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书写不平凡

——记平乡县第二中学校长王赞岭

2020年06月11日18:01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他,黑脸庞,直脾气,急性子,对待教育事业却极有耐心。他说,“我就是想让咱们县的孩子们不出门就有好学校上!” 身患肺癌,但天性乐观、视工作为生命的他,从2010年到现在,他带出了平乡县最好的三所初中:平乡县益华中学、平乡县第四中学、平乡县第二中学。为此,他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传奇式校长”。

他,就是平乡县第二中学校长王赞岭。

王赞岭,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曾先后荣获“邢台市首届教育追梦人”“平乡好人”“ 平乡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平乡县第二中学这一所重新组建的学校,在短短几年间,办学效果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邢台市文明单位”“邢台市5A级学校”,连年被评为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2017年1月,《中国教育报》以“驽马安步做好平凡事”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光明日报》对他的办学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每一个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王赞岭亦然。

1986年,王赞岭走上讲台,成了一名物理老师,并历任学校政教处主任、副校长。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工作节奏,被别人视为“工作狂人”。这种“三点一线”的方式,直到1999年的一场变故而改变。

那一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并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他积极接受治疗,记不清做了多少次化疗、放疗,在一次次战胜病魔之后,他感觉自己身体很棒,可以扛过去,没事时就回学校工作。学校照顾他的身体,并没有给他安排具体事情。如果在“可上以班,也可以不去”之中选择的话,或许很多人会选择后者,毕竟,让自己可以有时间好好休养。但王赞岭闲不住,那时候,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人活着就要有事情做,为学校做点事儿心里就踏实”。

正是那段特殊的经历和考验,让他变得无比顽强,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服输”这个词。2005年,身体康复的他主动请缨去平乡县益华中学工作。当时的校领导担心他的身体,但他“打包票”说自己没问题。结果,他不仅当上了益华中学校长,而且带领学校不断探索,连续八年在全县中考中名列首位,益华中学(后更名为“平乡县第四中学”)成为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好学校,有人称呼他为“传奇式校长”。

面对“传奇式校长”这个称谓,王赞岭异常清醒,也无比谦虚。“自己做的就是本职工作,也是自己的立命之本。”在他的心里,作为一名老师,就要上好课;当一名校长,就要办好学校。这些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做好了理所应当,做不好就是不称职,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2013年,对于王赞岭来说,又是一个记忆深刻的年份。这一年,他面临两个选择:是选择安逸,还是选择未知的挑战?考虑到他的身体,家人都劝他,都快五十了,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就别再折腾了!他血液里流淌的不服输精神,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他主动申请去刚刚重组的平乡县第二中学,挑起了重担。

平乡县第二中学是一所重新组建的中学,老师、学生分别来自多所不同的学校。学校处于组建之初,各种工作千头万绪,学校亟需在第一时间理顺思路,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所有的困难,都摆在了王赞岭的眼前。

现在回想起当初的决定,王赞岭说:“其实当时也没有多想,我们这儿离衡水不远,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那儿,负担不轻,我就想给咱们县的老百姓办一所家门口的好初中。”就是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把他跟平乡县第二中学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也成就了他新的传奇。

刚刚组建的平乡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初中学校,学校建设千头万绪,王赞岭先从学校的安全问题抓起。

他带领着教师排查宿舍安全问题、学生就餐秩序,并制定相关制度。“安全保障了就提出行为规范,从教师行为规范开始,再为学生制定成长目标。”实行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后,学校渐渐发生变化。一个学期后,学校秩序和状态有明显好转,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

“其实,在学校重新起步的过程中,带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建设学校并不是简单的事。当时王赞岭留给教师的印象是脾气很直,批评人从不讲情面。但共事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王赞岭批评人都是因为工作的事情,但私下里很平易近人。晚上他会和你一起查宿舍,他拿着手电,从一楼到六楼,而且一直会走在你的前面。还会和你一起蹲在学生的宿舍门外等着孩子们都睡下了,再悄然离开。”有教师回忆道。

严,令人敬畏;慈,凝聚人心。正是严慈相济,再加上凡事亲力亲为,让他成为老师、学生心中的“偶像”。

他的身体力行,也带动了学校教师。“有老师们看我和领导班子带头,他们觉得很接地气,会认可你,因为大家都有一样的愿望,那就是学校变好。”王赞岭说,“把新学校办好,我有这个自信。”

学校真正开始飞速发展,是从2015年秋开始。王赞岭在一次培训过程中,接触到了北师大教授张东娇、马健生,与他们的教育理念产生共鸣。他邀请他们来学校考察,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思路。提出“齐贤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将打造贤达之师,培养“尚志、勤学、笃行”的优秀学子作为教育目标,学校发展有了灵魂。在齐贤文化引领下,学校开展了三届齐贤之师和尚志学子的评选。舞台上,老师们接过县领导递上的鲜花,那一刻都成了明星,尊师重教的好风尚,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的骄傲和自豪。

他推行智慧管理,革新管理体系,保障了学校快速发展。建立了24小时校长带班值班制度,设置服务大厅全天为师生服务;实行了校长指导下的年级组和备课组网状管理,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学校实现了文明就餐,无声就寝;实行了小红帽值周,实现自主管理;开展多彩社团活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推行开放办学,借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在他的奔走下,平乡第二中学成为北京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会成员校,吴甡校长亲自来校指导。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五中结为对标合作学校,学校已有13批120余人次走进北京的课堂,学习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良乡五中的教师两次也送课到校,和教师开展同课异构、互听互评课堂,整体提高了平乡第二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王赞岭意识到“引进来”对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性后,邀请北师大马健生教授到校,在英语、数学老师中开展了三轮课例研究,打造学校精准、积极、进步的向上课堂,研究成果在全县推广。

为提升学生自信心,他不断沟通与协调,推动清华支教活动的开展。从2013年开始,清华学生定期来学校,与学校学生面对面交流。至今已有18期180人次,来二中支教。“支教活动让我们的学生感到大学不再遥远。下一步,我打算带着孩子们去感受清华。”王赞岭说。

为让孩子开阔视野,与良乡五中合作,组织近百名师生到北京游学,让农村的孩子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亲身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以后还要组织更多的学生,到北京游学,把这项活动坚持办下去。”王赞岭校长对同学们说。

如今的平乡第二中学,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设立心理活动室,定期开展活动,团体游戏、沙盘游戏、读书会等已形成常态化心理活动。2016年,学校被命名为“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与北京对标学校、顾明远联盟学校,特别是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东娇、马健生等教育专家交流的增多,王赞岭越发感觉到知识的匮乏。“站得越高,才知道自己越渺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不与这个时代落伍。”他把自己的感慨告诉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让老师们跳到更为广阔的空间,汲取最新的教育营养。

学校与北京良乡五中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每一名老师都有机会去良乡五中“深造”;二中是明远联盟实验学校,每当有培训名额,优先照顾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开阔视野,提升技能,成为该校青年教师的一种新时尚。

参加培训,不以培训活动的结束为终点,相反,培训结束反而是一个开始:培训结束之后,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梳理汇总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感所得,并以做报告的方式,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进行讲解,把自己所学转化为众人所学。二中的老师从来不烦开会,因为每次开全体会,都会“解锁”一项新技能。

这两年,在王赞岭的办公桌上,摆放最多的是一摞摞厚厚的各类教育书籍,每一本书中,都有他勾画的痕迹,以及自己对某一句话、每一个案例的理解。他会很慷慨地把这些书介绍给你,但前提是,你不能损坏他的这些“宝贝”,并且必须按时归还。

“知识是宝贵的,但是只有把它们学以致用,才能变成无价!”他总是这样告诉每一个去借书的老师。

2019年12月,平乡县教育局决定组建二中教育集团,涵盖二中、四中、七中、油召中学,已经感到身体不适的王赞岭,再次主动请缨担任集团理事长。二中教育集团一宣布成立,他立刻组织集团内校长中层开碰头会,组织其他学校教师、学生来二中参观学习。他说,集团化办学,咱刚开始做,还不会做,应该再去外边学习,别做成了花架子。2020年4月,疫情形势稍微稳定后,他召集集团内领导班子,商议下一步工作,开展集团内校级间的交流。

5月4日,由于病情加重身体异常虚弱的王赞岭,哪怕躺在在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心里还挂念着他放不下的学校、老师、学生,他反复叮嘱来看望他的校长和主任,安排好九年级复课复学,一定注意疫情防控,保障学生返校安全,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在家学习情况。谁能想到,此时的他因癌症复发,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每说一句话,就要耗费极大的精力。

6月2日,县教育局局长焦玉峰去看望他,他还惦记着学校的工作。

6月3日凌晨,54岁的他带着对教育的无尽的眷恋,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噩耗传来后,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学生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学校的一位老师说:“我们知道他身体一直不好,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坚信,像他这样坚毅的人能打败一切,更何况是病痛。去年冬天时,王校长脸色苍白,可是他依然在坚持工作。今年春天,学校召开疫情防控视频会议,我们依然在镜头里看到了他的笑脸。可是,从今天开始,就再也不能见到他了。”

他是个真真正正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事业上的人,敢想敢做,雷厉风行。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平凡”之中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创造了一段平乡教育的传奇。

桃华流水杳然去,清风明月何处寻。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司祥阔)

(责编:祝龙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