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付兆飒摄
人民网石家庄8月11日电 (付兆飒)“截至2019年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2%,我省化肥使用量连续四年实现负增长……”11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立强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说,河北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重点区域土壤污染得到控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圆满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全部划定,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全省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据了解,为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2017年,河北在全国率先启动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详查。历时两年,河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面完成,共布点采集26743份土壤样品和农产品协同监测样品,获取近48万个监测数据成果,初步查明了河北省农用地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区域风险等级,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分类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专项执法检查,未发现污染地块违规开发利用情况。”任立强表示,在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方面,河北着力加强污染地块环境监管,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列入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治理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的专家评审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审查,严格落实“净地”供应制度,坚决杜绝“毒地”开发利用。
为深化污染源头预防和整治,河北不断强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2020年将848家企业纳入省级重点监管名录,督促各单位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开展自行监测。同时,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4.89%、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34%,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此外,河北还大力推进石家庄栾城区、辛集市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受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政策机制和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利用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在河北省组织实施14个共11000亩污染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任立强表示,下一步将抓好污染源头防控,继续推进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列入污染源整治清单的企业,年底前完成综合整治任务;切实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确保农药化肥使用量持续实现负增长;积极推进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使农田残膜“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