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戲韻聲中,生活更上層樓

2020年09月17日11:14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戲韻聲中,生活更上層樓

戲韻聲中,生活更上層樓

——武安市活水鄉樓上村的好日子

日前,武安市文化館樓上分館的老師免費對該村喜歡平調落子的年輕人進行培訓。河北日報記者 張 昊攝

大巴沿著蜿蜒曲折的公路向著大山深處挺進。隔著寬寬的河灘,不時可見依著巍巍山石重疊而上的村庄,武安市活水鄉樓上村就在其中。8月中旬,“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來到這裡踏訪。

汽車在橋頭停下。拾階而上,干淨整潔的小巷,修葺一新的石板房,鮮艷的花草從農家小院裡逾牆而出,茶吧、民宿點綴沿街兩側,尤其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臉譜圖案,更是一下子把人帶進濃郁的冀南戲鄉古韻中了。

村支書王為科告訴記者,原先的樓上村可不是這樣:街道狹窄,高低不平,垃圾亂堆亂放,尤其是各家各戶排出的生活污水滿街橫流,街巷裡彌漫著一種臭味,很少有外人到樓上村來。

變化始於2017年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是每一條小巷都修成了平整的石板路,為了體現地方特色,取材用的就是當地紅色的丹霞石﹔其次鋪設了地下污水管網,解決了困擾山鄉農村多年的污水亂排問題。隨著武安城鄉垃圾清理一體化的推行,積存多年的垃圾徹底不見了蹤影。

武安是國家級非遺武安平調落子的發祥地,樓上村尤負盛名。村裡不僅保留著古朴美觀的大戲台,而且至今還活躍著一支完整的鄉村劇團。“花旦街”“金枝巷”,每條小巷,都有一個戲韻萬千的名字。在武安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村裡還建成了武安平調落子博物館。2019年,借助邯鄲市旅發大會召開的契機,依托臨近東太行景區和七步溝景區的地理優勢,樓上村開始唱響“文旅融合”大戲。按照“上山看景,下山聽戲,夜宿農家”的思路,村中老屋被裝修成了民宿,村劇團奉上原汁原味的平調落子演出,旅游大巴開進村裡,一撥撥的游客到這裡體味戲曲文化,尋覓古老鄉愁,昔日沉寂落寞的小山村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鄉村旅游讓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活了。客流的增多為村民帶來了財路。村裡原來僅有一家小超市,現在,超市發展到六七家。茶館、冰吧,各種業態紛紛涌現。村裡生產的小米、核桃、板栗、山韭菜花等土特產,也成為俏銷品。身段秀美、愛唱戲的王芹如利用自家老屋開了一家“樓上拽面”館。說起這家面館的開業,其中還有一段故事呢。那天,村裡來了幾位游客,快到中午了,還沒有地方吃飯,看到站在街邊的王芹如,他們說“姐姐,我們去你家吃飯吧。”王芹如熱情地為客人做了拽面,還為他們唱了一段落子,客人鼓勵她說:“你為什麼不開個飯館呢?”就這樣,王芹如的面館開張了。如今,她的“樓上拽面”每天都為游客拉上幾十碗,每天進賬二三百元。前幾天,她家桃園裡的蜜桃熟了,以前拉到武安市區幾天還賣不完,現在,不出村就被游客採摘一空。游客們多數都用手機付費,隻聽見手機噼裡啪啦打錢的聲音。59歲的她笑逐顏開地說著,她說自己現在心情特別愉快,感覺心態像19歲。

不僅如此,周邊景區酒店的增加,還為村民帶來了大量就業崗位,保潔員、酒店保安、停車場收費員等等,人人都有錢掙,家家都有收入,山村百姓幸福邁步小康路。

“咚咚鏘——咚咚鏘——”,鏗鏘的鑼鼓聲遠遠地從街巷深處傳來。踏入布局雅致的院落,原來這是武安市文化館在這裡開辦的平調落子傳習所。幾位穿著朴素的農家女孩,正在戲曲名家的指導下練習動作。王為科說,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平調落子專家到這裡教孩子們學戲。戲曲新苗人才輩出,鄉村老藝人也都有了用武之地。57歲的王路生,是村劇團的鑼鼓手,他和拉二胡的付龍香是好搭檔,二人曾跟隨劇團常年到外地演出,風餐露宿,受盡顛沛流離之苦。現在他們在村裡為游客和百姓演出。二人說,眼看著村裡的環境變好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了,梆腔聲韻為人們增添了追逐新生活的動力,真沒想到現在的日子這麼好。

“樓上村的好日子才剛開頭。”活水鄉黨委書記李志強告訴記者,樓上村周邊正在種植人工花海,屆時,樓上村的自然風景將會更加迷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傳統文化與自然山水的融合,將使樓上村綻放出更多魅力。樓上村的好日子,折射的是太行山深處村庄的好日子。戲韻聲中,村民的日子將更上層樓。(記者趙書華)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