也正是本書的價值所在。

人類的進步事業總是在對歷史的回望和總結中一路向前。

雖然我們現在已遠離了戰火硝煙,但戰地記者的精神不能丟。黨性原則、群眾路線、開拓創新、無私奉獻、不斷學習……晉察冀抗日戰地記者這些優秀品質,依然是當代新聞人砥礪前行,開創新聞事業嶄新局面的精神動力。(本文為《號角與戰鼓——晉察冀戰地記者》序言,作者李東東,現任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