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十三五河北大工程

官廳濕地公園:協同發展擦亮“生態明珠”

2020年10月30日08:29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官廳濕地公園:協同發展擦亮“生態明珠”

10月14日,游客在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觀光。河北日報記者 耿 輝攝

深秋時節,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內,霜楓爭艷,層林盡染,清流蜿蜒處,水草靜寂,鷺鳥翩飛。一批批游客信步其中,不時對一處處美景發出贊嘆。

10月18日,歷經兩年多建設,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正式開園。

這座橫跨懷來縣中部,以永定河河漫灘以及官廳水庫479米以下為主的公園主體,東西橫跨47公裡,南北縱跨26公裡,規劃總面積135.4平方公裡,濕地率96.61%,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進程中最閃亮的一顆明珠。

確保一湖碧水送北京

無人機拍攝的官廳水庫,穿行在連綿的青山中,依山脈而流淌,碧波萬頃。

從河北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任陳濤為記者展示的這張照片中,可以直觀地看到官廳水庫的全貌。

官廳水庫位於永定河懷來盆地,橫跨河北、北京兩地,是永定河流域重要的水利工程。“但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庫區種植了數千畝的玉米和其他作物,河灘受到嚴重污染,官廳水庫一度退出城市用水體系。直到2007年,重新恢復為北京市備用水源地。”陳濤介紹。

流入官廳水庫的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官廳水庫是永定河流域最大的控制節點和生態節點,在首都防洪安全和生態維護上意義重大。

如何確保一湖碧水送北京,使這條生態之河為這片土地提供永續之脈?

2014年12月,原國家林業局批准懷來建設官廳水庫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自此開始了跨京、冀兩地的永定河流域治理。

“為高質量高標准統籌推進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上千名建設者連續奮戰900多天,終於完成了永定河濕地淨化一、二、三期和官廳水庫水源涵養一期工程。”陳濤告訴記者,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的大背景下,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因其顯著的生態價值,已成為華北地區典型的河流、庫塘等復合濕地生態系統的代表。在一次次挑戰與磨礪、堅守與突破中,各方以大手筆、大氣魄、大動作,譜寫了一曲永定河流域治理的壯麗樂章。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也在第七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上,被評為2019年度民生示范工程。

換個“腎臟”送一汪碧水

10月28日,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內,彎彎曲曲的小徑掩藏在高低錯落的叢林中,空中不時有成群結隊的飛鳥盤旋。五彩瑤灣、鏡湖翠影、蘆蕩飛雪、碧波銀灘……一處處景觀沿途而建,渾然天成。

按照總體規劃,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135.4平方公裡,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管理服務區和合理利用區5個功能分區,總投資50億元。

“我們現在逛的地方是水源涵養一期工程,涉及濕地綜合治理面積35.4平方公裡,人工濕地2.6平方公裡。”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田吉雲邊走邊介紹,一期工程共建設道路、步行道等128.5公裡,水、電市政管網2.1萬延米,沿途精品景點8處,栽植各類喬灌木960多萬株。

行至一小橋鏡湖處,車停了下來。“這個地方叫月亮灣,是規劃的8個景點之一。別看這裡現在小橋流水、草長鶯飛,過去卻是一個遍地垃圾的臟亂荒灘。”田吉雲感慨地說。

為改善水質,濕地修復採用了生物措施與物理措施相結合的方式。水體下部區域放置了活性炭、火山岩等﹔水面區域栽植了蘆葦、菖蒲、水蔥等濕地植物。

“簡單來說,當河水進入濕地后,通過與改良的土壤和選種的水生植物接觸,自然繁衍出微生物,像‘吃飯’一樣把污染物‘吃’掉,再通過生化反應分解,變成二氧化碳等排入空氣,將污染物降解掉。這也是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的重要原因。”田吉雲說。

通過濕地公園的建設,官廳水庫及上游永定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官廳水庫入庫水質由地表水四類穩定提升至三類,水庫水質整體達三類、出庫水質基本達到二類﹔野生植物由原來的106種增加到318種,野生鳥類由原來的169種增加到191種,數量超過15000隻,其中國家野生保護鳥類33種。在這裡,生物多樣性水平不斷提升,濕地富有生命力和活力,一汪碧水正源源不斷注入北京。

生態效應提速綠色發展

10月28日10時,北京市民朱晨抵達東花園北站。京張高鐵開通后,從位於北京市區的清河站登上G2407次高鐵,朱晨到達這裡隻用了25分鐘。

自從官廳水庫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從小喝官廳水庫水長大的朱晨,就經常到這裡來拍攝風光、休閑游玩。

不僅北京市民乘坐高鐵半小時就能抵達這裡,而且從這裡出發,半小時內還可抵達中國最大的海棠種植基地、十多座葡萄酒庄以及數萬畝葡萄園。

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有一個藍圖:以官廳水庫為中心向外劃定3個圈層,將產業由輕到重布局。第一圈層是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以生態保護和建設為主﹔第二圈層是以葡萄酒庄、溫泉為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創意區和健康養生區﹔第三圈層是工業、商業和其他功能區。“一湖三圈”的發展藍圖,勾勒出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方向。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濕地公園試運營,累計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實現經營收入近20萬元。”懷來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永告訴記者。

沿永定河流域的延懷河谷,分布著延慶和懷來的25萬畝葡萄園。中法酒庄部落、利世G9、德尚等9個葡萄酒特色小鎮項目已在此布局啟動。起步區項目預計總投資300億元,將建設200多個酒庄。

“建成后,這裡將成為融合休閑觀光、葡萄種植和葡萄酒加工銷售、文化、娛樂、康養等多種元素的旅游勝地,調整京冀兩地產業合作的結構。”王永說。

官廳水庫沿岸,連綿的綠色山川上,轉動不息的“風車”為首都“后花園”“轉”來了一個個依靠“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秦淮數據、軟通動力、騰訊科技、億安天下、中國電信數據中心、中國聯通數據中心、5G產業園等一批信息技術產業相繼落戶官廳湖畔,信息技術全產業鏈格局基本形成。

“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是貫徹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重要成果,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好首都‘兩區’的重要成果。”王永說,未來,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將根據國家有關部委的新要求,進一步優化調整,結合永定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方案,與北京市緊密配合,積極完成濕地公園剩余5.3萬畝的生態治理任務。到2022年,完成全部濕地公園建設。(記者劉雅靜)

(責編:李哲、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