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2020年07月21日14:47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庄7月21日電 據氣象部門預測,副熱帶高壓將於7月下旬北抬,主雨帶也將北移影響北方地區,河北省將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7月中旬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 29%

7月中旬,河北省出現2次大范圍降水過程,分別出現在11∼12日、17∼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7毫米,比常年同期(52毫米)偏少29%。旬降水量地區分布不均,張家口、保定兩市分別為56毫米和60毫米,衡水、滄州分別為4毫米和5毫米,其他地市平均降水量24∼43毫米﹔各市旬降水量與常年同期比較,張家口偏多65%,保定偏多11%,廊坊、滄州、衡水三市分別偏少85%、92%、93%,其他地市偏少11%∼60%。旬降水量較大點:淶水縣長安庄214毫米,遵化市定小村212毫米,淶源縣東團堡190毫米。

截至7月21日8時,今年以來河北全省平均降水量238 毫米,比常年同期(244毫米)偏少2%。入汛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141毫米,比常年同期(168毫米)偏少16%。

中型水庫總蓄水量比常年同期多蓄水0.23億立方米

7月中旬,受降雨影響,河北省各主要河道出現31站次小幅漲水過程,最大為灤河水系灤河灤縣水文站(灤州市)7 月19日11時30分152立方米每秒,河北省其它各主要河道汛情平穩。

7月21日8時,全省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21.9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蓄水3.22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多蓄水2.83億立方米﹔其中18座大型水庫蓄水18.45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多蓄水2.60億立方米﹔44 座中型水庫蓄水3.45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多蓄水0.23億立方米﹔平原窪澱(白洋澱、衡水湖、大浪澱)蓄水4.95億立方米。

全省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目前,隨著副熱帶高壓北抬,河北省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家防總、海河防總工作要求。全省上下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並重、治標治本兼顧,扎實推進防汛備汛工作。

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各方責任。調整了省市縣三級防指組成人員,完善協調機制,建立了上下聯動、高效運轉的防汛組織指揮體系。壓實各級黨委、政府防汛抗洪責任,全面構建黨政領導、部門負責人、技術參謀“三位一體”責任體系。水庫、尾礦庫、河道險工險段、南水北調工程沿線、蓄滯洪區村庄、河道內村庄、受山洪災害影響的村庄分類落實行政、技術、管理、預警、轉移等責任人,建立健全責任人台賬,分級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深入排查整治,全面消除隱患。從3月初開始,組織省防指成員單位,對水庫、堤防等重要防洪工程,山洪災害易發區、城市低窪地帶等重點區域部位,交通干線、電力能源等重要基礎設施,進行拉網式排查,發現一處、整治一處、銷號一處。5月份開始,創新方式,組織防洪工程管理單位,開展跨區域交叉檢查。檢查排查共發現問題2193個,已全部整改到位。對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的1386條河流,集中開展清理整治,提高防洪標准和行洪能力。

狠抓工程建設,提高防洪標准。以5月底為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加強施工力量和原料調度,加快推進防洪工程建設。46個堤防加固、閘涵維修和69個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全部完成﹔15座小水庫完成除險加固任務,正在加固的7座,已落實應急度汛措施,汛期空庫運行。對跨汛期施工的橋梁隧道等涉水建設項目,逐一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度汛措施,加強巡查防護,確保施工營地、排水系統、堆積土方、礦井深坑、大型機械等不發生安全問題。

完善各類預案,滿足實戰需要。組織修訂了全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進一步細化部門職責,完善應急響應機制,規范應急處置程序。修訂了水庫河道調度、山洪災害防御、蓄滯洪區運用等專項方案,確保遇有汛情,指揮調度、轉移避險有章可循、有序應對。按照水利部和海河防總要求,著眼應對超標洪水不打亂仗,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開展實地調查,復核河道行洪能力,編制了5大河系河段、35條行洪河道、13處蓄滯洪區、118座縣級以上城市的超標洪水防御預案。

緊盯重點部位,落實關鍵措施。針對山洪災害防御難、致災性強的實際,首次對易發區縣鄉村三級責任人開展業務培訓,提高組織群眾轉移能力。完成排水管網疏浚6600公裡、雨污分流改造456公裡,城市易澇部位全部制定應急預案。組織13處蓄滯洪區逐村逐戶登記有關情況,核實撤退路、安全區、避水台(房)現狀,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做好進、退洪設施運用准備。大中型水庫水位全部降到汛限以下,供電設施和閘門啟閉設備全部檢修完畢。加快河道內村庄防洪整治,月底前村民全部搬出、影響行洪的工程全部完工。

系統周密防范,確保雄安新區安全。完善了雄安新區起步區度汛方案和搶險預案。優化上游14座大中型水庫聯合調度,發揮攔洪、削峰、錯峰作用。針對新安北堤部分堤段防洪標准偏低問題,著眼搶險需要,預置價值1242萬元的大型設備和插接式子堤等物資,落實了專群結合的搶險人員1萬余人。加強雄安新區內部排澇准備,在建工地和重點區域全部設置了排澇設備,暢通排澇渠道。省防指派駐40名省級專家,為防洪調度和搶險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做好周邊蓄滯洪區運用准備,必要時果斷分洪滯洪,確保雄安新區萬無一失。

健全監測體系,提升預警能力。著眼提高災害天氣預報精度,改造更新觀測設備,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無縫隙、網格化降雨數值預報。著眼提高洪水預報精度,開展模型適用性計算比對,修正下滲率、坡面匯流、蒸發等模型參數﹔針對河道下墊面變化大、洪水演進不確定因素多等問題,完善應急測報方案,組建27支巡測隊伍,建立“以測補報”機制。著眼提高預警能力,建成覆蓋全部水庫和重要分洪口門、閘涵樞紐的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實時監控。小型水庫和受洪水威脅的山區村全部配發了衛星電話,確保通訊暢通、預警及時。(祝龍超、任樹春)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