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石家庄1月30日电 这里,是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最近的地方,也被外界认为是最危险的地方。
这里,是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也是为社会、为每一个人点燃生命希望的地方。
这里,是一个被隔离的世界,与患者一起被隔离的,是医务人员。
这里是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省级定点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的隔离病区。负责直接为确诊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是该院派驻的第一梯队18名医务人员。
着装10分钟,进入隔离病房
1月26日,大年初二,上午8时30分许,该院第一例确诊患者正式进入隔离病房接受治疗。
隔离病区分为“三区两通道”,最内侧是隔离病房,向外依次是缓冲间、潜在污染区(办公区)、缓冲间和清洁区。在办公区,医务人员按照防护要求需要在工作服之外加穿一套绿色的防护服,佩戴防护口罩,戴手套。而要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防护装备还要全面升级。
先患者一步、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与患者接触的,是梯队医疗组李振生和护理组闫国荣。他们仔细洗手,由督导员监督,在不同区域更换工作服、工作鞋、依次戴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戴手套、穿防护服、靴套、戴外层手套、戴护目镜等防护装备。“这一套流程下来,需要大概10分钟”,没有任何问题后,穿过层层玻璃门隔成的缓冲间,就进入了患者所在的隔离病房。这是一个负压病房,实现了内部空气只能经专用通道排出,而且是经过消毒处理的。
“多重防护,多重保险,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也确保外界不被污染”,梯队医疗组组长王晓静说。
图为河北省胸科医院隔离病房每天执行严格的消杀措施。河北省胸科医院供图
脸上压满印迹,穿着纸尿裤上岗
穿上这身防护服,李振生和闫国荣立刻就感觉到了憋闷,“喘不过气来”,再加上病房里暖气充足,没一会儿就“汗水直往外冒”。
“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吗?”李振生来到患者面前,详细询问和了解他的症状、病史等情况。约半个多小时后,李振生走出病房,按照要求换装,随后走进医办室,与王晓静、高勇等医生沟通患者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检查治疗方案,开医嘱,写病历。
图为医务人员正在床旁查房。 河北省胸科医院供图
而当班护士闫国荣,此刻还在病房里,主要负责为患者监测体温、血压的变化情况,发放药品,消杀等工作。她从早8点进去,一直到下午2点才出来,这一待就是6个小时。在脱下防护装备的那一刻,闫国荣大喘一口气说:“能顺畅呼吸真好。”此时,她憋的通红的脸上,额头、鼻子等部位被压的满是深深的印迹,她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湿透。
这么长时间,上厕所怎么办?护理组组长安贺娟说,穿着防护服是不能喝水和上厕所的。原则上排班一名护士不应该连续在里面待那么久,但为了节省防护用品,就精打细算。所以,要么进隔离病房前少喝水,要么带纸尿裤。每一名护士都选择了后者,因为尽管带着它不透气、不舒服,但总比不喝水、身体再遭受缺水的危险强。
医患情: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王晓静说,消灭疫情,战胜疾病,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关键,而医患间的沟通到位、患者的配合,同样重要。
身处隔离病房里的患者,不能出去,不能与家人见面,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只有医务人员,医患间沟通的桥梁没有因隔离而被阻断,相反还得到了加强。
图为李振生从病房出来进入办公区,进行开医嘱、写病历等工作。河北省胸科医院供图
每天除了床旁查房,医院还在隔离病区患者床旁、医办室、护士站都安装了视频呼叫系统,极大方便了隔离病区患者、医护人员、专家组等多方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进而方便了会诊、沟通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以及商讨方案等工作的开展。第一例患者刚刚来到病房时,院长吴树才、党委书记钱卫国就通过视频系统与他进行了连线:“你要有信心,我们也有信心,一起努力,战胜疾病!”
1月28日,第二例确诊患者住进了隔离病房。这位患者是武汉人。考虑到她只身一人在外乡,会有孤独感,医务人员对她关心就更多一些,把自己家人送来的水果、牛奶分给了她,还帮着联系医保备案的事。
目前,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为疾病治疗和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医务人员:“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早上7:30,我们告别家人,背着行囊来到这个新家,毫无怨言,斗志昂扬,以后就是一起睡觉、一起吃饭、一起奋战在一线的战友了……我们相信大家一起手拉手、心连心,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进驻第一天,护士张会青下班后写的日记。
在这18名医务人员当中,王晓静、安贺娟、李振生等在17年前就曾在隔离病区里与“非典”正面交锋,深知一线的危险和辛苦;张莉顾不上新婚燕尔,刚脱下新装就换上了防护服;李宁、董建立、尚刚,家里的老人正是需要儿女尽孝的时候;何超男4岁的幼儿通过视频问“妈妈,你怎么不回来,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啊?”“我在照顾病人,过一段就回去啊”,像她这种情况的还有何会娜、石华倩、李薇、闫国荣等;尹晓然、时霞飞更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新人……
这就是我们的医务人员。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爱护自己的生命,他们甚至比普通人更清楚危险的存在。但是,在大灾大难、大是大非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了职业使命和医者大爱的一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大梁。
“其实,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王晓静说,虽然身在隔离病区,但他们并不孤独,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全院上下在协同作战,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位亲人的支持,是全省、全国的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他们坚信: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杨文娟 孔令杰 孙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