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體系初步形成

2020年09月21日08:53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體系初步形成

《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0)》發布

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體系初步形成

初步形成以京津為核心、以石保廊為節點城市的協同創新網絡

9月10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0)》。報告提出,從治理體系來看,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體系初步形成,地方政府合作治理進展顯著。

報告重點圍繞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主題,在系統梳理區域治理理論的基礎上,總結國內外中心城市及城市群治理模式的演變規律,圍繞產業、交通、生態、創新、公共服務等區域協同發展領域,重點探討如何通過完善區域治理體制、構建區域治理體系、創新區域治理模式等創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模式和路徑。

三大重點領域取得率先突破,還需增強區域協同治理力度

報告提出,從治理客體來看,三地產業分工程度有所提升,但津冀兩地產業同構現象依然固化﹔區域交通一體化持續推進,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始終是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初見成效﹔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成效顯著。

京津冀整體上區域產業分工更加趨於合理。報告採用區域分工指數來衡量三地的產業協同化水平,認為整體上京津冀區域產業分工更加趨於合理,產業差異化程度及協同化程度明顯提升,特別是京津、京冀的區域分工程度提升幅度較大。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等產業協同化程度不斷提高。但仍存在部分行業區域分工程度偏低、津冀兩地的產業同構化程度較高等問題。

報告建議,三地應制定產業協同發展專項規劃,完善政府間產業協作聯動機制,積極推動優質要素和優勢政策在區域內集聚,鼓勵重點產業鏈與主要創新鏈深度融合,改善全產業鏈區域布局的基礎環境及服務配套等。

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的交通聯系度相對較強,“三軸”(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個產業發展帶和城鎮聚集軸)發展具有較好的交通互聯基礎。報告分析指出,從京津冀范圍內各地級市交通聯系總量來看,北京、天津、石家庄仍是京津冀地區的關鍵樞紐,保定、唐山、邯鄲成為區域性的關鍵節點城市。今年1至2月,在交通聯系總量排名靠前的城市中,北京的交通聯系總量為627.15,石家庄的交通聯系總量為486.60,天津的交通聯系總量為447.74,保定的交通聯系總量為334.66。交通聯系總量相對靠后的城市中,張家口市在京張高鐵開通后交通聯系總量顯著增加。

報告建議,進一步構建三地多部門聯動的交通協同治理常態化機制﹔構建特大城市與周邊通勤人群密集地區的中小型運量運輸系統﹔借助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對京津冀范圍內的交通協同問題進行治理。

報告對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進行了測度和分析,構建了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運行模式框架,並通過構建環境規制強度綜合指數和綠色經濟效率指標體系,對京津冀生態環境治理績效和綠色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報告得出結論:京津冀區域的環境規制水平不斷提高,總體呈現“趨同—分異—趨同”的演化特征﹔京津冀區域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區域整體呈現“核心—外圍”的綠色經濟格局,京津滄唐綠色經濟效率明顯優於其他城市﹔環境規制對京津冀地區的綠色經濟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應,科技創新和地區產業結構均會對區域綠色經濟效率產生影響等。

報告建議,三地應拓展綠色發展空間,構筑綠色治理體系﹔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促進區域的綠色低碳轉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強化區域協同治理。

協同創新網絡初步形成,公共服務水平總體提升

報告提出,三地初步形成以京津為核心、以石保廊為節點城市的協同創新網絡,區域創新分工、聯系與協同能力不斷增強﹔區域公共服務水平總體提升。

具有明顯等級特征的協同創新網絡初步形成。報告分析指出,京津冀已初步形成以京津為核心的協同創新網絡,石保廊是重要節點。三地協同創新網絡的凝聚力有所提升,但各子群間的互動聯系尚有提升空間。產業結構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京津冀協同創新網絡的優化。三地可充分運用各地在產業結構上存在的差異性,基於產業鏈開展創新合作,實現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融合發展。

根據報告,2014年前后,京津冀協同創新網絡的影響因素略有調整,地理距離、產業結構差異對京津冀協同創新網絡始終具有較強的影響。2014年前,教育水平差異對京津冀協同創新網絡的影響較為明顯﹔2014年后,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對京津冀協同創新網絡的影響愈加凸顯。具體來看,地理距離及各地在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水平上的差異不利於京津冀協同創新網絡的優化,因此,需進一步縮小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上的差異、進一步完善交通通信網絡以弱化地理距離的制約。

報告建議,京津冀應深入推進創新協同治理,構建多元主體各司其職又相互支撐的區域創新網絡﹔以核心城市與重要節點城市、各創新子群為依托,優化區域創新網絡﹔引導各節點城市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推動區域內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發展。

京津冀公共服務水平總體提升,各城市有待提升的領域各具差異。報告提出,各城市有待提升的領域不同,從基礎教育領域來看,北京、保定、邯鄲處於領先地位,河北多數城市基礎教育領域公共服務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從醫療衛生領域來看,公共服務水平普遍提高,“病有所醫”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從社會保障領域來看,公共服務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河北省仍需增加相關投入,進一步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從設施環境領域來看,各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均有所提升,北京、天津、秦皇島位居前列。

報告分析認為,政府政策和人民生活水平對京津冀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會增加對高質量公共服務的需求,促進當地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建議三地完善公共服務協同治理頂層設計,構建京津冀公共服務聯合體﹔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模式。

報告還對河北推動京津冀協同治理的進展與趨勢進行了全面分析,建議河北深化和完善協同治理機制,實施政策移植,加大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支撐力度,構建河北省綠色循環低碳產業體系等。(記者 潘文靜)

(責編:李哲、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