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邱县:做活做实水文章 促进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03月25日17:55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3月25日电 3月,小麦正是返青拔节期。在河北邱县,一望无际的麦田正静静地享受着渠水的滋润,农民们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近年来,邱县以水网、林网、路网“三网同建”为契机,做活做实水文章,有效促进了农村生态和经济的同步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苗木种植大户正在利用河渠水进行春灌。 刘龙摄

农业生产“低”投“高”出

“以前用河里的水浇地,每亩地60元左右,现在用河渠的水浇地,每亩不到10块钱,我种的苗木和蔬菜,浇一遍水下来,就能省去3万多块钱呢!”在邱县邱城镇石佛寺村种植大户吴东朝的立体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给苗木树下间作物菜苗浇水。

在占地600余亩的立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丝棉木、北栾、君迁子等树木绿意盎然,树下的菜苗长势旺盛。吴东朝说:“用河渠里的水灌溉,水温适宜,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今年林下间作种植的200亩蔬菜已经全部预定了出去。”

自2020年元旦以来,邱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三网同建”工程,水网连接原有机井的地下管网,方便灌溉,再加上河水水量足、水温适宜,既减少了农民浇地成本,又有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据统计,2020年全县小麦平均每亩增产50-100斤,亩产1100斤左右,最高可达1500斤。

“成本下降、产量提升,就小麦来说,老百姓每亩地直接增加收入200元,这可是一件大好事!”邱县石佛寺村支部书记郑永健感慨地说。

邱县“母亲河”——碧波荡漾的老沙河。 张敏摄

据悉,为确保今年农田春灌,邱县在全县实施“三网同建”二期工程,在一期疏通扩挖河渠65条、长178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又治理支渠24条,共长54.64公里,建成调蓄库5处,连通坑塘126处,累计“水网”辐射面积45万亩,调蓄能力达到1500万立方米以上,实现县域耕地地表水全覆盖。

种植结构“调”出双“赢”

在邱县新马头镇东常屯村生态农业种植油桃大棚内,朵朵桃花在枝头成串地开放,一朵紧挨着一朵,粉红色的花瓣、黄黄的花蕊,散发出淡淡清香。趁着气温回升,这几天,工人们正忙着给桃树掐尖、打杈。

邱县桃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思海介绍说,村里修建的河渠,为农业大规模种植提供了有力条件。水量充沛,就近灌溉特别方便,现在基地400余亩油桃全部用河渠水进行灌溉。王思海表示,下一步,他计划扩大油桃种植面积,增加效益。

东常屯村将有利的水资源灌溉条件作为加快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依托龙头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优化调整种植结构,还大力发展红薯、果蔬生态农业大棚。

“龙头企业入驻,规模化种植,也为村里和附近村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东常屯村支部书记宋永波说,“尤其是村里妇女,在种植基地打工每天能收入六、七十块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很不错。”

渠水贯通下的田成方、路成网美景。 王华磊摄

作为典型的平原农业县,“三网”建成后,邱县在三网沿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新增绿色生态农业种植15000亩,大力发展山药、蜜桃、红薯、文冠果、丝棉木种植等农业特色产业,新增优良高效农业示范区6500亩,主要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为落户当地的马大姐等食品企业提供优质面粉源。同时,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更多群众分享产业收益。

为进一步完善水网、路网、林网建设,邱县还在老沙河两岸开发了高效农业带和景观旅游带,大力加快农村路网规划建设,带动沿岸4个乡镇20余个村庄发展,创新实施“公司+村集体+群众”的产业发展机制,引导群众种植桃树、梨树、蔬菜大棚等特色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生态环境“优”出“幸福”

在邱县红薯小镇段寨村,得益于县里的水、路、林 “三网同建”工程,昔日的废弃坑塘如今蓄满水,清澈明亮,以坑塘为中心打造的休闲游园吸引着群众来此游玩体验。

“村庄美起来了,乡村文明也提升了,通过发展红薯产业,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旅游村。”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支部书记任俊涛有感而发,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环境优美、自然清新的美景。

邱县把打造“三网同建”民生工程,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相结合,做优全县域宜业宜游的“生态大环境”。

文冠果种植基地一景(航拍图。 孙海峰供图

以前村内坑塘垃圾多、脏乱差,田间河渠柴草堵塞,杂乱不堪。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邱县将原有路沟、河渠内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对河渠进行扩挖,并根据群众灌溉需求开凿新的河渠。据介绍,修建的河渠“旱时能浇地、汛时能排涝、平时能蓄水”。同时,田成方、路成网、树木栽在渠两旁,行驶在水网路上,曾经田里垃圾堆放、臭气熏天、夏天蝇虫乱飞的臭水沟,如今伴随着三网建设成功,变成宽阔优美的“景观渠”,如同一条条绿色的长丝带镶嵌在邱县辽阔的耕地上。

三网建设不仅实现了村容整洁,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农村宜居品位,加速了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现在,邱县新马头镇城南湿地公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打造中,整个湿地全部蓄水后,蓄水量达6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可达10000余亩。

“城南湿地项目完全建成后,能够实现湿地生态有效保护、水质净化、实际用水、科普教育、文化宣传、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社会效益。”新马头镇党委书记高风彩介绍说。

截至目前,邱县全县“水网”建设累计疏通扩挖河渠90条,长达232公里,联通坑塘126处,实现了217个村地表水全覆盖,河河相连,渠渠相通,坑坑蓄水,形成全县域“环城绕田、水系连通”的大水网格局,不仅减少了地下水开采,使地下水位回升明显,还杜绝发生地表沉陷、中浅井水质污染等生态问题。(杨文娟、霍飞飞、刘龙)

(责编:李哲、祝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