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圍巾背后的抗日壯歌

——在承德市熱河革命烈士紀念館

2020年08月24日09:10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一條圍巾背后的抗日壯歌

走進承德市熱河革命烈士紀念館第一展廳,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展品,靜靜傳頌著熱河兒女可歌可泣、救亡圖存的抗戰壯歌。在近百件珍貴紀念物品中,一條長約1.3米、寬約25厘米的灰色麻線圍巾,顯得格外不同。

“這是民族英雄孫永勤留下的唯一一件遺物。”講解員楊瑞華表情凝重地說,盡管孫永勤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但根據家人、戰友和鄉親們回憶,他身高近兩米。“這條又寬又長的圍巾,也印証了孫永勤高大勇猛的形象。”

1893年,孫永勤出生在興隆縣黃花川孫杖子村一戶農家。自幼愛讀《說岳全傳》,敬仰岳飛“精忠報國”的忠肝義膽。他熱心助弱抑強,扶危濟困,在黃花川一帶頗有威望。

1933年2月,日軍佔領熱河。目睹山河破碎,同胞慘遭殺戮,孫永勤憤慨異常。“頭可斷,血可流,敵不偃,怒不休,誓死不做亡國奴”。1933年12月11日夜,孫永勤聯合16位志同道合的農民兄弟,共議抗日大計,並歃血宣誓。第二天清晨,他在村中豎起“天下第一軍、均富又濟貧”的大旗,正式成立民眾軍,並被推舉為軍長。

雖不能和丈夫一同持槍驅除侵略者,但為了表達支持和祝福,妻子雷永蘭找來麻線,精心編織了一條圍巾,為孫永勤送行。

民眾軍初成,便迅速收繳車河川、黑河川一帶民團武裝。12月下旬一天夜裡,他率軍首克張杖子偽軍據點,並開倉濟貧。民眾軍聲望大震,愛國民眾紛紛來投,不到半年時間,人數猛增至五千余人。為團結民眾、嚴肅軍紀,孫永勤建立軍法(稽查)處,制定了“不貪財、不擾民、不奸淫”的鐵律。

孫永勤雖一介布衣,但頗具指揮才能。一次伏擊日軍車隊,他指揮戰士先打兩頭,車輛堵塞后,再集中火力打中間,日軍損失慘重。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讓屢屢吃癟的日本關東軍送給他“山耗子”的綽號。“他頭腦冷靜,給敵人痛擊后,轉眼沒入深山密林。有次短短五六天時間,就率部牽著敵人鼻子,在長城南北繞了150多公裡的大圈,讓敵人大為光火。”楊瑞華說,在此期間,這條厚厚的圍巾不僅為孫永勤遮風擋雪,還可蒙面隱藏身份,助其更好地與敵人周旋。

1934年4月,中共京東特委委員王平陸與孫永勤取得聯系,向他宣傳中國共產黨“團結一切抗日力量,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抗日主張,並建議其將民眾軍改編為抗日救國軍。整編后,隊伍分兵三路,在長城沿線一帶痛擊日軍。

黃花川一戰,採取“瓮中捉鱉”戰術,擊斃日軍100余人﹔南山子一役擊斃日軍200余人﹔在寬城九虎嶺,抗日救國軍與日軍千余人浴血奮戰,殲敵500余人。多次招撫失敗后,日軍決定大舉“圍剿”,以消除偽滿所謂“西南國境的最大障礙”。但分散山區打游擊的抗日救國軍,讓日軍先進武器難成其效,“圍剿”屢次落空。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抗日救國軍與日偽戰斗200余次,攻克敵人據點100余座,殲敵數千人。淪陷區民眾抗戰士氣為之一振,日軍卻恨之入骨,稱其為“熱省治安之癌”。

據楊瑞華介紹,1935年5月,孫永勤為了甩開日軍主力的追擊,率軍兩千余人越過長城,開赴遵化一帶。臨行前,他將陪伴自己兩個寒冬的圍巾放在家中,給妻子留下一句“把孩子好好經養著,別讓他們當亡國奴”后,毅然再赴沙場,不想卻成永別。5月24日,在與日軍一次激戰中,孫永勤壯烈犧牲。

楊瑞華說,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巴黎《救國時報》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文章中高度贊揚了孫永勤、方志敏等11位為救國捐軀的烈士,並稱他們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孫永勤犧牲后,日軍為斬草除根,在他家鄉,隻要聞聽是姓孫的,就格殺勿論。雷永蘭在老鄉們的保護下,隱姓埋名,帶著孩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逃亡中,一家人沒帶幾樣東西,其中便有這條圍巾。”楊瑞華說,一條圍巾,一份寄托。仿若孫永勤就在身邊,不斷給予家人戰勝敵人、克服困難的勇氣,終於迎來了抗戰勝利。

1979年5月1日,熱河革命烈士紀念館邀請雷永蘭女士參加《部分烈士事跡展》時,她將這條珍藏多年的圍巾捐贈給了紀念館,期望更多人了解孫永勤,更好地銘記那段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記者陳寶雲)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