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矿区民政局在加强孤残儿童生活保障、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等日常工作的同时,拓展服务范围,多年来坚持写好“帮扶”文章,持续深入开展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行动,做好殊群体未成年人“守护人”。
分类管理,实现“高效”帮扶。区民政局逐门逐户开展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摸底调查工作,分类管理,明确保障对象以及在生活、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内容。目前,矿区共有孤儿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名,低保中的困境儿童83人。2020年1-5月累计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孤儿助学金3.3万元。
政府兜底,实现“多维”帮扶。一是开展“暖春”行动。每年春节前组织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对困境儿童进行普遍走访慰问。2020年春节前夕,为困境儿童等民政服务群体送去了价值20000余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二是开展“情暖困境儿童”活动。对符合救助保护条件的困境儿童,核定其家庭收入后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020年1-5月为困境儿童发放低保儿童生活补贴3.9万元。三是开展“医疗保障全覆盖”行动。对符合条件的困难重病、重残儿童,医疗救助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儿童、重度残疾儿童、孤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加强困境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形成困境儿童医疗保障合力。2019年9月以来,共为4名儿童发放医疗救助金0.7万元。
细化责任,构建“体系”帮扶。一是健全制度。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民政局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形成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培训制度,先后对各乡镇(街道办)民政部门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专题业务培训4次,组织全区52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委儿童主任开展专题培训6次,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确保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有效到位,效果良好。二是健全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健全了“以区民政救助管理服务中心为中枢,乡镇(街道)社会救助服务站为枢纽,全区38个社区社会救助点为基础”的“三级”社会救助组织网络,对困境儿童开展全覆盖、常态化摸排,建立“一人一档”并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困境儿童分类帮扶和精准帮扶,进一步打通了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最后一公里。三是健全服务。全区38个社区至少明确1名工作人员,专人负责开展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摸底排查和定期走访工作,逐级上报,区民政局统筹协调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教育辅导、政策咨询、帮扶转介等服务。2019年9月以来,共开展心理疏导、监护指导、帮扶转介等9类服务160余次,有力确保了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有效、到位。
疫情期间,实现“妥善”帮扶。一是及时开通帮扶热线。疫情期间,民政局积极做好儿童福利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发布《井陉矿区民政局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开通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临时救助热线的公告》,开通24小时未成年人临时救助服务热线(0311-82072189),与全区各乡镇(街道)和38个社区均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处理各类情况。二是迅速摸排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安排全区52名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委儿童主任,通过电话、微信、上门探访等方式,对87名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开展三个“有没有”(有没有生活困境、有没有感染和隔离、有没有防控措施和用品)排查行动,全面掌握困境儿童的生活、健康状况,落实好监护照料等救助保护措施,守好守牢健康安全底线。截至目前,我区实现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新冠肺炎零感染。三是贴心服务关爱到家。疫情期间,区民政局积极与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沟通对接,筹集米、面、油等爱心物资,及时送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民政服务群体家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积极协调解决辖区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疫情期间学习教育难题,为4名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平板电脑、流量网卡等,保障他们在疫情期间顺利进入“线上”课堂,确保孩子们在学习教育上不落一人。截至目前,针对困境儿童等民政服务群体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心理减压等线上、线下关爱等服务200余次,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