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2020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掠影

2020年07月20日18:02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朱啟明、陶春英老兩口今年春節從江西老家投奔兒子來到廊坊。開春以來,老朱每天騎電動三輪車帶上老伴兒四處游逛,對這座陌生的城市,犄角旮旯的地方也愛去轉轉。茶余飯后和小區老人們聊天,老頭兒對廊坊直豎大拇指,“這兒每天都有新變化,眼瞅著小區干淨整齊了,很多新道通了,哪哪都越來越有規矩,買個東西,又方便環境又好,我們就跟定兒子在這兒過了。”

老朱述說的廊坊之變,是今年廊坊市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真實寫照。

對市區涉及6472戶的33個生活小區進行提升改造,從而完成應改盡改﹔主城區已新建成7個停車場,新增1840個停車位﹔到7月19日已施劃機動車停車位36480個、非機動車停車線32750.8延米;打通市區11條斷頭路﹔全方位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

一條條整潔的主次干道,一處處美麗的綠地公園,一個個和諧的居民小區,一幕幕繽紛的生活場景,詮釋著老百姓幸福的城市生活。

聲勢上轟轟烈烈,行動上抓鐵有痕。從3月25日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召開,市委市政府就開始了對“創建為民惠民”這一鄭重承諾的庄重兌現。從發展的長河丈量百余天的創建實踐,廊坊創城的特點十分清晰——

橫貫一條“人民至上”“主線”

“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重要指示,堅定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要把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創城全過程,馳而不息加快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典范城市。”市委書記馮韶慧旗幟鮮明闡述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主線”。他說,創城就是民生工程、發展工程,就要橫下一條心,把老百姓高興的事兒辦好,把廊坊長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打牢。

群眾的關切,就是目標所指。在制定《廊坊市2020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過程中,廊坊市聚焦創建任務清單和自身存在的民生短板,廣泛吸納了向普通市民征集的8個方面、165條意見和建議,梳理出11個方面需要重點改進提升的40項突出問題,統籌實施社區創建等六大“圍點攻堅”和創建宣傳等五大“提升行動”,同步開展1057項爭創活動,讓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冀和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融變成生活本身。

群眾的訴求,就是工作動力。在創建出發點上,立足於疏堵解難,最大限度拓寬群眾受益面和提升群眾受益質量﹔在創建路徑上,千方百計用改革的辦法拔“深根子”啃“硬骨頭”﹔在創建思維上,堅持換位思考,平衡各方,建設性解決問題。比如整頓停車秩序,更多地著眼於增加公共場所附近車位供給。在整頓出租車經營問題上,既加強行業管理,又充分考慮出租車司機訴求,努力使他們大大方方有位可停、有序可循。

群眾的意見,就是整改重點。堅持暢通“民聲”渠道,開創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主要領導帶隊,組織全國、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開展視察調研走訪活動,採集市民意見建議30條,推動補齊城市民生的短板弱項。通過開通創城熱線,推出“創城 我們一起”市民隨手拍APP,收到市民反映小區私搭亂建、車輛亂停亂放、小商小販佔道經營、大貨車夜間行駛擾民等問題千余個,悉數加以推進整改。

為群眾辦好,向群眾報告。對事關市民幸福指數的居住、出行、市容、教育、衛生、文化、旅游等創建工作,市公安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商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交通運輸局等創建部門一把手已堅持數月,通過電視節目公開向市民報告,現場聽取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群眾的意見,接受監督。

黨員干部盡為民之責,重視榮譽,做實工作。一時間,創城的重點任務清單成了市民的“幸福賬單”,過去城市管理的“堵點痛點”成了群眾的“幸福支點”。

匠心繡出“典范城市““品質”

車在林間走,人在畫中游。喬木生涼夏,綠艷閑且靜。今年以來,市民群眾對廊坊綠色生態的城市品質又增加了更多感受。

今春,廊坊市對城市主次干道的“標杆示范引領”加以提升,圍繞“讓每個城市細胞都滲透綠意”的生態理念,在2019年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7.33%、綠地率4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6平方米基礎上,以機場北高速為重點,新植、補植各類樹木31.06萬株,新增綠地60.41公頃。

既擦亮城市的“面子”,更抓實城市的“裡子”。圍繞困擾市民生活的無物業小區管理、背街小巷整治、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等重大民生問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一線現場辦公,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市委書記、市長先后10次深入難點部位實地督導檢查,現場辦公,並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調度重點工作。市創城指揮部綜合協調指揮部領導早晨6點30分到8點30分對重點部位開展常態化“晨巡”暗訪,推動難點問題整改。據不完全統計,市創城分指揮部15位市領導先后70余次召開調度推進會議,率領有關部門負責人直擊問題現場,按住葫蘆摳籽兒,推動解決了建筑垃圾堆積、城中村街道混亂等問題。

交辦即是責任。廣陽、安次、廊坊開發區和99個創建部門,圍繞打造廊坊治理“升級版”目標,不說大話,干好細活。“一把手”扛起創建責任,活躍在點位一線。一支支黨員干部隊伍擼起袖子、俯下身子,以鍥而不舍的“釘釘子精神”、流汗掉肉的拼搏姿態,把“辦公桌”搬到大街上,把調度會開到馬路上,隻爭朝夕加油干,“繡”出時代新廊坊:

社區和諧宜居。廣陽區針對全部無物業小區制定出台了16項“拆、整、建、美”無物業小區提升標准,將無物業小區劃分為15個片區,動員轄區15家有實力、有物業管理經驗的企業分片包聯,從提升外觀顏值、改善人文環境、加強日常管理入手,抓好車位線、單元門等設施整改完善,目前80%已完成改造。安次區財政列支600萬元預算專項資金用於無物業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目前82%已完成改造提升。引進專業物業公司接管56個無物業小區和45個平房區,實現“專業化管家升級”。

停車規范有序。開創以來,市公安局與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採取“交警+城管”雙聯雙動一體化執法新模式,對市區車輛違規停放進行專項整治,按照應劃盡劃、能劃盡劃、見縫插針、規范有序的原則,在市區主次干道、居民小區、公共場所、商戶門前區域新施劃停車位3萬多個,規范引導市民文明有序停車。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分2期規劃13個平面停車場、3個立體停車樓,拓展停車泊位3500個。截至目前,已完成7個公共停車場建設,新增停車位1840個。同時,利用生活小區改造機會,拆除小區內私搭亂建,施劃停車位2000個。通過疏堵結合集中整治,萬達廣場、文明路、市醫院、解放道南頭、管道局醫院周邊等地帶停車明顯變得有序。

車人各行其道。市公安交管部門增員上崗,早晚高峰時部署警力在市區30個標杆路口加強管理,每天對17條主干道違法停車情況進行巡邏治理。城區35個警務站每天早晚高峰時安排警力參與交通秩序管理,促進市區車輛行人各行其道。廣泛開展“禮讓斑馬線 守住安全線”“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文明行動,永興路與光明道、愛民道、廣陽道交口等市區各主要路口皆變得文明有序。

市容干淨整潔。抓好主城區環境衛生清理,持續排查亂倒垃圾點位50余個,對堆積的垃圾雜物進行清除。市區200多座公廁設有無障礙衛生間及標識,設專人維護,保証無積水、無煙蒂和雜物,無異味和污穢。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突出沿街外立面綜合整治,清理拆除不符合市容要求門店牌匾,規范沿街門店經營,拆除沿街門店私設阻攔樁﹔查處亂倒垃圾違規行為和渣土運輸違規行為﹔拆除私搭亂建﹔督導在建項目工地圍擋整改提升﹔促使新世紀步行街、三角地、解放橋兩側、廊坊北站兩邊等“差點難點”面貌一新。

市場安全舒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攤位不規范、衛生間臟亂等問題對新春明、西城、北昌、椿翮、艾禾豐、群安街等6個農貿市場提出標准化建設方案,將椿翮市場打造成農貿市場標准化建設樣本,同時推進其他市場對照標杆進行整改提升。廣陽區、安次區、廊坊開發區對轄區非規范市場進行了集中整治。

村鎮面貌一新。廣陽區開展村街“垃圾清零”行動,清理積存垃圾14.4萬立方米。全區改造完成廁所12781座,完成率88.96%。安次區以城帶鄉,實施道路硬化綠化,治理坑塘633個,清除殘垣斷壁665處,拆除私搭亂建3413處,清理生活垃圾雜物2380處、15萬立方米。對照創建標准,九州、楊稅務等鄉鎮及所轄部分村街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文明鄉風、移風易俗宣傳到位,經營場所管理規范,環境優良,交通有序,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學雷鋒志願服務站點齊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城鄉的變化,市民群眾看在眼裡、甜在心頭、喜上眉梢……

百姓笑臉成“美麗廊坊”“標識”

7月的廊坊,隨著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步步深入,城市之變、市民精神面貌之變隨處可見,驚喜總是不期而遇,文明與人相伴而行,美麗的風景畫在路上,創建的標識洋溢在市民臉上。

城市顏值價值“並跨越”。城市品質和治理水平的升級,加速了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增強,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核。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全面推行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創新“套餐式”審批服務,推行全程代辦服務,營造了便民、利企、親商的審批環境。各政務窗口單位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持續提高工作效率和文明服務水平。

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同增強”。廣陽區馨視界社區建起自治組織——民心議事會,135名成員包含了社區黨支部、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居民五方代表,為36棟住宅的2360戶居民辦好事,開展環境整治、綠化、公共設施維護等。社區志願者李玉芹說:“創城實在好,小區變化大,作為老居民,建設好咱的家是本分,為廊坊創城作貢獻是咱的責任。”

“以前這裡人、車、商販混雜在一起,進不來出不去的,走著不便,看著心亂,現在這街面多好啊。”得勝路上豆鮮居老板任雅彬在這兒賣豆腐已經十多年了,他眼看著市委書記馮韶慧督導檢查時從店前走過,也眼看著這條街變得干淨齊整有秩序。

6月19日,市民王玉平來到改造完成后的八大街綜合市場,她說:“現在的市場干淨敞亮了,看哪都規矩舒適,不買菜都想來轉轉。”

安次區仇庄鄉宋王務村,鄉風文明示范街兩側農房風格統一,牆上公益廣告圖文並茂,行走村中移步易景,如沐春風。說起村裡的變化,村民戚成說:“創城開始后,房前屋后的465平方米糞堆被清理干淨,村裡淨了、綠了、亮了,60畝地的休閑公園也建好了,叫我住市裡去我都不去。”

干部黨性修養群眾文明素養“雙提升”。如火如荼的創建,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務實為民創建錘煉了干部黨性,實干實戰辦事鍛煉了干部能力,也更拉近了黨群干群魚水關系。飲水思源,市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共建共享意識發於心見於行。

著眼廣泛動員全體市民身入心入加入創城洪流,3月25日起,廊坊市啟動並常態開展了“創城 我們一起”主題志願服務活動。6月28日,市文明委、市創城辦又集中啟動了“廊坊有禮 文明健康”12項文明行動。感動於各級黨委政府“人民至上”的為民情懷和各級干部踏石留印的務實作風,廣大市民群眾對創城的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將情感認同轉化為行動自覺,爭當文明有禮廊坊人,為決戰決勝全國文明城市夯實了基層基礎和群眾基礎。

為民惠民 共建共享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年。在這樣一個特殊時間節點,如何做好文明“答卷”,讓人人感受城市發展溫度,切實享有品質生活?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人民至上”理念,厚植為民服務情懷,努力推動全市上下形成同心同向、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形勢可喜。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全過程,加快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典范城市,是廊坊市文明創建的一大特色。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激勵和引導各方面力量推動城市建設跨越發展﹔堅定不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真誠傾聽群眾訴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以為民造福堅守城市治理之“本”,高質量推進城市品質上檔升級﹔堅定不移夯實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把創建的點放在基層,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精細精致、內外兼修。通過聚焦創建任務清單和自身存在的民生短板,統籌實施六大“圍點攻堅”和五大“提升行動”,著力實現社區和諧宜居、停車規范有序、車人各行其道、市容干淨整潔、市場安全舒適、村鎮面貌一新,將市民的意願訴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建行動,將精准的測評體系融變成溫暖十足的生活本身。廊坊,向著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大步邁進。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是廊坊市貫徹落實中省部署,挺舉市民群眾幸福的選擇,也是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持續奮進的必然要求。當前,廊坊市正處在歷史上重大機遇最為集中、各種優勢和潛力最能得到有效釋放的時期,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進入實質性階段,臨空經濟區進入大規模開發建設階段,南三縣借勢雄安新區加速崛起的勢頭強勁,廊坊邁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典范城市心力篤定、步履堅實。我們要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重要載體,促進經濟與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加快推進經濟強市、美麗廊坊建設。

讓群眾樂享發展成果,是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最終目的,也是推動全民進一步參與共建的強大動力。在過去的創建歷程中,廊坊市始終牢牢把握這一原則。從利企便民、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到居民自治、破解社區管理難題﹔從環境大改善、經營有秩序,到村容更整潔、鄉風更文明﹔從嚴以修身錘煉黨性修養,到以行踐言提升文明素養……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與百姓幸福生活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織就了美好生活的“保障網”,撐起了普惠民生的“幸福傘”。正是這不斷提升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才匯聚成推動廊坊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息之力、不竭之源。(文圖:趙志峰、李博宇、陳正、張泰源、楊錦樂)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