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規模減稅降費、政府過緊日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廊坊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確保財政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

廊坊:花錢必問效 無效必問責

2020年07月03日07:38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廊坊:花錢必問效 無效必問責

在大規模減稅降費、政府過緊日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去年3月,廊坊市被河北省財政廳確定為全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試點以來,先行先試,加快推動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要求落地,取得一定成效,被省委改革辦確定為全省第一批復制推廣的典型改革經驗。

“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一年多來,廊坊市緊緊瞄准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堅持向績效要財力,創新資金管理理念,不斷改變“重投入、輕管理、少問效”的粗放思維,有力打破了預算分配固化格局,全面提高了預算執行效率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真正把財力用在“刀刃”上,讓人民分享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政府如何過好緊日子?

——預算績效管理確保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

“受基本建設項目前期程序慢、學年和財年不一致等問題影響,教育資金支出進度慢。”

“找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能加快進度!”

這段對話出自日前廊坊市召開的義務教育領域財政經費預算績效管理研討會。市財政、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相關專家及中介機構人員,現場探討全市義務教育領域的財政資金管理模式、存在問題及優化預算管理的可行性路徑。

“花每一分錢都要掂量掂量該不該花、能不能少花!”參加會議的高級會計師、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財務處原處長、北京教育會計協會秘書長姜玉勇說,義務教育資金支出結構不合理、預算編制不精准等問題在許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在整個教育系統開展預算績效評價能大大提高預算管理的有效性、科學性。

“受宏觀經濟、各類管控、減稅降費、去產能調結構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我市收入組織工作壓力增大,民生保障、生態治理等剛性支出卻不斷增長,收支長期處於‘緊平衡’局面。”廊坊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姚振輝說,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有力解決現階段財政收支矛盾、加快提升財政資金效益的重要途徑。

今年的全國兩會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政府過緊日子,各項支出就務必要精打細算,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在2020年度廊坊市級部門預算編制過程中,運營一條熱線電話的市直某部門申請增加預算。財政部門在對該項目進行事前績效評估后發現,這個熱線一年接2萬個電話,除正式編制人員外,僅臨時用工就有21人,平均一人一天隻接3至4個電話,效率極低。通過評估,該部門增加預算的申請不僅沒有被通過,今年的預算反而被砍掉了一半。

“我們將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任務分解到每個責任部門,重塑預算編審流程,在搭建完整管理框架的同時,盡可能盤活財政資金。”廊坊市財政局預算科科長於海濱說,他們於去年6月啟動2020年市本級預算編制,全程融入“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理念,徹底解決了申請預算“獅子大開口”等問題。

不少百姓發現,同一個地點往往裝有好幾個監控攝像頭——這些來自不同部門的重復建設十分普遍。“由於缺乏前置審批和統籌管理,信息化項目一直存在價格虛高、功能重疊、投入重復、資源浪費等突出問題,已經成為財政資金的‘黑洞’。”廊坊市財政局預算審核中心副主任趙勇介紹,2019年他們對申報預算額度較大的32個信息化項目開展專項事前績效評估,最終“濾”掉19個項目,減少了1.57億元預算。

“我們對2020年度新增政策和超過150萬元的項目,全部開展了事前績效評估工作。”趙勇介紹,他們將績效目標填報作為預算申報前置條件,要求2020年所有申報的政策和項目,全面填報績效目標指標,從數量、質量、成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角度,衡量每項政策、每個項目該不該立、要達到什麼效果,將謀劃不細、“無績無效”的部分項目擋在項目庫外,擠出水分,提高預算資金分配的科學性。

如何解決績效與預算“兩張皮”問題?

——績效管理閉環對預算執行全程監控及時糾偏

不少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告訴筆者,過去,預算申報常常是“腦子一熱、胸脯一拍”就報,項目設置隨意,需要花多少錢也隨意。

“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前,各個地方的績效管理相對粗放,經常造成績效與預算‘兩張皮’,績效目標編制不夠清晰,分析方法也不夠科學,績效無法真正為預算服務。”廊坊市財政局副局長程廣翔介紹,在推進績效管理中,他們不斷打破預算分配固化格局,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

財政資金有限,如何把它用在“刀刃”上?廊坊市財政局創新預算編制方式,重點引入了“事前績效評估”概念,即通過評估項目有沒有必要做、方案合不合理、預算實不實、能不能實現預期效果,以此決定是否安排預算資金。

“比如申請財政資金修一條路,在編制預算時,就要說明它多寬、多長,用什麼材料,修好以后能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程廣翔翻開一張“項目績效自評表”,填報事項不僅包括項目財政撥款到位數、實際支出數等,還包含細化的產出指標和效果指標,比如質量、數量、時效、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等。

對預算績效管理實施前后的對比,廊坊市氣象局計劃財務科科長王明飛感受頗深:“過去財務部門就是‘二傳手’,各業務科室申報項目,拿到錢后花出去就完成了預算,至於這筆錢能達到什麼樣的績效,誰也不清楚。”

王明飛介紹,氣象部門業務單一、專業性強,預算申報大都憑借各業務科室的判斷,幾乎“有求即應”。如今,計財科督導各科室事前通過評估合理設置項目、設定績效目標,增強了可執行性、可操作性。

“過去我們上線一些小氣候觀測設備、智能氣象服務APP等,並不知道它能給農民帶來多少效益,如今通過事前、事后的績效評價,可以看到我們的氣象服務為農戶規避了多少次氣象災害、減少了多少損失。”王明飛說,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后,預算執行的進度快了、效果明了,財政投入的針對性更強了。

在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中,廊坊市不僅在事前建立績效評估機制、設置績效目標,還在事中開展績效評價和運行監控,事后開展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形成預算績效管理閉環,及時發現問題和糾偏。在2019年預算執行中,廊坊市財政局提請市委、市政府向未達到支出進度的32個市直部門發放督辦卡,並對無法執行的1.7億元預算資金堅決收回,統籌用於其他發展項目和民生亟需領域。

績效管理改革如何取得更大效益?

——壓實主體責任、強化結果應用,構建改革全面支撐體系

近日,廊坊市財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意見精神和市委組織部工作要求,通過“自評+再評”方式,對市直82個部門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打分,作為2019年度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

“績效考核有效發揮了考核‘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壓實了部門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責任,推動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要求加快落地。”程廣翔說。

從制度、機制、智庫三方面著手,廊坊構建起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全面支撐體系。制定出台了《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管理辦法,明確了預算績效管理目標和路徑,讓各級各部門清楚地知道“誰來干、該怎麼干、干成什麼樣”。

預算編制審核涉及很多專業知識,廊坊市財政局引入第三方參與預算績效管理,與全國30家專業能力強、工作實績好的中介機構達成合作意向,涵蓋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高素質專家,為預算績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在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之初,各級財政部門普遍缺乏經驗,個別部門對此不理解、不支持。為幫助大家更新觀念、提升技能,該市去年組織開展了4期上海財大培訓、4期實操培訓、25期“一對一”輔導,綜合培訓5000余人次,提升了各單位的績效管理水平。

“究竟哪塊兒該花錢、花多少錢,權威專家的評估給了我們最科學、專業的意見。”廊坊市生態環境局財務審計科科長孫穎男說,廊坊區位特殊,環保任務重、壓力大,財政資金需求量較大。2019年,他們委托高水平中介機構對全局2020年190個預算項目開展整體項目績效評估,摸清項目的立項依據、測算標准和預期效果,核減資金1.22億元。

“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目的不是削減預算資金,而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引導各地各部門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用。”於海濱介紹。例如,他們探索競爭性分配模式,與全市試點教育領域有機結合,選出精品教育項目,單獨安排資金予以保障。經過兩輪分類篩選,初步確定22個入圍項目,最終確定安排7個項目,資金合計2397萬元。

目前,廊坊績效改革已將11個縣(市、區)同步納入試點范圍,市縣一體、全域推進。下一步,該市將進一步把績效結果應用與預算量化挂鉤,充分發揮監督作用,讓百姓看到財政資金真實績效,讓更多的真金白銀實實在在地用於民生福祉。(記者解麗達、孟憲峰 通訊員劉文杰)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