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身边模范》系列报道之二:

王飞:为患者打造“铮铮铁骨”筑牢健康防线

2020年11月30日16:53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编者按】新时代还需不需要劳模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昭示我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这次大会上,河北省共有98人接受了表彰。他们中,有“卫星通信巾帼英雄”孙晨华,有“骨科专家、抗疫先锋”王飞,还有“精益求精、追求创新”的李征……

即日起,人民网河北频道推出《致敬·身边模范》系列报道,讲述劳模故事,激励奋进力量。让我们共同关注!

人民网石家庄11月30日电 (杨文娟)他医者仁心,刻苦钻研,在医教研工作中尽职尽责、追求卓越。

他理念先进,勇于创新,全面提升医政管理水平。

他主动请缨,敢于担当,率队奋战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

他就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王飞,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一名年轻的关节骨科专家,王飞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及家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医疗活动,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据了解,为了减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他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经常加班手术,平均每天工作时长超过十二个小时,年完成相关手术约1200余台,年诊疗患者达1.5万人次,为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不仅如此,王飞在运动系统疾病诊治以及发病机制研究方面也有较高成就,2015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8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开创了3D打印辅助手术新技术,开展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新方法,填补了国内、省内空白。他还长期从事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积极与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建立博士共同培养项目,累计培养博硕士研究生62名。

在完成医教研工作的同时,担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的王飞,还分管着护理、医保和安全方面的工作。他组织全院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到国内外先进医院轮训,学习先进理念,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执行力强的护理队伍;他建章立制,规范医保收费行为,受到省市医保联合“飞行检查”组充分肯定;他加强职工消防安全演练,不断提高安保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满意度调查一直名列前茅,连续八年获得“医院综合管理先进集体”荣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王飞的座右铭。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被任命为河北第五批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队长,带领305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向上级许下的承诺:第一,打胜仗;第二,平安回来。带着这份责任,王飞来到武汉担任江岸方舱医院副院长,负责医院A区577张床位的医疗救治工作。

面对任务繁重、危险性高、队员众多等困难,他迅速进入角色,连夜调研掌控防疫危情,立即组建医疗、护理、综合协调3个工作组,高效开展防护培训,细化防护规定流程,全面做好个人防护,带领河北援助湖北医护人员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投入到病区医疗救治工作中。

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工作照。 受访者本人供图

“方舱医院和其他医院不一样,没有规范的医疗管理制度。”对此,王飞通过建立医疗单元制度、专家查房制度、巡视员制度等一系列医疗管理制度,有效保证了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江岸方舱医院里的患者,大多病情不是很严重,想尽快出院的患者很多。严把出院关,是王飞对医护人员提出的硬性要求。对于如何缓解患者由此产生的不安情绪,王飞和队员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爱:用红纸折成小红花,情人节当天送给每一位患者;定做大蛋糕给患者过集体生日;医护人员“一对一帮扶”患者,通过微信保证24小时不间断联系,及时解决患者难题……

在王飞的带领下,医疗队用真情和有效治疗措施,守护了600余位患者的健康,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出院患者零回头的目标,受到了方舱医务人员、患者和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

“离开武汉前,我们收到了两份大礼。一份是患者委托志愿者送来的90箱新鲜草莓,一份是委托志愿者送来的40多面锦旗。”王飞说,武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深深影响着他,“只有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满意,医疗工作才是成功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加和谐。”

“未来,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除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王飞说,希望自己能带出一支队伍来,全力提升河北省骨科关节外科专业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同时,他还提出要积极普及医疗健康知识,努力让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

(责编:何雪薇、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