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新變化:新職業新業態成就業新選

2020年07月27日11:04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新職業新業態成就業新選

互聯網數字經濟下,新職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不僅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也為更多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新的選擇。走出校園大門的畢業生對新職業、新業態持什麼態度?新職業、新業態能否成為當代大學生新的就業方向?

更多的大學生選擇新職業新業態

網紅帶貨、直播、廣告商單……轉眼四年大學生活過去了,田峻彰從一開始在某平台做直播,到現在經營一家自己的“網紅經濟”直播帶貨公司,可以說把當下直播帶貨行業的門道已經摸清了。目前,他僅在斗魚直播經營的一個“欒貝貝”賬號,就已經有了34萬多粉絲的關注量。

2016年,田峻彰考入河北師范大學空乘專業。大一的時候,偶然間接觸到了互聯網直播,便開始在某平台做直播,做得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拿到幾千塊錢。但他不滿足於現狀,后來又陸續接觸到淘寶直播帶貨和短視頻制作等項目,對互聯網直播帶貨、粉絲變現等新業態有了深入的了解。2019年10月,他和同學、朋友合伙開辦了一家公司,專門做起了網紅直播帶貨工作。

“我很多同學畢業后,去了航空公司就職。我不是很喜歡那樣的工作,各地奔波很辛苦。”田峻彰告訴記者,互聯網直播帶貨比較有挑戰性,每天都有新變化新收獲,“我很慶幸能遇上互聯網直播這股風潮,能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像田峻彰這樣,投入新業態、擁抱新職業的大學生還有很多。

河北大學2020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劉國鑫,高中時期愛好上了機器人設計,后來組建機器人設計社團,並一路參加機器人制作省賽、國賽等,至今也未曾停下追尋人工智能科技的腳步。

和正在四處尋找工作的大學生不同,今年畢業的劉國鑫創立了少年智機器人中心,並通過自主研發,建立起了3-16歲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機器人和編程課程體系,通過機器人搭建、編程、項目制作和競賽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質,“目前,我們的招生情況還不錯。”

“新職業新業態工作環境和氛圍跟年輕人的追求很契合。同時,新一代求職者成長在互聯網智能時代,接受新事物較快,能夠緊跟互聯網技術發展步伐,很自然就融入到這些新行業裡。而且對他們來說,選擇這些新職業新業態也是未來發展的一種機遇。”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研究員梁躍民說。

新職業新業態人才缺口大

迅猛發展的新職業、新業態,正成為吸納就業特別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力量。

日前,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以新業態形式出現的平台企業員工數已達623萬人,比上年增長了4.2%﹔平台帶動的就業人數約7800萬人,同比增長4%。

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在今年的高校畢業生招聘企業中,與互聯網相關的職位明顯增多。一些電商企業還出台了專門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招聘計劃,如蘇寧的管培生招聘計劃和互聯網店長工程招聘計劃,已招聘了約5000名高校畢業生。

除了這些依托互聯網發展的平台,追求互聯網智能化發展的相關企業人才缺口也比較大。

由於疫情影響,劉國鑫將他的少兒機器人培訓課程由線下轉到線上,通過第三方視頻平台在線授課,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人工智能機器人設計和編程學習中來。

“按公司的發展規模和速度,今年我們要再招6到12個相關崗位的人才。”劉國鑫不僅自己積極擁抱新業態,還帶著更多的同齡人一起迎接新機遇、新挑戰。目前,劉國鑫的少年智機器人中心,僅招聘的機器人設計和編程教師就有十幾個,其中大部分是高校畢業生。

近日,智聯招聘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的《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也顯示,一季度,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位列就業景氣較好的10個行業,這些行業的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為3.55,高於全國平均值1.38,這些行業的崗位需求要高於求職的供給量。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為基礎的技術創新不斷加快,一大批新興行業涌出,這些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細分出了很多新職業,而且這些行業領域人才需求旺盛。”梁躍民認為,當前形勢下,這些新職業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補充,當代大學生可抓緊這波就業新機遇。

擁抱新職業新業態還需多方合力

新職業新業態帶來了就業新機遇,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難題。

新職業出現、發展時間較短,人才培訓體系還不夠完善,人才未來發展路徑、行業發展前景也不夠明晰,大學生在挑選職業時,多有顧慮。

“大數據工程師、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這些職位是比較新潮,掙得也不少。但是時代日新月異,技術更新迭代太快,需要不斷學習才能緊跟步伐,壓力太大。”河北某高校計算機工程專業畢業生小雲表示,還是想等著疫情過去,找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

在應屆高校畢業生中,像小雲這樣希望找一個穩定工作的不在少數。

“面對就業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改變傳統就業觀念,拓寬就業思路是關鍵。”梁躍民認為,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要敢於挑戰自我,不斷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

新職業新業態的出現,也給學校和社會在做好人才培養教育、就業服務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了解,就業季以來,我省各高校通過線上就業咨詢、心理熱線等形式,不斷豐富就業指導與服務內容,促進生涯教育與人才培養充分融合,為大學生就業提供相應幫扶。

“大學生創業初期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創業者除了需要一些專業技術外,還要具備管理、銷售等多方面的能力。”河北大學生創業就業指導中心孫睿迪介紹,他們從學生大一開始,就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創業指導課、創業大賽,孵化園項目和政策支持,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針對新職業、新業態發展的技術人才缺少難題,梁躍民認為,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性、周期性的過程,而社會大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如何培養滿足市場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把生涯教育融入學生教育的全程,需要相關部門和學校,及時關注新職業、新業態,強化新職業培訓體系建設,提升大學生相關職業技能和素養,從而加速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

另外,梁躍民特別提到,新職業、新業態中出現的一些新的問題,比如選擇靈活就業的大學生的社保問題等,相關部門應及時研究跟上,使大學生自由選擇心儀職業的同時,合法權益也能得到保障。(記者崔叢叢)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