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承德市氣象台的天氣預報員密切關注天氣形勢變化。 河北日報通訊員 高艷春攝
今年8月份,河北省多地遭遇強降雨過程,暴雨預警信號接連傳來,提醒公眾做好防汛備汛准備。
作為防汛減災的“發令槍”,一條條暴雨預警信號是怎樣產生的?提高暴雨預報預警准確率靠的是什麼?暴雨預警又如何直達公眾?近日,筆者走近省市縣三級天氣預報員,追蹤暴雨預警信號的制作、發布全流程。
科技支撐提升氣象預報核心技術
8月20日,一輪全省大范圍降雨結束,石家庄市區出現難得的晴朗天氣。
當日8時30分,中央氣象台組織的全國氣象會商一結束,省氣象台中短期預報科科長、首席預報員段宇輝就回到工位,開始對8月12日至13日、17日至18日兩次大范圍降水預報過程進行分析總結。
段宇輝說,要想及時、准確地做出暴雨預報預警等氣象預報信息,氣象信息採集是基礎。目前全省自動氣象站已超過3000個,採集的數據越來越多,精度也越來越高。
從地面到高空,全球氣象觀測數據量異常龐大,怎樣在有限時間內把有用的暴雨信息提取出來,是預報員進行預報的難點,也是重點。
數值天氣預報是預報員採取的主要手段。通過自動氣象站採集到的數據會進入大型計算機,數值天氣預報方法依據大氣運動方程組,使用數學、物理學方法,預測出未來一定時段內的大氣運動狀態和天氣現象。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預報員再根據自己的經驗對預報結果加以訂正,形成預報預警信息。
在應用全國通用的預報模式基礎上,省氣象台還研發了本地化網格編輯及應用智能系統,可以實現提供數據源動態配置、資料研判、交互編輯、智能服務、產品下載等功能,成為快捷高效、簡單易用、符合本省預報員使用習慣的智能業務系統。
省氣象台積極開展無縫隙預報業務建設,基於全球數值預報模式、區域高分辨率數值預報模式、快速更新同化預報系統,初步構建了河北省智能網格預報業務技術體系,實現實況預報一體化、站點格點一體化的0至10天無縫隙智能網格預報產品體系。目前,河北省天氣預報已由站點向精細化格點轉變,24小時晴雨預報准確率達92%,暴雨預報准確率提高至16%,強對流預警提前量達40分鐘。
經驗積累為精准研判提供依據
8月12日,華北地區副高外圍鋒前暖區降水向承德逼近。
怎樣確保預報的准確性?承德市氣象台台長王宏拿出了台裡制作的副高外圍暴雨中心分布模型。
在對近15年多源氣象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王宏和同事在500百帕天氣圖上,以588位勢什米等高線所圍區域形態,將副高劃分為經向型和緯向型,建立了副高外圍暴雨中心分布模型。經向型副高外圍降水比較大,緯向型副高外圍雨量相對較小。
經過對各種氣象資料的分析,他們認為,8月12日至13日降雨過程屬於經向型副高外圍降水。經過比對模型,王宏和同事對智能網格預報產品的精細化降水落區作了進一步訂正。
“我們考慮,此次過程在興隆東南部、寬城西部和灤平西南部會有150毫米以上的降水,不排除個別地點達到200毫米。”在8月12日全省氣象會商會上,王宏提出了他們的預報結論。
8月12日下午至13日凌晨,降雨如期而至。截至13日8時,全市15個鄉鎮降雨量大於100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寬城滿族自治縣孟子嶺鄉,達到188.6毫米。
“雨走老路。在參考各種氣象預報產品的基礎上,根據本地的研究成果,作出精准訂正,靠的就是預報員對天氣過程日積月累的提煉總結。”王宏表示。
上傳下達推動預報信息及時落地
8月12日夜晚,寬城滿族自治縣氣象台的業務室裡燈火通明,縣氣象局副局長吳陽正神情凝重地盯著氣象雷達圖。
8月12日至13日,承德市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寬城是暴雨的主要落區。
早在8月11日,吳陽就已經注意到了此次降水過程。當日18時,縣氣象局啟動(暴雨)Ⅲ級應急響應,做好了應急保障准備。
8月12日11時15分,縣氣象台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及相關單位通報最新天氣會商結果,隨后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降水何時到達寬城?降水量有多大?何時結束?寬城境內尾礦庫“頭頂庫”較多,汛期存在發生泥石流、山洪的危險。吳陽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8月12日下午,寬城開始出現分散性雷陣雨。13日凌晨,隨著降水強度逐漸加大,縣氣象台開始每半小時向縣委、縣政府及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發送雨量統計信息及預報預警信息,提醒相關人員做好避險轉移准備。
8月13日4時45分,根據雷達基本反射率情況和雲圖的演變趨勢,吳陽判定降雨還會持續加強。隨即,縣氣象台將藍色暴雨預警升級為橙色暴雨預警。
“寬城滿族自治縣氣象台2020年8月13日4時57分繼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內我縣將受暴雨天氣影響……”此時,寬城滿族自治縣峪耳崖鎮前庄村的氣象信息員也徹夜未眠。當晚,通過縣氣象台的氣象信息員平台,他收到了不下15條預警和雨情信息。
前庄村有幾戶人家位於山腳下,處於危險地帶,需要時刻注意。
氣象信息員將收到的氣象信息及時轉給村委會主任張武笑,並和縣氣象台保持電話聯系。8月13日4時左右,縣委、縣政府及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根據縣氣象台提供的雨量統計信息及預報預警信息和未來天氣趨勢,決定轉移危險地帶群眾,前庄村也做好了准備。5時左右,一接到轉移通知,張武笑便帶人立即把山腳下的幾戶人家轉移到了安全地帶,趕在了泥石流到來之前。
據吳陽介紹,8月12日至13日強降水過程中,寬城滿族自治縣氣象台通過氣象災害預警應急服務系統向2100余人發送預警和雨情信息2萬余條。截至降雨結束,由於預報精准、服務精細,全縣提前轉移安置群眾223人,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保障。(記者宋平 通訊員謝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