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龙王庙镇花二庄村昌盛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 马顺利摄
大名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曾是国定贫困县,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窗口期,创新“三化”举措,全面精准发力,累计建成并网光伏扶贫项目125.765兆瓦,到位发电收益6000多万元,带动8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光伏扶贫项目不仅未受影响,还为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重要出路,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经受住了大“疫”检验。
坚持“多样化”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布局
紧密结合大名县三类光源区、日光照时间8-10小时、光伏发电最佳倾斜角36度-35度的实际,综合考量选址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模式。
大名县龙王庙镇花二庄村昌盛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 马顺利摄
“户站”点对点。主要是在贫困户屋顶上建设小规模、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每座“户站”带动1个贫困户,产权和收益归本户所有,目前共有1780户贫困户建设光伏户站。总装机容量2.225兆瓦,每年发电量约282.575万度电,每年电费收入约300万元。全部由政府资金投资建设,重点村每户资金0.8万元安装光伏1千瓦,非重点村每户资金1.2万元安装光伏1.5千瓦。安装光伏1千瓦,每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已全部完成,实现稳定收益。
“村站”全覆盖。为1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建设一座300-420千瓦的村级电站(联村电站),主要带动本村及周边贫困户和边缘户,产权和收益归村集体所有,159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63.54兆瓦,每年发电量约8069万度电,每年电费收入约8745万元,每个电站带动60户,共带动贫困户9540户,每个电站预计电费收入55万元,每年每个贫困户受益3000元,受益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除贫困户收益、运维和相关费用支出外,其余收益全部作为村集体收益,用于发展扶贫事业。
大名县龙王庙镇花二庄村昌盛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 马顺利摄
“集中站”总兜底。主要是在符合条件的地块建设大规模、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辐射带动全县非贫困村贫困户,大名县共建设2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60兆瓦(每个电站装机容量30兆瓦),每年发电量约为7620万度电,每年电费收入约8000万元,总共带动2000户贫困户,每年每个贫困户受益3000元,受益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互补”增收益。主要是通过开展“农光互补”“药光互补”等,进一步提高光伏扶贫电站收益。集中式光伏电站种植包括多彩苗木、中草药等经济作物,分为多彩苗木种植区和中草药种植区。村级光伏电站计划全部种植杂交构树等经济作物,计划种植600余亩,目前已种植300余亩。
坚持“市场化”管理,建管并重确保长效
完善“四项机制”,用好市场“无形的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确保把每一个光伏扶贫项目都打造成精品。
平台抓总。主要是县级成立全资国有公司——鼎鼎公司,聘请专业人士,完善财务制度,扎实推进光伏扶贫运维、收益分配等工作。
大名县龙王庙镇花二庄村昌盛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 马顺利摄
一体建管。主要通过招投标遴选3家具有一流资质的建设管理企业,签订分期付款和代管协议,项目并网后由建设企业代管3年,代管期间实时监测发电运行情况,稳定运行后移交。运行期间发现质量问题的,由建设企业限期整改,相关费用从尾款中扣除。
第三方验收。主要是聘请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对每座电站开展竣工验收,逐一出具验收评估报告,质量不达标坚决不并网。
统一运维。通过招投标确定运维企业,项目移交后实行统一运维,为每座电站购买商业保险,防范冰雹、强风等自然灾害风险。
坚持“规范化”分配,用足用好发电收益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光伏扶贫收益分配有关要求,制定出台《大名县光伏扶贫收益分配管理细则(试行)》,除土地租赁、运行维护等必要支出外,发电收益主要用于支付光伏扶贫专岗等劳务费。
公益专岗增动力。主要是设立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护理员等光伏扶贫专岗,建设爱心超市,根据劳动情况支付差异化工资、兑现奖补物资,解决贫困弱劳力、半劳力就地就近就业问题,防止“简单发钱养懒汉”。
防控专岗稳收入。主要是疫情爆发后,利用光伏扶贫收益设置应急值守、检疫检验、网格员等防控专岗,解决贫困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问题,防止收入骤减。
大名县铺上镇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马顺利摄
兜底救助保基本。对鳏寡孤独等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体,落实兜底救助分红,保障基本生活,防止返贫致贫。
加大光伏收益投入。根据《河北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光伏扶贫工作的通知》(冀扶贫脱贫办[2020]17号)要求,2020年确保80%的光伏收益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任务的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支持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马顺利、孔垂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