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石家庄9月4日電 “以前這個路陰天下雨就沒法走,坑窪不平,泥濘難行,路上的積水能沒過腳脖子。現在村裡把小街巷都硬化了特別好走,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近日,邯鄲市肥鄉區天台山鎮南杜齊村69歲的張香的高興地說,她家住在街裡頭,平時出門必經門前的小過道,自從村裡把道路硬化后,她的心情非常舒暢,每天都要上街來回走上幾趟。
今年以來,肥鄉區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載體,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出行難入手,把農村路網及街巷硬化工作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政府投、社會籌、群眾集、協同干,補足農村發展短板、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增進群眾的滿足感、獲得感。
村裡主街道硬化翻修。
“這幾年,村裡主街道都得到硬化翻修,但是村內小街巷硬化率低,不僅影響群眾出行,更是人居環境提升的‘絆腳石’。”天台山鎮黨委書記趙鴻光說,借著全區開展農村路網及街巷硬化集中攻堅行動的東風,該鎮倡議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把農村的背街小巷全部硬化,得到全鎮群眾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該鎮累計投資300余萬元,硬化道路559條145418平方米,全鎮22個村全部完成小街巷硬化任務。
據趙鴻光介紹,天台山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把街巷硬化工程的現場作為檢驗黨員干部作風的戰場,廣大黨員在街巷硬化一線重溫入黨誓詞,22個村的1049名黨員帶頭捐款捐物,在黨員的模范帶動下,全鎮掀起小街巷硬化的熱潮。
路修通后百姓的生活更方便。
程建日是該鎮東劉家寨村的種植大戶,經營著6畝桃園,以前由於道路不便,每到夏秋豐收季,他就發愁桃子運不出去,隻能用三馬車一趟趟拉到二三十裡外的地方賣。遇到連綿陰雨天氣隻能眼睜睜看著桃子爛在地裡。
“今年雨水比較大,原以為出行難,沒想到新硬化的街道雨停既干,路面也沒有積水,行走特別方便。”程建日說,街巷硬化工程不但把村裡村外的道路全部硬化,還把水泥路修到了他家門口。路通了,心順了,外地的收桃的大車也能進村了。今年,程建日種植的6畝桃子全部賣給了進村收購的罐頭廠,足不出戶就掙了四、五萬元。用他的話說就是“修通了民心路,咱老百姓有‘出路’”。(楊文娟、李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