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活”水网拉开春灌序幕

2020年06月07日15:41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雨水已至,万物兴。经过一冬的沉睡,邱县35万亩农田正在潺潺河渠水的流淌中逐渐苏醒。

2月26日,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邱县古城营镇大寨村村南渠建设成功。随着通往村内灌区渠口被挖开,清澈的河水从渠里翻滚而来,汩汩清流翻卷着浪花沿着蜿蜒的干渠流向全村灌区。

“真好!浇水再也不用排队了!”大寨村一块粮田里,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村民张会强用了不到一晌,就已经给自家5亩小麦浇上了返青水,昔日累人的春灌正因全县“活”起来的水网变得清闲。

位于冀南平原的邱县,是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多年来供水调度实行生活和工业用水优先,农业和生态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这样不仅用水成本高,还容易引发地表沉陷、中浅井水质污染等生态问题。

邱县既看到了水资源短缺的不足,同时也认识到了县域内地表水却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按照“旱时能浇地、汛时能排涝、平时能蓄水”的原则,去年底邱县就开始了一场兴修水利的人民战争。

“每天早上7点开始施工,一般晚上6点结束,中午简单吃口饭就接着干,县里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进度挺快。”南辛店乡刘保庄村支部书记刘良军正和县里水利技术人员、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奋战在河渠治理现场。“看到群众能有水浇庄稼,大家加班加点地赶工程,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充分发动群众,打一场兴修农田水利的人民战争。邱县水利技术人员一线勘察调研,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引水、蓄水、排水等因素。其中,主渠道治理工程以“九渠一库”为总架构,打通生态水网主动脉,全面提高引水调水蓄水能力。支、斗、毛渠、坑塘治理工程,按照“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要求,实施树木、垃圾清理、坑塘整修,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各乡镇通过大喇叭广播、召开征求意见会等方式逐村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科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动员群众出工出劳。

“太好了!有了这湖水,以后浇地再也不发愁了!”在哗哗的流水声中,邱城镇石佛寺村新落成的康泰泽湖已经蓄上了满满的河水,许多村民们高兴地出来围观。村支书郑永建说,以前,到了旱季,渠里的水特别紧张,家家户户都抢着浇,浇晚了可能就没水了。随着康台泽湖的修建成功,一湖蓄水基本上可以够全村地浇了。

“我的苗木对水的要求很高,如果不能及时灌溉,倒春寒来了会很麻烦!”孙洪峰是个育苗大户,今年春灌,他喜上眉梢:“我这4000多亩地,以前用地下水灌溉,每亩地每年灌溉费用约70元。利用渠水灌溉,每亩地每年费用约30元,一年就能省12万呢!真正省时省力还省钱!”

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作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道工序,邱县全县疏通扩挖河渠55条145公里,整治坑塘13处,实现地表水全覆盖,地表水灌溉面积从15万亩增加到35万亩,打造了全县域“环城绕田”大水网格局,真正让水“活”起来。

县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马春庚告诉记者,为做到丰水期收储、枯水期灌溉,下一步,邱县将实施老沙河调蓄工程。由于县内老沙河是东南至西北流向,为存住流动的水,他们将在县域东南方向通过修建蓄水渠,运用“多渠汇流”的聚水方式,提高县域东南方向乡镇的蓄水量,形成一个“小型水库”,存住水,用上水,用活水,促进水资源合理分配。

据了解,邱县在做活水网的同时,将林网、路网、水网“三网”同建。紧紧抓住“一路两沟四行树”的经验做法,以春季植树造林为序幕,全力建设“绿美邱县”;加快农村路网规划建设,对老沙河观光路进行升级改造,增设滨河步道、自行车道,打造群众游玩休闲空间,努力绘就“路在水中游、水在林中走、人在林中戏”的生动画卷。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