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安縣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可持續脫貧

2020年08月05日15:00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把光伏收益“蛋糕”分好

7月28日清晨,第一縷陽光照耀到張垣大地,設置於貧困山村的光伏電站開始吸收陽光,轉換成綠色電力並入電網,造福著當地群眾。

一大早,懷安縣第三堡鄉少欽大同村的街道上,69歲的村民楊月枝就開始打掃衛生。由於老伴有病喪失勞動能力,2018年底,她家成為全村最后一個未脫貧戶。2019年,村裡用光伏收益聘用她為衛生保潔員,每月300元工資,當年她家就實現了脫貧。

“這活兒可以,既增加了收入,還能照顧老伴。”楊月枝說。

在少欽大同村,家家戶戶是新壘的紅磚院牆、新裝修的門樓。街道、胡同新鋪的水泥路干淨整潔,幾乎看不見紙屑、柴草。

“過去這村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街上垃圾亂倒,柴草亂堆。大風一刮,塵土飛揚。”張家口市財政局駐村第一書記魏安琳介紹。

少欽大同村有179戶45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7戶150人。駐村工作組來到后,幫助選出了務實肯干、群眾認可的村“兩委”班子﹔投資建設了防洪排水渠500米、街心公園3個,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完善了村內基礎設施。2019年底,該村全部實現脫貧。

在該村村南4公裡外的南山上,縣政府為該村建設的300千瓦光伏電站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發光。魏安琳介紹,這個光伏電站現在已成了全村脫貧致富的“鐵杆庄稼”。每年發電收益19.5萬元,其中40%用於村集體收入,60%用於村公益崗人員的工資發放。

“扶貧不養懶漢。光伏收益分配不能實行‘大鍋飯’。”魏安琳說,村裡針對年歲大、體弱多病、有輕微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設立了衛生保潔員、養路護路員、防火護林員等公益崗42個,讓他們通過勞動獲取報酬。衛生保潔員每月基礎工資200元,另外100元作為績效工資。由包村鄉干部、駐村干部、村干部和公益崗監督員組成四方監督小組,實行周檢查、月評議、季獎勵、年調整。績效獎勵工資,將個人和家庭衛生、出勤和服從安排等情況列入其中,由四方監督小組評分確定等次,按季度進行發放。

今年72歲的宋甫2019年6月曾因衛生打掃得不干淨,被扣發30元績效工資。如今,他每天一大早就開始打掃責任區,還不時巡查。

“吃上‘光伏飯’,也要好好干。過去認為干不干都給績效工資。沒想到村裡動了真格的,大會上還點名批評。”宋甫說,“別人受獎我挨罰,這臉上不光彩。”從那以后,宋甫不僅按時出勤,把自己的責任區搞得干淨整潔,還把家裡打掃得窗明幾淨。2019年底,他家被張家口市婦聯評選為“美麗庭院示范戶”。

像少欽大同村一樣,到2018年底,懷安縣273個行政村中已建成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15個、集中式扶貧電站3個、屋頂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188個,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年收益5000多萬元。

如何分配好光伏收益“蛋糕”,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可持續脫貧?懷安縣委副書記李建國介紹,懷安縣探索實行了公益崗設置、工資薪酬、生活補助“三個差異化”管理,實現光伏作用最大化,走出了一條因事設崗、因崗定薪、合理分配光伏收益、網格化管理的新路子。

到目前,該縣共設置衛生保潔、防火護林、護路養路、電站管理、河湖巡查等公益崗位10567個。對於5566名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根據貧困程度每季度給予300元-600元生活補助,同時按個人衛生、庭院衛生和精神面貌打分,每季度給予50元-100元不等的獎勵。

“通過網格化管理、差異化分配,扭轉了部分群眾等靠要思想,在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的同時,既激發了他們的內生動力,樹立了勤勞致富、自力更生的脫貧新導向,又形成村庄干淨整潔、群眾積極向上的文明新風,走出了一條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光伏收益分配新路。”李建國說。(記者高振發 通訊員張潤海)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