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冀北電力:打造綠色供應鏈 構建低碳發展新生態

2020年1月,唐山省級物資質量檢測中心建成並投入運營。 資料圖
近年來,國網冀北電力著力打造電力物資綠色現代智慧供應鏈,積極倡導綠色生態、升級綠色服務、構建綠色物流,營造低碳、和諧的發展環境,全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地。
讓供應生態“綠”起來
支撐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是國網冀北電力推動構建綠色現代智慧供應鏈最為宏觀的目標格局。
6月4日,國網冀北電力供應鏈運營中心成功跨省調撥低壓電力電纜,緊急馳援張家口尚義500千伏變電站主變擴建工程,為冬奧配套工程順利投運奠定堅實基礎。
為保障冬奧場館百分之百綠電供應,國網冀北電力緊急實施張家口尚義50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計劃於9月份建成投運。根據倒排工期,所需低壓電力電纜最晚於6月15日前全部到貨。為保障物資供應,國網冀北電力供應鏈運營中心充分發揮全網資源優化配置優勢,協調國網物資調配中心下發協議庫存跨省調劑通知單,從福建、山東、河南3家公司開展聯合調撥支撐物資供應,保障了冬奧電力物資供應。
2020年疫情面前,供應鏈成為助力產業鏈“動起來”的關鍵一環。國網冀北電力堅決落實國網公司“應對疫情影響全力恢復建設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十二項舉措”,著力加快組織招標採購。依托統一部署的ECP電子商務平台,創新採用“遠程異地、網絡協同”的雲採購模式,通過集中招標採購、異地分散評標、遠程網絡協同,開辟綠色通道、壓縮採購流程、提高採購效率,最大限度縮短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停擺”。
冀北公司積極推廣遠程異地分散評標,實施“1+N”協同評標模式,即在冀北公司評標基地設立中心評標室,在五地市公司視頻會議室設立分評標室。按照人員不跨區原則,抽取本地評標專家在屬地評審,評標專家可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在線交流、在線打分、在線簽署,評標結果、評標報告自動生成,評標過程實時監控、全程錄制。冀北公司運用柔性工作流靈活切換供應鏈運營模式,彰顯了高效與穩健並存的供應鏈韌性。
讓營商環境“綠”起來
綠,對於電力企業來說是物資供應的高效精准、低碳環保,而對於設備制造商來則是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服務升級。冀北公司持續深化現代智慧供應鏈建設,在推進合同管理電子化、智能化等方面做足功課,為供應商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在國網冀北電力供應商服務大廳,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自動簽章機操作。 劉雲菲攝
“現在簽合同,隻要登錄國網平台系統進行電子簽名簽章就可以,不僅節約了成本,更節省了時間。”2020年7月6日,國網冀北電力某供應商對“電子簽章”的應用贊不絕口。
隨著各項重點電網工程建設不斷深入,物資採購體量規模也在逐年擴大。為進一步提升合同簽約時度效,國網冀北電力以現代智慧供應鏈建設為契機,推行合同文本簽訂全程電子化,通過應用電子簽名簽章技術,合同雙方在電子商務平台在線簽署合同文本,提高合同簽訂的安全性、經濟性和便利性。
“以前,哪怕是幾十元的合同,異地供應商也需花費幾百甚至上千的路費、住宿費來現場簽訂。現在,合同簽署實現電子化,提升了供應商合同簽訂的自由度,促進供應商低成本高效率完成合同簽訂。平均每一千份合同簽約完成時間由原來的10天縮減至2天,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國網冀北電力物資部計劃合同處處長畢子健說。
國網冀北電力建設供應商網上服務大廳,業務范圍涵蓋招標採購、合同簽約、合同履約、合同結算、質量監督、供應商關系管理、實物ID、廢舊物資管理等功能。通過統一集中業務辦理入口,營造智能綜合服務環境,為供應商提供“一網通辦”式的物資業務辦理服務。在網上服務大廳,供應商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冀北公司最新公告信息,查詢或辦理合同簽訂、結算付款手續等各項業務。
“網上服務大廳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客戶遠程服務和自助服務,同時可以實現與實體大廳的信息交互、無縫對接,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供應商服務體系。”物資公司合同管理部供應商服務中心主任郝偉說。
讓物流倉儲“綠”起來
2020年7月17日,在距離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50兆瓦風電項目啟動僅7天的時間,首批基建物資便到達工程施工現場,如此高效的物資保障得益於干部員工的艱辛付出,更與國網冀北電力綠色物流體系的構建密不可分。
2018年以來,國網冀北電力以現代智慧供應鏈建設為契機,探索綠色物流體系建設,採用先進物流技術,合理規劃並實施儲存、裝卸、搬運、配送、信息處理等物流活動,推進智慧綠色倉儲,推廣低碳運輸工具,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綠色物流的最大特點就是場景應用的數字化。國網冀北電力整合全供應鏈9大業務環節,動態跟蹤全業務鏈條各業務流轉狀態及關鍵節點信息,實現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以實物ID為載體,採集物資生產、出廠、運輸、倉儲、配送、報廢等環節實物狀態與位置信息,動態監控“實物流動”,實現物流狀態多維感知,確保“鏈路”安全暢通。
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國家新能源發展等方面的優勢愈發凸顯,張北柔直、張北—雄安特高壓交流等工程相繼在冀北地區落地,重點工程建設的“排面”越來越大、鼓點越敲越密,相應的物資供應也面臨著新的要求。為提高物資供應效率,國網冀北電力在構建綠色物流體系的基礎上,還著力推進綠色倉儲。
國網冀北電力推進綠色倉儲,通過自動化立體倉庫料箱輸送機進行料箱的入庫作業。 劉雲菲攝
走進國網冀北張家口風光儲輸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風光儲公司)物資庫房,仿佛步入軍營,設備物資分門別類、擺放有序,地面、桌面、庫位一塵不染,機械叉車有序地穿梭在貨架之間,一個現代化、高效率的倉儲中心呈現在眼前。
據風光儲公司總經理田雲峰介紹,該公司以‘高效倉儲、服務生產’為理念,積極構建科學倉儲管理模式,按照存儲物資屬性分類,打造備品備件庫、物資棚庫、室外堆場、危險廢物存儲室四個物資庫房,並配備重型貨架、輕型貨架,使用行車、叉車作業,全面提升倉儲工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風光儲公司物資庫房自2016年正式投入運行以來,每年辦理出庫單據約100張,為生產檢修提供76440個備品備件。得益於突出的建設成效,2020年6月28日,該庫房獲評中國三星級綠色倉庫榮譽稱號。
綠色賦能,“鏈”路暢通。今年,國網冀北電力向全社會發出《綠色供應鏈倡議書》,願與供應鏈上下游和社會各方攜手,在綠色制造、綠色回收、綠色運營等八個方面著力,共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共建美麗中國。(金雍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