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河北民生事:舊房換新顏 圓了安居夢

2020年10月01日08:09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舊房換新顏 圓了安居夢

舊房換新顏 圓了安居夢

——數讀河北民生事①

鬆陽河畔,陽光正好。9月24日上午,靈壽縣鬆陽河新區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鬆陽中苑小區門口的廣播,正循環播放裝修提示,這裡已進入裝修高潮期。

小區2號樓1單元12層129平方米的三室兩廳裡,內牆剛刷完,寬敞明亮,回遷居民楊樹林正和老鄰居聊著裝修的事兒。

“這兒放床,那兒放櫃。”老楊又快步走向廚房,“廚房裡再安上定制櫥櫃,這裡還有天然氣接口,舊房裡的瓶裝液化氣終於可以不用了。”

鬆陽中苑小區所在的位置是靈壽縣的城區中心,老楊打小就住在這裡。小區門前的古城路曾是縣城裡唯一一條主干道。但隨著城區北擴,這裡成了老城區,街道日漸落寞,門前的鬆陽河也成了臭水溝。

小區公示欄上,老照片訴說著過往:老楊所在的村五分之一是土坯房,明顯打掃過的街道兩旁依舊“灰頭土臉”,一到冬天,家家戶戶燒小鍋爐取暖……

2018年,借助鬆陽河整治,靈壽縣啟動了歷史上最大的棚戶區改造工程鬆陽河新區項目,項目涉及10個村1546戶。2020年初,鬆陽中苑小區率先交房。

從老楊新家往南約500米,鬆陽河濕地公園裡的水碧波蕩漾,小區一牆之隔有小學和幼兒園,超市、醫院均在一公裡范圍內,附近還配建了“靈壽記憶”商業區。生活便利、環境優美,老楊想著,今年年底就搬進來,“這裡送孫子上學方便,第一年取暖費和物業費還全免,紅色物業的引進更解了后顧之憂。”

安居方能樂業。“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委省政府心系百姓安居冷暖,始終把“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作為一項重要改革任務推進,從棚戶區改造、公租房保障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多元的住房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棚改溫暖民心。河北省政府專門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領導小組,省住建廳牽頭成立棚改工作專班,從資金籌措到拆遷安置再到工程質量,多部門協調聯動、攻堅克難,“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棚改機制得以確立。從2018年起,省委省政府更是連續三年將棚戶區改造納入民心工程。

解決融資難題。“十三五”期間,河北省累計爭取中央各類補助資金271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55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116億元),累計爭取棚改政策性貸款1859億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1510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349億元),累計發行棚改專項債券466億元,落實省級補助資金51億元。

推進和諧征遷。剛性政策與柔性關懷相結合,石家庄實行“拆房先拆矛盾,征收先解難題”,對涉拆的孤寡病弱殘家庭提供幫扶服務,為特殊群體辦理過渡房、公租房。邢台市推行模擬征收,簽訂征收協議戶數達到總征收戶數的80%就實施征收,反之暫緩實施。

保証住房品質。安置小區的住房與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和永久性標牌制度,把棚改建成經得起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發展工程。

從“憂居”變“宜居”,“出棚進樓”的老楊感言“家裡敞亮,心裡也敞亮了”。截至今年9月底,“十三五”期間全省已累計開工建設棚改安置住房80.6萬套,提前超額完成我省確定的“十三五”期間開工75萬套棚改目標任務。

“接力”棚戶區改造,2019年12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也被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此前,從2018年開始,我省已在全國率先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彌補棚改“拆舊建新”單一改造模式的不足,老舊小區改造以綜合整治方式補齊居住環境短板。

邯鄲市復興區百家街道六二社區北崗院小區建成了30多年,70%居民為老年人。從去年起,這個老小區實現舊貌換新顏,先是改水改電,后是拆違拆臨,再是加裝電梯,還新建了食堂、社區文體中心、養老服務中心等,智慧社區管理平台也新近上線。

據統計,像北崗院這樣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我省共有上萬個,其中部分小區失養失修失管,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影響著居民的生活。

改造從基礎類開始,向完善類、提升類進階,政府引導、多方參與,2018年、2019年,全省共有4370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惠及居民106萬戶。截至8月底,今年全省計劃改造的1369個老舊小區已全部開工。

住有所居折射出最大的民生情懷,見証著民生期待的變遷。目前,我省還通過實施公租房保障,解決了45.6萬戶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為15.2萬戶城鎮低保、低收入家庭,10.4萬戶城鎮中等偏下收入家庭,20萬戶新就業職工及外來務工人員改善了居住條件,暖心房圓了安居夢。(記者宋平)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