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为战地记者纪言立行

李东东

2020年11月06日07:50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战地记者是个神圣的字眼。

人们之所以对他们充满敬意,不仅在于他们揭开了战争真相,发出了正义和进步的呼声,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理想追求、职业精神、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

作为抗战时期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之一,晋察冀一带曾活跃着《新华日报·华北版》《胜利报》《晋察冀日报》《晋察冀画报》《冀中导报》《救国报》《冀南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等众多抗日媒体,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战地记者。他们以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令人敬仰的高尚情操,创造了战争环境下的新闻奇迹,铸就了新闻史上不朽的丰碑。

党性原则是晋察冀战地记者旗帜鲜明的政治品格。坚持党性原则,就是新闻报道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邓拓以政治家办报的丰富实践,深刻诠释了报刊如何贯彻党性原则。他强调报社同志要将新闻实践工作和党的领导工作结合在一起,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宣传,对党的方针政策,要从理论上进行宣传解释。他要求党报的编者,应与党的机关的政治生活联系起来,如此才能及时了解党的意图与各种方针政策,才能始终紧密配合,合拍无间;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对战时新闻工作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深刻认识到党报的“喉舌”和“号角”作用,明确提出了新闻报道“指导战争”“反映战争”的任务,对战时新闻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著名的战地记者华山,在采访报道中自觉坚持党性原则,他从抗战期间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动员一切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出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战地记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报道胜利,“只有胜利消息,能够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人民抗战的自豪感,根据地建设才能放手大干起来。宣传胜利,发扬革命英雄主义,揭露敌人野蛮残暴而又怯懦的反动本质,团结人民战胜敌人……不光我们需要胜利消息,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都需要胜利消息。你抓住了胜利,就抓住了时代脉搏。”

群众路线是晋察冀战地记者身体力行的优良作风。《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强调记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不做新闻官,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则。虽然是一社之长,但他仍时常亲自出马,采写通讯报道,在全国抗战一周年之际,他亲赴前方采访我军对日寇发动强大攻势的消息。他要求记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在文风上来一个彻底的转变。邓拓说:“我们的报纸,是对战士、对老百姓进行宣传的。报上登的文章,要让识字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又说:“什么叫好词?不管土词、洋词,老百姓看得懂就是好词。”战地记者雷行认为,记者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写出接地气的作品,才能避免新闻失实。抗战时,他深入敌占区、游击区,到最危险的地方采写新闻,掌握了大量新闻材料,写出了《张瑞合作社》《血海深仇狼牙山》等优秀通讯作品,受到上级表扬;著名新闻家安岗提倡“脚底板下出新闻”,抗战时他在华北《新华日报》担任社论委员,为写好社论,安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每月抽出三分之二的时间到太行山去做实地考察,把自己融入火热的群众斗争生活,同各阶层广泛接触,讨论各种问题,把党的政策主张,变成对群众有实际作用和感染力的声音。正是由于他们深入群众生活、扎根实践沃土,始终保持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从基层实际汲取了丰厚的养分,在反复的锤炼中,练就了过硬的脚力、敏锐的眼力、出众的脑力和纵横的笔力,才采写出了客观真实,感染力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闻名篇。近年来新闻单位提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强调记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接地气,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些倡导和做法就是战地记者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开拓创新是晋察冀战地记者创造奇迹的制胜法宝。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生存下来,邓拓改变常规办报的路子,带领大家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把报社分成负责编报的编辑梯队和负责安全保卫的武装梯队,同时将报社的印刷设备小型化和轻便化,并要求大家在3000个常用字以内做文章,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办报的全部设备用八匹骡马就能驮走,从而创造了游击办报的奇迹;华北《新华日报》创刊时,由于日军的严密封锁,办报物资极度短缺——没有铜模,没有铸字炉,没有打纸型的设备,纸张、油墨也严重不足。何云带领同志们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召开“诸葛亮会议”,群策群力,人人动脑筋、想办法。没有铅印机,就自刻字模;没有纸张,自己造纸;没有油墨,自制油墨……他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保障了报纸的正常出版,从而把华北《新华日报》办成了敌后一座坚不可摧的文化堡垒;沙飞带领《晋察冀画报》的编辑记者和技术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大山沟里办起了高质量的画报,创造了红色摄影史上的多项第一,在当时许多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难以置信。如果没有开拓创造的精神,就不可能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就不可能取得那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无私奉献是晋察冀战地记者崇高的人生准则。归侨记者仓夷,先天下之忧而忧,自觉将个人的幸福奉献给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在人生的几次紧要关口,他都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无私的选择。抗战前夕,他本可以留在当时还是和平环境的南洋,继续求学读书,可他却背井离乡,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回国参加抗战。从阎锡山创办的民族革命大学随营学校毕业后,他原本被分配在大后方的二战区司令部机关,工作安稳、待遇不菲,但他一腔热血,毅然奔赴十分艰险的抗战第一线。为了不断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他毅然割舍了乡情、亲情、爱情,毫无保留地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以及生命;年轻的诗人陈辉,在做战地记者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敌人的暴行,他心潮起伏,决心到战斗的一线与敌人真刀实枪地拼杀。领导考虑到他是“笔杆子”,初来北方不久,对这里危险重重的战争环境又不熟悉,想将他留在相对安全的《晋察冀日报》编辑部。但他再三请战,最终还是奔赴涞涿前线,用一腔热血书写了生命的壮丽诗篇。

不断学习是晋察冀战地记者有效开展工作的能量源泉。生逢动荡的年代,许多新闻先辈们没有接受到完整的教育,要从事需要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新闻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做好工作,他们用学习来弥补先天的不足,把持续不断的学习视为重要的人生信条。著名战地记者陆诒说,“当记者最紧要的一条,必须随时随地坚持学习”,既学习书本知识,又学习社会知识,这使得陆诒每次采写都成竹在胸,出手不凡,成为当时名满大江南北的著名记者;战地记者、原《人民日报》总编李庄说,“记者永远是学生”,“学习和工作一样重要,不学习就无法起步工作,不学习就难以继续工作”;《冀中导报》和《天津日报》社长王亢之,酷爱读书,勤于学习。在单位,他是图书室的常客。虽然工作繁忙,但一有时间,他就会到图书室看书、借书,什么书都看。有人说,如果他没有出门,又不在办公室,到资料室准能找到他……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学习,从而使他们具备了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和优美的文采,在实际新闻工作中,才会显得那么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这些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功不可没。那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报道,如前进的号角、如愤怒的火炮,鼓舞人民,打击敌人,书写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不朽史诗。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意蕴丰厚的大书,都是一颗茫茫夜空中辨向指位的耀眼星辰。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我们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崛起的中国正从大国迈向强国,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声音正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在这个进程中,我们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一方面既要扩大开放,加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融通,大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又要直面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防止意识形态渗透和政治颠覆。在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推进生态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体制对推进生产力的强大优势,又要防止市场经济法则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环境。党的新闻工作者面对的形势极其复杂,承担的任务更加艰巨。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本领高才能宣传好。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占领宣传高地,把握舆论主动,我们的编辑记者就必须全方位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宣传传播能力,就必须政治上有定力,思想上有追求,行动上有榜样。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晋察冀抗日战地记者就是我们不断成长进步、见贤思齐的镜鉴和榜样。

《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选取21位优秀的战地记者,深入挖掘其感人事迹,展示其高风亮节,分析其作品特色和取得的成就,使人们在客观、全面领略前辈们动人风采的同时,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情操,从而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工作上受到启迪。这或许也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人类的进步事业总是在对历史的回望和总结中一路向前。

虽然我们现在已远离了战火硝烟,但战地记者的精神不能丢。党性原则、群众路线、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不断学习……晋察冀抗日战地记者这些优秀品质,依然是当代新闻人砥砺前行,开创新闻事业崭新局面的精神动力。(本文为《号角与战鼓——晋察冀战地记者》序言,作者李东东,现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责编:祝龙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