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當前,河北省所有貧困縣已全部“摘帽”,但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多方面原因影響,一些脫貧人口仍存在返貧風險,一些處於貧困邊緣的人口存在致貧風險。
脫貧后如何鞏固成效、防止返貧?
河北省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積極探索精准防貧機制,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提前採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從源頭上對貧困發生筑起了“截流閘”和“攔水壩”。
強化頂層設計+鼓勵基層探索,河北精准防貧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2019年,魏縣魏城鎮梁河下村村民蒿書嶺被查出患有胃癌,在邯鄲市中心醫院住院治療進行了胃部切除手術。13萬多元的費用,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面臨返貧風險。危難之際,魏縣防貧機制幫了大忙。
前段時間,蒿書嶺收到一筆錢:15498元的防貧保險救助金。他沒想到在享受醫保報銷費用后,還有防貧保險,這幫他減輕了很大壓力,“有了這筆錢,俺家就不會戴上貧困戶的帽子了。”
為消除貧困存量,控制貧困增量,2017年10月,魏縣與太平洋保險公司達成協議,在全國首創推出了“精准防貧保險”。由縣財政拿出400萬元作為防貧保險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費標准為全縣10%左右的農村低收入人口購買保險,主要防止因病、因學、因災致貧返貧。在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上,魏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今年3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魏縣再次出台精准防貧補充方案,由縣財政撥付290萬元資金作為保費,為全縣特定產業項目和魏縣籍務工人員兩類重點對象投保,確保全縣無一例“因就業”“因產業”造成收入減少、財產損失而致貧返貧。
魏縣依托防貧保險開啟防止返貧致貧的探索之路,是河北省積極開展精准防貧工作、完善防貧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精准防貧是河北省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大亮點。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防致貧防返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堅持扶貧脫貧防貧一起抓,積極探索建立防貧長效機制,有效控制貧困增量。
去年,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出台實施《關於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意見》,圍繞脫貧抓質量、防貧抓機制、后續抓鞏固,出台了具體政策措施。國務院扶貧辦將河北省文件轉發各省(區、市)學習借鑒。
今年,河北省先后出台了《關於設立社會救助基金的指導意見》《河北省防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實施辦法》,把防止返貧致貧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提出防貧監測對象可享八類幫扶。
頂層設計引方向,基層實踐結碩果。在“頂層”與“基層”的良性互動中,河北省綜合利用監測預警、產業就業幫扶、綜合保障、防貧保險等手段鞏固脫貧成果,確保易返貧、易致貧的重點群體不會因災返貧、因病返貧、因無法就業返貧。全省179個有扶貧任務的縣(市、區)都建立了防返貧防致貧長效機制。據統計,2019年,全省新發生貧困人口同比下降94.2%,實現了脫貧人口“零返貧”。
堅持政府主導+運用市場力量+激發社會參與,全面提升防貧質量水平
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差點讓巨鹿縣王虎寨鎮西宋庄村村民宋倩輝返回貧困戶行列。
2018年,宋倩輝被查出患有腦角膜瘤,在北京宣武醫院住院治療,總花費15萬多元。經過水滴籌和醫療報銷及大病救助,實際自付5萬多元。手術雖然成功,但作為家中頂梁柱的宋倩輝卻發了愁:“干不了重體力活,今后的日子可咋過?”
去年,作為西宋庄村防貧網格員的宋立輝了解到宋倩輝的事后,通過巨鹿縣防貧預警和管理系統,將這一信息上報到村管理平台。隨后,村委會干部入戶調查並完善資料,經鎮政府、縣防貧中心等審核,給予其防貧補充保險7788元。同時,巨鹿縣民政局為宋倩輝本人辦理了低保,年低保金共計2820元。
按照流程,巨鹿縣對宋倩輝的救助效果進行了會商。由於宋倩輝今年還需要做第二次手術,致貧風險依然較高,巨鹿縣對其實施“造血”幫扶,為其家人安排公益崗位。他們又將宋倩輝的信息錄入跨年度連續救助台賬,系統將持續跟蹤,隨時實施再救助。
為切實有效防止返貧致貧,巨鹿縣借助智慧巨鹿大數據中心的優勢,開發了防貧預警和管理系統,全面高效整合扶貧、社保、防貧保險、社會救助等政策資源,建立了精准防貧機制,為群眾托起“穩穩的幸福”。
近年來,邢台市在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同時,積極探索防貧防返貧工作經驗,在全國設區市中率先建立市級防貧防返貧大數據平台,以市為單元,推進“政府+市場+社會”合作建立防貧公益險。借助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在縣鄉村三級分別設立預警監測體系,並設定一套預警監測標准確定防貧范圍。一旦發現其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年的農村低保線,立即進行評估和救助,防止其滑入貧困線以下。
防貧成效決定脫貧成果。河北省在確保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的同時,對存在返貧和致貧風險的重點群體,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堅持社會保障政策與扶貧政策相銜接,有針對性地實施多層次、復合式的保障性防貧措施,實現“事前預防、事中救助、事后保障”,防止這一群體成為新的貧困人口。
為加強貧困監測,河北省印發《關於防止返貧及時開展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的通知》,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當年度國家扶貧標准1.5倍左右,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受疫情影響等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影響基本生活的家庭,特別是收入水平較低的非建檔立卡邊緣易致貧人口,全部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並同步更新到河北省脫貧攻堅綜合信息系統。
如今,河北省多地在啟動運行防貧保險的同時,還實施了包括重大疾病生活保障、教育專項救助、民政幫扶救助、產業就業扶持、社會救助基金救助等在內的多項保障機制。對救助對象由鄉(鎮)或村建立“一對一”聯系服務制度,定期到救助對象家中了解情況,搞好服務,監測救助進程。
目前,全省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2.3萬人,其中脫貧人口228.9萬人、3.4萬人達到脫貧條件,納入防貧監測范圍的4.1萬戶、9.6萬人,防致貧防返貧基數大、任務重。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扶貧產業發展和產品銷售、扶貧項目開工復工等帶來一定影響,部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收窄,因疫致貧返貧風險增加。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接下來,河北省將持續推進防貧政策落實,依托各部門信息系統,對防貧對象進行動態監測,適當擴大對納入防貧監測范圍的非建檔立卡邊緣戶適用政策范圍,協調相關部門從教育、醫療、兜底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確保貧困人口脫貧后不返貧,非貧困人口不致貧。(記者郝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