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44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1年02月21日22:52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2月21日电 2月21日,石家庄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4场新闻发布会,副市长蒋文红通报最新疫情和防控工作进展。

2021年2月20日0到24时,全市无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2021年2月20日0到24时,石家庄市有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2021年1月2日至2月20日24时,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730例,累计解除集中医学观察155例,累计死亡1例。

2021年1月2日至2月20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869例,现有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9例。除已经治愈出院和解除集中医学观察者在定点康复机构康复外,在院接受治疗的确诊病例有138例。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石家庄市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抓好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和出院患者的康复管理。

一、集中优质资源,全力做好医疗救治。按照国家、省关于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的有关要求,坚持“四集中”“四个一”原则,采取“盯人战术”,组建由重症、呼吸、心理等专业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对患有复杂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对症综合施治。实行“三级专家一日一会诊”制度,国家级专家现场指导、省级专家参与救治、院内专家日常会诊,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认真借鉴国家和其他省市医疗救治经验,不断梳理总结我市已治愈病例的成功诊治做法,有效提高了医疗救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注重辨证施治,突出中医诊疗特色。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做到中医药防控关口前移、早期介入、全程干预。坚持实行未病先防,注重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第一时间向集中隔离重点人群发放中成药,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采取中医药防治措施。注重已病防变,坚持中西医协作治疗机制,根据每一位患者的患病特点开出个性化处方,做到了因人施治。抓好病愈防复,充分发挥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独特优势,开展一系列中医特色治疗项目,有效提高了患者和重点人群的免疫力。

三、全程闭环管理,确保患者康复效果。围绕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早日康复目标,从基础保障、科学医疗、心理疏导、后续跟进等方面用心用力,抓好治愈人员的康复管理。投入2748万元采购医疗设备物资,组织770多名专业医护人员投入康复环节,实现了资源配置的“硬核化”。对患有复杂基础性疾病老年患者、儿童、普通康复人员分类收治,利用张伯礼院士指导的“六个一”中医康复方案辨证施治,实现了健康管理的“精准化”。对所有康复人员建档立卡,做到从患者住院、康复治疗、居家观察、跟踪随访等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实现了康复管理的“无缝化”。

今后,石家庄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科学救治水平和康复保障能力,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1月19日,藁城区报告最后一例社区筛查确诊病例,已符合《河北省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实施方案》低风险地区“连续14天内无新增社区筛查确诊病例”标准。2月21日藁城区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根据河北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石家庄市实施差异化防控的建议》要求,组织专家分析研判,经藁城区申报,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2021年2月22日起,石家庄市分区分级管控措施进行调整。

(一)石家庄市各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防控,在严格落实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人员凭证、扫码、测温进入社区(村庄)等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基础上,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长途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对重点人群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要求,扎实开展基础性排查和发热门诊监测,加强人群和环境检测,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等各项工作。

(二)藁城区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细化管控区域单元,重点人员居家防疫,实施差异化防控。

(三)新乐市解除区域封闭管理,人员可以跨区域有序流动,全市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疫情反弹。

另外,自2月22日起,石家庄市将逐步有序恢复市外长途客运、餐饮场所、公共文化设施、室内外体育场所等的经营,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随后将给大家介绍详细内容。

答记者问

提问1:春节期间,石家庄市的公共文化系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请问在开放线下的场馆方面有什么安排?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兼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俊芳: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自2月22日起,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将有序恢复开放,按照“预约、错峰、限流”的要求,接待游客(观众)数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具体来说,按照计划,河北博物院、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省群艺馆及石家庄市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美术馆、民间工艺博物馆和毗卢寺博物院将于2月22日向公众开放,各县(市、区)的公共文化场馆也将陆续开放。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影剧院、网吧、KTV等文化场所暂不开放。

为了做好开放工作,给公众提供安全、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我们专门制定了全市公共文化场馆恢复开放的工作方案,针对公共文化场馆的疫情防控措施,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是做好消毒清洁。对公共区域(如大厅、书刊借阅区、展厅、排练厅、培训教室、食堂、楼梯间和卫生间等)、办公区域(如办公室、会议室等)和书报刊、桌椅、电子触摸屏、服装器具等公众容易接触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合理设置“已消毒”公示牌。

二是确保有效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三是有序分步开放。各场馆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分区域分项目逐步恢复开放,对入场公众数量进行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控。

四是及时发布开放事项。做好恢复开放公告公示工作,明确开放时间、预约方式、服务项目、入场须知等有关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同时,通过设置提示牌、LED显示屏播放、网站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治知识宣传。

五是加强人员进出管理。科学设置进出场馆通道,安排专人严格管理,落实预约登记、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实名登记等制度。对不配合或干扰防疫工作的,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置。

六是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各场馆加强与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联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完善可行的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场馆内设立应急处置区域,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临时隔离点或医疗救助点。

七是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员工一律佩戴口罩,自觉接受体温监测,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各公共文化场馆也将同时做好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

一方面,是做好线下服务。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在加强疫情防控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场馆线下服务,不断扩大书刊借阅范围和举办文化活动的规模,根据本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规模适当的阅读推广活动、群众文艺活动、文化培训辅导和展览展示等线下服务。在天气适宜的条件下,多在露天场地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合理控制人数,保持安全距离,做好防护措施。

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线上服务。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将继续通过公共文化云、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平台,不断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内容更新,积极推送更多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宣传防疫和健康知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这里,也对游客(观众)的注意事项进行一下提醒。

一是主动配合管理人员落实防疫措施,进出场馆使用“畅游冀”“乐享冀”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和核销,做好实名登记、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

二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出入公共场所的次数和逗留的时间,不与不明健康状况的人员接触,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

三是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注意遮挡,科学佩戴口罩。

提问2:根据当前石家庄市的疫情防控形势,请问我们在有序恢复道路客运方面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米志奇:

根据当前我市的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关于有序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和《2021年春运期间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的有关精神,统筹考虑春运期间返乡人员流动、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等因素,我们将从2月22日起,逐步有序恢复省际、市际长途客运班线和客运包车。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一、恢复运营的计划

市区涉及省际、市际客运班线的客运总站、客运东站逐步恢复运营。已运营市域班线的各客运站,省际、市际客运班线、客运包车有序恢复运营。

各道路客运经营者要主动沟通协调拟恢复省际、市际客运班线的终到站,尽快恢复运营,条件成熟一条恢复一条。全市继续暂停进出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省际、市际道路客运,途径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客运班线,不得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上下乘客。严格省际、市际包车备案管理,继续暂停到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包车备案业务。

二、保障措施

在客运企业方面:各道路客运企业全面做好客运从业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每日落实健康监测制度,坚持上岗前、下岗后体温检测并登记。严格落实复工复产相关规定,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同时按照上级《2021年春运期间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的精神,定期对从业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和防控知识教育,提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能力。

在客运车辆方面:坚持每日发车前1小时、收车后分别进行1次全面消毒并记录,严格落实客运车辆(含行李舱)每一趟次消毒措施,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始发站和中途停靠站点是二级以下(不含二级)汽车客运站,应配备手持式测温仪对上车乘客做好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一类、二类班线客车和省际、市际包车客座率控制在90%以内。客运班车司乘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和防护手套,乘客要全面实施实名制信息登记。10座及以上客车后一排要设置临时留观区,留观区采用简易窗帘(盖布)遮挡。

在汽车客运站方面:坚持每日营业前、最后一班收车后分别进行1次全面消毒并记录,加强对进站口、售票厅、候车厅、检票口等乘客接触区域以及候车厅座椅、楼梯(直梯)扶手等乘客接触设施设备的消毒频次。封闭性场所持续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发送一类、二类班线客车的客运站安排服务人员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旅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

提供专门的临时留观场所,交由卫生健康部门使用。若发现发热症状或疑似病人(体温超过37.3℃),第一时间进行留观并做好信息登记,立即报告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并配合做好转送工作,转送车辆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在属地政府方面:县(市、区)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公安、卫生健康部门,在汽车客运站进站口、落客区设立检疫站和留验站,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汽车客运站配备2名以上卫生检疫人员和安保人员,对进出汽车客运站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二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全部配备全自动红外线体温监测仪。留验站要与公共区域隔开,设立专门通道,并做到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三、乘客出行需要注意的事项

所有乘客须持有身份证、出示健康码“绿码”,经体温检测合格、详细登记并佩戴口罩方可进出站。离石、返石人员按照市政府《关于保障群众方便有序出行的若干措施》要求出行。

同时,我们根据藁城区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在严格落实《石家庄市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营服务公告》有关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按照不聚集、不跨区流动的疫情防控要求,2月22日起,分步有序恢复藁城区域内除增村镇以外的公交线路。藁城区至主城区的公交线路,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适时开通。 

提问3:我们看到,石家庄市的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复,那么什么时候能够恢复餐饮场所的堂食?

石家庄市商务局局长常志卷:

当前,我市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为了满足市民生活和消费需求,从2月22日起,将有序恢复餐饮堂食经营。为了给市民提供安全的就餐环境,餐饮企业恢复堂食后还有一些限制和要求。

一是疫情防控措施要毫不放松。经营场所要做到“六个到位”。即保证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防疫物资到位、场所管理到位、宣传教育到位、食品安全到位。并且要在显著位置悬挂张贴相关标识、注意事项等提示。要做好通风消毒。加强场所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对制作区、就餐区以及经常接触的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等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3次;卫生间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的消毒至少每两小时1次。要设立公勺公筷。杜绝餐饮浪费,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餐具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要缩短就餐时间。提倡非接触式点餐、结账,减少人员接触。提倡简短用餐,设置用餐时间提醒。要保持环境清洁。对场所进行全面清洁卫生,加强垃圾分类,及时清理垃圾,为顾客提供洗手液,保证洗手间的卫生清洁。要严格食品采购和加工。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严禁采购和制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使用冷链食品,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对于从业人员,要每日做到体温监测、洗手消毒,时刻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要做到每名服务员都是监督员,时刻提醒顾客按要求佩戴口罩。

二是顾客进店用餐要从严要求,自觉遵守有关规定。要严格执行测温、扫码验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未佩戴口罩的人员不得进店,在候餐及用餐前后必须佩戴好口罩。

三是限制客流不聚集。各餐饮单位暂时不接待大型聚餐聚会、婚宴、商务宴会等人员聚集就餐活动。每个雅间只安排一桌,大厅散座区隔桌安排就餐,就餐人数不超过接待能力的50%。综合体、商场内部的餐饮企业以及自助餐厅、快餐店要设置候餐区和软硬隔离设施,要有“一米线”。提倡采取线上订餐、线下无接触配送,非接触式点餐、结账。推行预约定餐,安排好顾客的到店时间。

为了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县(市、区)政府以及各级市场监管、卫健、商务、城管、公安等部门将按照各自职责,落实组织协调和监管督导责任,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隐患风险等情况的,及时督促企业予以整改。

在这里,也提醒广大市民,疫情防控成效来之不易,希望大家继续做好防控,在目前的阶段,尽量不聚餐、不聚会。外出用餐时,做好个人防护,自觉遵守规定,保持用餐距离,缩短用餐时间,做到安全用餐、文明用餐。 

提问4:石家庄市有众多的体育场馆,能否介绍一下开放这些场馆的有关安排?

石家庄市体育局局长任维维:

当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批准,从2月22日起,全市体育场馆有序开放。体育场馆开放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疫情防控为先。全市体育场馆恢复开放应符合国家和我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操作指南要求,在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行开放。

第二,坚持分类逐步有序。坚持“防疫优先、科学评估、分级分类、精准施策、有序开放”的原则,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和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条件下,有序推进体育场馆开放。

第三,坚持属地管理。按照属地党委、政府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安全有序恢复体育场馆开放,满足群众体育运动的需求。在坚持以上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我市将对露天开放性体育场所,实行全面开放;对室内大型体育场馆,在对入场人员进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有序开放;游泳馆暂不开放。

为推动我市体育场馆有序开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体育场馆在满足疫情防控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防控措施。

一是在场馆防控方面

1.做好消毒清洁。对公共区域、办公区域和训练器械、桌椅器具等公众容易接触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2.配备防护物资。配备消毒剂、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工具等防护物资,加强洗手间的日常维护,有条件的可配备消毒设备,为公众和员工提供防护保障。

3.确保有效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4.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落实员工健康动态监测制度,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5.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各场馆加强与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联系,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场馆内设立应急处置区域(留滞观察区),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临时医疗救助点。

二是在公众防护方面

1.及时发布开放事项。做好恢复开放公告公示工作,明确开放的时间、预约的方式、入场须知等有关内容。

2.加强人员进出管理。科学设置进出场馆通道,安排专岗专人落实预约登记、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实名登记等规定。

3.采取人员限流措施。各室内场馆对入场人员数量进行总量控制,根据场馆开展项目的特点,动态调控参与锻炼的人数,原则上锻炼人数不超过平时的50%,非锻炼人员请不要在体育场馆内陪同。

4.避免形成人群聚集。提前规划开放范围,优先开放室外和人员分散的区域。

通过这次疫情,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不少体育爱好者更是希望第一时间回到运动场,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依然不减,在此还是提醒市民朋友们注意防控、科学锻炼。体育场馆逐步有序开放的过程中,还需要市民朋友的积极配合。

一是要遵守防疫规定。配合体育场馆,做好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实名登记等工作。往返体育场馆的路途中需要佩戴口罩,场馆内非活动状态下也要佩戴口罩。锻炼结束后做好洗手消毒等工作。

二是要保持安全距离。在体育场馆内应开展非聚集性体育活动,非活动状态下要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三是要循序渐进。锻炼时的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身体适应为宜,不可强求,也不要冒进。

【查看更多】河北疫情防控专题

(责编:李哲、祝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