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料、編織袋、消殺用品必須提前備好。防汛備汛關系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做到萬無一失。”7月7日一早,饒陽縣留楚鄉西趙市村村委會大院內,村黨支部書記孫富宅再次帶領幾名村干部清點核查防汛物資。
據衡水氣象部門預測,1至5月,該市平均降水量118毫米,較常年偏多56.7%,今年汛期極端天氣過程發生幾率較往年大幅提升。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衡水市提前謀劃,提早部署,完善防汛應急組織指揮體系,建立黨政領導、部門領導、技術人員包縣市區“三位一體”防汛責任制。
為確保發現險情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衡水市將防汛應急指揮機構延伸到鄉村,在鄉鎮一級設指揮部,村一級設前線指揮所,密切關注水情、雨情、汛情,嚴格執行信息報告制度,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該市4994個村已全部成立了防汛前線指揮所。
同時,衡水市已儲備市本級防汛物資價值901萬元、縣級防汛物資價值655萬元。對現有搶險設備、救生器材進行臨戰檢查和維護保養,優化調運路線、備好調運車輛、落實調運人員,確保物資儲得好、調得動、運得出、用得上。
衡水市統籌安排、科學配備了各級各類應急救援隊伍78支2144人,其中市級14支460人,縣級64支1684人。按照“汛期不過、演練不停”要求,各縣市區組織開展了監測預警、堤防加固、堤壩堵口、管涌搶護、水域施救、轉移被困群眾等內容的防洪搶險應急救援演練,切實提高市縣兩級應急救援搶險能力。(記者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