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藍皮書: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0)》出爐,2014年至2018年

河北承接北京轉入的產業活動單位3860個

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增加了17849.8億元

2020年06月22日09:32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河北承接北京轉入的產業活動單位3860個

  日前,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河北藍皮書: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以來,協同發展的規劃體系和頂層設計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19年初,三地發展實力均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2014年至2018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由67290.5億元增加至85140.3億元,增加了17849.8億元。

  藍皮書顯示,單中心的首都發展格局獲得轉變,協同發展的空間結構優化﹔產業、生態、交通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得以實現,協同發展的核心支撐建立。同時,三地創新發展全面實施,協同發展動力源加強。

  產業對接有序推進。通過優化生產力布局結構有序引導生產要素流動,進而疏解非首都功能,均衡各地發展,提升京津冀區域整體發展水平,是京津冀三地產業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首要任務。圍繞此任務的實現,京津冀相繼出台了《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等系列政策,同時建立了以“2+4+N”為核心的產業疏解空間載體和平台支點。“2”: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4”: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張承生態功能區4個戰略功能區﹔“N”: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台,產業協同發展的平台載體和關鍵環節獲得突破。尤為重要的是,針對三地產業轉移承接的稅收分享等核心問題,三地進行了突破性探索,聯合印發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稅收收入分享辦法》等政策文件,為三地產業協同對接核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保障,三地產業協同發展獲得有序推進。以京冀為例,2014年至2018年,河北省共承接北京市轉入的產業活動單位3860個,其中承接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單位1202個,佔31.1%﹔承接信息服務類、科技服務類單位748個,佔19.4%。

  區域生態環境容量得以擴大。圍繞大氣污染協同治理、水環境保護等生態建設,三地深化合作,建立了“五個統一”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體系,簽署了水資源補償協議,合力推進清潔能源改造、大氣及水污染協同防治。2014年至2018年,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累計增加50萬畝,北京、天津和河北優良水體比例分別提高32%、15%和8%,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40.6%、37.3%和41.1%。

  交通一體化加速形成。五年間,圍繞交通發展的率先突破,三地進行了積極推動。軌道交通等交通骨干和打通“瓶頸路”“斷頭路”等交通“毛細血管”同時推進,京津冀城市群之間軌道交通路網、高速公路網加速完善,覆蓋全區域的便捷交通網絡加速形成。京昆、京台、京開高速拓寬工程,京秦、首都地區環線(通州—大興段)和延崇高速平原段等相繼建成通車,1小時城際交通圈的范圍不斷擴大。5年間,河北累計打通與京津間的干線公路“斷頭路”“瓶頸路”27條段、1676公裡。2014年至2018年,三地公路裡程累計增加1.4萬公裡,高速公路裡程增加1674.5公裡,三地交通運輸能力和服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記者米彥澤)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