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春意盎然,萬物勃發。4月20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點燃神州大地,知識產權熱再次扑面而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知識產權是加快動能轉換、結構優化的重要支撐。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要順利跨越這個關口,就必須激發出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就必須“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
在這樣一個特殊節點上,回望河北知識產權發展工作變得格外有意義。近期,人民網深入一線,對過去一年河北知識產權發展工作進行了走訪和調研,請看我們來自一線的報道——
2019年,已經空缺了3年的中國專利金獎有了新斬獲,河北2項專利被評為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河北)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獲批建設,成為河北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的一個標志。
不僅如此,河北同北京等8省市一起,授予第一批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建設試點單位,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第一批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使用核准改革試點單位﹔石家庄更是獲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3年將獲得中央支持資金1.5億元,開創了先河。
……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2019年,河北省局新機構組建后,新的領導班子擔當重任、履職盡責,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實現了新突破。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丁錦霞表示,過去的一年,河北省知識產權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冬奧會舉辦等歷史機遇,積極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迎難而上,砥礪前行,走出了一條具有河北特色、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攜手京津 加強保護 推動創新創業“潮起”
提起京津冀攜手推進知識產權工作,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以下簡稱河北省局)知識產權保護處孫茂增處長印象深刻。
“去年夏天,我們整整忙活了一個月,最終7月底在北京簽訂了《京津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部門合作框架協議(2019-2022)》。”孫茂增表示,框架協議的簽訂,強化了京津冀三地知識產權保護協調機制。為進一步密切協作,隨后三地又簽訂了《京津冀知識產權品牌服務機構合作協議》和《京津冀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合作計劃》。
這些工作安排,為三地知識產權信息共享和利用搭建了平台,推動了京津冀三地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和保護效能的提升。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制度不斷完善,京津冀跨區域聯合辦案協作機制不斷成熟,京津冀高校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不斷壯大。
統計顯示,2019年,河北知識產權工作在協同發展中求突破,新增地理標志商標44件,新增專利授權5.78萬件﹔專利代辦處共受理專利申請21235件,專利權質押登記出証38件、質押金額5.7億元,專利費用減繳備案審核33440件,辦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12件,辦理專利優先審查推薦208件,河北省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第三方認証企業106家﹔新增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37家﹔專利權質押融資額達31.6億元……
協同發展不僅讓三地知識產權溝通渠道更加暢通,也讓更多的知識產權人才流動起來。在這方面走在前列的要屬保定。保定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抓住人才短板,在京津冀協作中做足功課。他們引進了天津三利、北京集佳等10家域外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帶來了40余名經驗豐富的知識產權人才,以智力引進激勵本地人才生長。
據介紹,保定成立的一家“知識產權眾創空間”,就匯集了21家京津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形成了從知識產權申請、運營、鑒定、維權、評估、保險到知識產權數據應用的一站式服務體系。隨后該機構主辦的“京津冀知識產權運營高峰論壇”吸引了200余位企業家代表與京津冀20余所高校進行了科研成果展示與合作項目交流,激勵了更多的知識產權人才投入到創新創業大潮中去。
筑夢雄安 建章立制 推動建設新的增長極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簡短8個字,彰顯出雄安新區在我國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為了推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用“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統籌雄安新區知識產權工作,也成了河北和雄安新區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的共識。
據介紹,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河北建立了省局與雄安新區知識產權工作綠色通道,明確專人對接、定期聯系、專門指導。省局聯合雄安新區知識產權主管部門鼓勵雄安新區知名企業申報馳名商標,鼓勵外向型企業開展商標國際注冊,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及時落實獎勵政策,促進雄安新區自主品牌做大做強。支持雄安新區設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業務素質,提供知識產權數據信息服務,為雄安新區知識產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需要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保駕護航”。2019年,河北制定印發了《關於支持雄安新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從加大對雄安新區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升保護能力、強化服務三個方向發力,堅持快速、高效、從嚴原則,嚴厲查辦侵犯雄安新區知識產權違法案件。針對知識產權領域重復專利侵權行為、不依法執行行為等6種嚴重失信行為進行聯合懲戒……
剛剛過去的一年,在各級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的努力下,雄安新區已經構建起“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這也為雄安新區加速崛起為新的增長極奠定了基礎。
賽事未動 保護先行 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鐵拳”
今年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籌辦的關鍵之年,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奧運經濟日漸升溫。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徽“冬夢”“飛躍”和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發布后,迅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賽事未動,保護先行”。最大限度地保護奧林匹克無形資產,是提升奧運品牌、發展奧運經濟、拓展奧運產業價值的先決條件。為了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河北省局印發了《關於落實<河北省奧林匹克標志規定>的通知》和《關於加強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會徽等知識產權保護的通知》,強化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機制的建設,構筑完善的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圍繞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吉祥物,加強對奧林匹克標志使用行為的日常監管,突出重點區域、重要商品、重要節點、重點環節,對非法生產、銷售侵犯冬奧會冬殘奧會知識產權商品依法查處。
“隨著冬奧會舉辦越來越近,一些侵犯冬奧知識產權的現象時有發生。”張家口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去年6月份,我們就接到一起舉報,反映某房地產企業未經許可,擅自在售樓處門口及店堂發布內容含有奧林匹克標志“冬奧”字樣的廣告,為其投資開發項目進行廣告推介宣傳。
據介紹,該企業的行為違反了《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相關規定,構成了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用權行為。考慮到這個企業的行為非常典型,因此,張家口市市場監管局依據《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第十二條之規定,責令當事企業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處以13萬元的罰款。
據統計,2019年,張家口各級知識產權保護部門共規范奧林匹克標志行為97起,查處侵犯奧林匹克知識產權案件8起,罰沒款23.8萬元。這些工作受到了 北京冬奧組委的肯定,為此,北京冬奧組委法律事務部特至函張家口,對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表示感謝。
河北省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彥軍說:“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件大事’,河北知識產權工作一定要服務於、服務好這‘三件大事’,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做出新的貢獻!”
除了服務好“三件大事”,河北各級知識產權主管部門還聚焦推動河北自貿試驗區建設、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知識產權運用等方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2月份,在河北省系統知識產權工作視頻會議上,河北省局黨組副書記、局長金洪鈞代表黨組,鼓舞知識產權戰線的同志,“以攻堅克難的勇氣、求真務實的態度、真抓實干的作風,奮力推進河北省知識產權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